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348章 宝库启封,遗志传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8章 宝库启封,遗志传承

晨曦穿透武夷山的薄雾,洒在密道塌陷处的废墟前。赵昺手持八块信物,站在老陈标记的“阵眼石”前——那是一块半人高的青黑色巨石,表面刻着完整的八卦图案,每个卦位都有一个凹槽,恰好能嵌入对应的信物。

“按先人流传的说法,需将信物按‘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的顺序嵌入。”秦越捧着“坎”字令牌,指尖微微发颤,“嵌入后,石阵会联动,露出宝库的真正入口。”

众人屏息凝神,依次将信物嵌入凹槽。赵昺将最后一块“乾”字玉佩放进顶端凹槽时,青黑色巨石突然发出“嗡”的低鸣,八卦图案的纹路里渗出淡蓝色的光晕,顺着地面蔓延,与远处石阵的纹路相连。

“轰隆——”废墟下方传来沉闷的声响,原本塌陷的地面缓缓裂开,露出一道通往地下的石阶。石阶两侧的墙壁上,镶嵌着千年不灭的鱼油灯,橘黄色的光顺着石阶往下延伸,照亮了一条通往深处的通道。

“我先下去探路。”林啸提着弯刀,率先踏上石阶。通道内干燥无尘,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显然是常年有人维护的痕迹。走了约莫百级台阶,前方豁然开朗——一座占地数亩的地下宝库出现在眼前,库门是整块白玉雕成,门上刻着“还我河山”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正是南宋名将岳飞的笔迹。

赵昺伸手抚过白玉门上的字迹,指尖能感受到刻痕里的温度,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仁人志士的热血。“推开门。”他深吸一口气,与林啸、雷猛合力推动库门。白玉门缓缓开启,一股尘封千年的气息扑面而来,里面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宝库内并非想象中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而是分为左右两区:左侧整齐排列着数千个木柜,柜上贴着泛黄的标签,写着“粮食种子”“布匹药材”“兵器图谱”;右侧则放着数十个铁箱,箱上刻着“南宋军械司监制”的字样,打开其中一个,里面竟是保存完好的神臂弓与火药配方。

“这……这比金银珠宝珍贵百倍啊!”雷猛激动得声音发颤,拿起一张兵器图谱,上面详细画着投石机的制作方法,标注着“可破元军重甲”的小字。

老陈走到左侧的木柜前,打开一个贴着“医书”标签的柜子,里面整齐叠放着南宋太医局编撰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书页虽黄,字迹却清晰可辨。“有了这些医书和药材,咱们义军的弟兄就不怕伤病了!”

赵昺走到宝库中央的石台旁,石台上放着一个紫檀木盒,盒上挂着一把青铜锁,锁上刻着“宋末遗臣陆秀夫”的名字。他小心翼翼地打开木盒,里面没有金银,只有一封泛黄的书信和一幅卷轴。

展开书信,陆秀夫的笔迹跃然纸上:“吾等藏此物资,非为私产,实为待有志之士,承抗元大业,复我中原。宝库左侧暗格里,藏有天下郡县图与义军联络名册,望后人善用之,莫负苍生所望。”

众人闻言,纷纷看向左侧墙壁。秦越走上前,按书信中所说,转动一块刻着“岳”字的墙砖,墙壁缓缓移开,露出一个暗格——里面果然放着一幅标注详细的南宋疆域图,图上用红笔圈出数十个元军兵力薄弱的郡县,还有一本名册,上面记录着散落在各地的抗元义士姓名与联络方式。

“原来先人早就为我们铺好了路!”赵昺握紧书信,眼眶泛红。他转身看向众人,声音坚定:“弟兄们,这不是普通的宝库,是先人的抗元遗志!从今天起,我们要带着这些物资,联络天下义士,推翻元军的统治,还百姓一个太平盛世!”

“推翻元军!还我太平!”众人齐声呐喊,声音在宝库内回荡,震得鱼油灯的火苗剧烈晃动,仿佛千年前的遗臣们也在回应这声呐喊。

秦越走到妻子身边,将儿子抱在怀里,指着“还我河山”的白玉门,轻声道:“记住这里,记住先人的话。以后,咱们也要为这天下百姓,出一份力。”他的妻子含泪点头,握紧了他的手。

赵昺走到宝库门口,望着晨曦中的武夷山,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抗元的路还很长,但有了这些物资与遗志,有了身边这些并肩作战的弟兄,总有一天,他们能实现先人的愿望,让“还我河山”四个字,重新响彻中原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