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破落皇帝重整山河 > 第386章 内应破城,温州归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86章 内应破城,温州归宋

瓯江的晨雾还未散尽,潜龙寨大军已列阵温州城南门外。赵昺勒马立于阵前,望着城头飘扬的元军黑旗,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的鱼形玉符——这是王德临终前留下的信物,如今倒成了唤醒温州城内宋室旧部的钥匙。

“殿下,按约定时辰,该发信号了。”文天祥催马上前,递来一支缠满红绸的箭。赵昺接过,搭在弓上,拉满弓弦,红绸箭“咻”地划破晨雾,直直钉在城门旁的敌楼上。箭杆上绑着的铜铃叮当作响,这是他与温州内应——原南宋温州通判周志远约定的暗号。

城楼上的元军守军起初以为是义军挑衅,纷纷举弓瞄准,却见一名身着元军百户服饰的汉子突然冲上前,一刀砍断悬挂黑旗的绳索。黑旗坠落的瞬间,那汉子扯下头盔,露出额间一道月牙形伤疤——正是周志远。他振臂高呼:“宋室未亡!少帝驾临!愿随我复宋者,杀鞑子!”

城垛后顿时骚动起来。周志远暗中联络的三百余名宋室旧部,大多是原温州府的弓手与衙役,此刻纷纷拔出藏在靴筒里的短刀,对着身边的元军砍杀。城门口的元军千户刚要下令放箭,就被一名旧部从背后刺穿胸膛,鲜血溅满了厚重的城门。

“时机到了!”赵昺翻身下马,从王老铁之子王二牛手中接过一门小型轰天雷铳——这是昨夜赶制的改良款,炮筒加粗,射程更远。他亲自瞄准城门上的铁锁,对身后的雷字营弟兄喝令:“点火!”

火绳燃尽的刹那,“轰隆”一声巨响,铅弹带着硝烟砸在铁锁上,火星四溅。铁锁虽未断裂,却已变形卡死。王二牛扛着另一门轰天雷铳上前,吼道:“殿下让开,看俺的!”第二发铅弹精准命中同一处,铁锁“咔嗒”断裂,两扇城门应声向内敞开。

“杀!”张勇(注:此处沿用前文设定,张勇此时仍为禁军统领,后续建宁之变才牺牲)率先率军冲锋,畲族猎手们箭术精准,一箭一个射倒城门口的元军残兵。蓝珠带着畲族女兵紧随其后,手中弯刀划过元军咽喉,鲜血顺着刀刃滴落,在青石板上汇成蜿蜒的血痕。

赵昺跟着大军入城,却见街道两侧紧闭的门窗纷纷打开。百姓们探出头,看到那杆残破的宋旗,先是愣怔,随即有人哭喊道:“是大宋的旗子!少帝回来了!”越来越多的百姓涌上街头,有的端来热水,有的送来干粮,甚至有少年拿起菜刀,要跟着义军杀元军。

周志远迎上赵昺,单膝跪地:“臣周志远,恭迎殿下!温州城……终归还于大宋!”赵昺扶起他,目光扫过街道上欢呼的百姓,心中却泛起一丝沉重——他知道,这只是收复的第一座城,元廷的反扑很快就会到来。

突然,西北方向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名哨探飞奔而来,气喘吁吁地喊道:“殿下!不好了!元军万户孛罗带五千骑兵,正往温州赶来,距此不足三十里!”

赵昺脸色一沉,转身对文天祥、张勇等人说:“周通判,你率旧部安抚百姓,加固城墙;文先生,你随我去城西布防;张勇、蓝珠,你们各带一千人,埋伏在城西的芦苇荡,等元军进入包围圈,就用火攻!”

众人领命而去。赵昺登上城西的城楼,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方向,握紧了手中的轰天雷铳。阳光刺破晨雾,照在他脸上,映出少年帝王眼中的坚定——温州城不能丢,这是复宋的希望,更是他对百姓的承诺。

芦苇荡旁,王二牛正带着雷字营弟兄埋置火油罐。蓝珠检查着弓箭,对身边的畲族猎手说:“等会儿听我号令,先射元军的马,没了马,他们就是待宰的羔羊!”张勇则盯着远处的尘土,手指按在刀柄上,只待元军进入埋伏圈。

很快,元军的骑兵出现在视野中。孛罗坐在马上,手持马鞭,满脸不屑——他以为温州城还是元军掌控,根本没料到会有埋伏。当元军全部进入芦苇荡时,赵昺在城楼上挥动红旗,大喊:“开火!”

火油罐被点燃,扔进芦苇荡,瞬间燃起熊熊大火。浓烟滚滚,元军骑兵受惊,四处乱撞。蓝珠率人放箭,马惨叫着倒下,元军摔在地上,被大火烧得哭爹喊娘。张勇率军冲出,弯刀挥舞,斩杀残存的元军。孛罗见势不妙,想要突围,却被赵昺用轰天雷铳击中肩膀,从马上摔下,被义军活捉。

夕阳西下时,温州城的战火终于平息。百姓们提着灯笼涌上街头,将义军围在中间,唱着南宋的民谣。赵昺站在城楼上,望着眼前的景象,突然明白陆秀夫遗书里“复宋未必在朕,而在民心”的真正含义——民心所向,便是大宋的根基。

文天祥走到他身边,轻声说:“殿下,温州既下,下一步可联络台州、处州的宋室旧部,扩大势力。”赵昺点头,目光望向北方,那里是临安的方向,也是他心中从未放弃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