小满编完了今日的报纸,从头通看了一遍。才觉得这是一张有趣味,有内容,有点看头的报纸。
但还有许多不足,勉强打个六十分。
今日的内容丰富,展现了社会各阶层的生活。有点打破壁垒的意思。
中缝上的物价消息,头条下的寻人启事,二版头上的广告。最下面的话本连载,还有小吃介绍。只差一条专栏,就趋于完美了。
不想京城里竟有这么多好吃的小吃。
报纸编完,让如意送去前院交给小厮,好拿去刻印。
送走孩子们,小满一进院吓了一跳,小桃和素雨搬了张矮桌到院中,还摆上了香炉和供品。
“这是要作甚?”小满围着桌子转了一圈说。
“二少爷明日去参加院试,我们今晚给他祈祈福。”素雨说。
周婆子看着她们这样,轻笑了一声:“尚算你们有良心。“
等天色暗了下来,几个人关了院门,点了几盏高灯,桌上燃了蜡烛。院子里便亮堂堂了。
几人虔诚上了香,默默祷告。
小满认真祝福秦荣高中。
芸娘也被邀请留下来,她很是开心,把香炉放到杂物间门口,免得熏到大家。
小桃从屋中拿出两瓶酒。
“却不知道你这么爱酒,不冷吗?“小满搓了搓手臂说。
“有炉子呢。怕什么?”
小满便和素雨去茶炉房里把炉子抬了出来。
小桃掀开炉盖,往里加了些炭,盖好盖。把一只小铝壶放在上面,往壶里放了一块潽饵,慢慢的煮。
围着壶放了四五只黄澄澄的桔子,并一把鲜龙眼在上面烤。
小满拖了把凳子坐在火边,慢慢翻那桔子和龙眼。
如意拿了一件斗篷给小满披上。
“谢谢如意。”
小桃给每人都倒了一杯酒。
“为了二少爷高中,喝一杯。”小桃举杯。
众人响应,一饮而尽。
炉火旺,桔子不一会就烤好了。
小满剥了一只,放在小骨碟上,让大家尝尝。
“真甜。”素雨说。
“听说这样吃还可以治咳嗽呢。”小满说。
“这样啊,那我记下了。”如意赶紧记在心里。
芸娘帮大家剥龙眼。
“这水果烤了还真不同,更好吃了呢。”几人赞叹。
四房里,秦芮正和爹娘说起今日报纸又新增了给店铺宣传的消息。
“这个,一期二两银子,还有人争着送钱?”四夫人觉得有些不可思议,“那若是多刊一些就不用你大哥贴钱刻印报纸了,说不得还能小赚。”
“可不一定小赚,现在报纸说破天也就卖出三四百份,若是卖的份数多了,小满指定会涨银钱的,我看着这报的内容一日胜过一日,每日早上不看一遍,心里还不得劲,总觉得有事情未做。”
“娘,小弟弟要听我唱歌了吗?”秦慕从门外跑了进来。
四夫人头大,但看着他热切的眼神,又不好意思说他唱的太难听了,只好咬牙点头。
听了两首语焉不详的儿歌后,四夫人打了个大大的哈欠,表示,小弟弟困了。
秦慕开心的直转,觉得自己又干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帮娘亲哄困了小弟弟。
四爷和秦芮都露出了关爱弱智儿童的表情。
被关怀的人不懂他俩的表情,高兴的凑过去:“爹爹,我教你跳青蛙跳吧,保证你的肚子不会变胖。”
“芮儿,爹爹与你说说你写的这篇稿子,如何制作干花,这个选题尚可,就是不宜贪多,我觉得写一种花就行,来来来,咱们去书房。”
一大一小逃难似的跑了。
第二日大家从早上开始就满怀期盼,不敢凑到二房去,只站在院子口遥遥祝福。
下午月儿来送银子和知味香料铺的资料。
小满以为费老板的香料是用来熏香的,没想到是用来吃的。
这会想想,开在旱码头边,吃的相对合理。
品种挺多,还有许多来自西域的。
写了几种比较贵重的香料名字和价格。比如胡椒,每斤二十两银子。
知道它贵,没想到贵的离谱。
同样画了门头,详写了地址。
“大姐,那会馆掌事说还真的需要招工,写了小笺给你。”月儿现在对大姐心服口服。
小满接过,招厨娘,要求会做安徽菜。招车夫,要求京城人士,熟悉京城的街巷。
“好,明日就给他刊刻上。”小满把一包银子递给她:“昨日院中人多,不好拿给你。这是二十两,你拿回去做家具用。”
月儿接过,“大姐,水果啥的,你留着自己吃就行,别给我们买了。”
“我愿意给你们买。你们吃到了,我就高兴。没事的,我们月儿日后是能挣大钱的,姐以后出了府,就啥也不干了,等着月儿养我。”
月儿笑了,“我一定养你,好好的养。”
八月十五中秋节很快就来了。俗话说,过了中秋就是年,这一年年过得可真快啊。
这一天狗子给她送了骡车来,一匹高大通体黑色的骡子。
小满并不知道和马有什么区别。
“这骡子真好看,真精神,它多大了?”
“刚刚两岁,先别让它干重活,好好养着,再过半年拉车跑远处都不在话下。”
小满让狗子教她怎么赶车,她打算编完报纸,自己赶车回家过节。明日府中放假。
学了赶车的词,还有点羞于出口。
“姐,你坐在这,牵住缰绳,尽量不用鞭子。这骡子很是温顺,如果实在控不住,你下了车牵着,会更容易。
小满去街上练习了几遭,觉得差不多了,就紧着回去编今日份的报纸了。
秦荣安排的人今日送来的消息都能用,四个小股东的稿子也早就遣人送来了,小满预先做了一部分,剩下狗子带来的她再编进去就快了。
待她出门时,也不过五点半。
她已归心似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