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公主逆袭:仙途斩魔恋 > 第813章 机制运行遇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云绮月放下笔,左手扶着桌子喘了口气。她肩膀上的伤还没好,是三天前在风喉谷外追黑雾时被阴气伤到的。药已经涂过,可一动大了还是疼,像针扎一样顺着胳膊窜到手指。

她低头看自己刚写完的稽查令。墨迹还没干,在灯下亮亮的。字写得整整齐齐,一行行排得很匀,没有一处改过。这是规矩,不能乱来,尤其是现在这种时候。

叶凌轩站在门口,手里拿着一份新送来的巡逻日志。他穿着深青色的巡使袍,腰上挂着剑,鞋底沾着雪和泥,一看就是刚从外面回来。他走路很轻,像是怕吵到谁,但眉头一直皱着,好像从来就没松开过。他把日志放在桌上,声音低低地说:“断脊坡那队人昨天才回来,比原定时间晚了两天。”

云绮月没马上翻,先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凉了,有点涩,但刚好压住喉咙里的不舒服。她这才翻开日志,一页页看过去。纸上写着“遇风雪阻路,暂避三日”。字是巡查副领写的,笔画稳当,应该是实情。

但她觉得不对。

她抬头问:“前天天气很好,风喉谷以北根本没下雪。他们说的风雪是从哪来的?”

叶凌轩摇头:“我问过天工阁的观气弟子,那边灵气平稳,连乌云都没有。别说下三天雪,连一片云都没聚。”

云绮月合上日志,安静了一会儿,又拿出另一份卷宗——是云渡镇信使系统的上报记录。民间信使不归门派管,专门传灾情预警,直接报给协理堂备案。这是最底层的情报,但也最容易发现问题。她的手指停在一条记录上,声音冷了下来:“这里写着‘寅时三刻,阴气聚集于东巷井口’,标记为三级预警。上报时间是五日前。”

她翻到协理堂的归档页,语气更沉了:“可这里登记收到玉简的时间,是十二日午时。差了整整七天。”

门外传来脚步声,很快进了屋子。是柳萱儿来了。她抱着一堆纸册,头发有点乱,脸色发白,明显是一夜没睡。但她说话很稳,一字一句很清楚:“我把这七天所有民间信使的口录都调出来了。云渡镇其实报了三次——第一次是在井边发现湿泥上有黑印,像手指按出来的,陷进土里三寸;第二次是半夜听见井底传出哭声,持续两个时辰,附近三家的孩子全都吓醒了;第三次是个孩子发烧说胡话,喊‘水里有人拉我’,直到守夜人用朱砂符贴住额头才安静下来。”

屋里一下子静了。

云绮月盯着那些记录,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桌面。慢,重,像在数数。

“这些信息,为什么没进正式档案?”她问。

“被卡在寒雪山庄的转接站。”柳萱儿低声说,“他们说要核实真实性,等确认后再上报。”

“等确认?”云绮月声音不高,但语气变了,“我们定的是‘先报后查’,不是‘不查不报’。要是每个地方都要派人去看一眼才肯传消息,那还要信使系统干什么?还要协理堂干什么?”

话刚说完,门又被推开。

天工阁主亲自来了。他年纪快六十,头发胡子都花白了,手里捧着一个青铜匣子,脸色很重。他一进门就叹了口气,把匣子里的一块符阵核心拿出来放在桌上——那是传讯阵的关键部件,本来该由青阳宗提供校准参数才能启动。

“还是不行。”他说,“青阳宗答应给的数据到现在都没送来。没有参数,灵核没法激活,整个北线的传讯网就跟死了一样。”

“我已经催了三次。”他搓着手,掌心出了汗,“他们回话说资料还在整理,还要再等几天。”

云绮月站起来,走到墙边的地图前。那是一张很大的山川图,用秘法画成,能显示各城的状态。上面标着三个重点:断脊坡、风喉谷、云渡镇。每座城周围画着巡逻路线和情报中转点,红线密密麻麻。

她看着地图,忽然问:“青阳宗负责哪一段的数据?”

“整个北线。”叶凌轩答,“包括风喉谷、断脊坡、落鹰集,还有云渡镇外的三个地脉监测点。他们掌握着北域七成以上的灵晶矿分布图,所有靠灵晶运行的设备,都离不开他们的参数。”

“也就是说,”云绮月转身,看向大家,“现在北线的所有传讯、巡逻、异常判断,全都因为一份数据停着?”

没人回答。

空气像冻住了。

过了一会儿,青阳宗长老来了。他穿一身深灰道袍,袖口有暗金花纹,进来后只点了点头,一句话不说。他就站在那儿,像个不会动的石头。

云绮月直接把日志递过去:“断脊坡延误,你们知道原因吗?”

长老扫了一眼,淡淡地说:“可能是天气变化,弟子们小心点也好。”

“可天气没问题。”她说,“而且云渡镇三次预警,七天才送到协理堂。天工阁的传讯阵因为缺你们的数据装不了。这些,也是小心?”

长老放下日志,语气还是平的:“我们也在按规矩办事。有些资料涉及宗门机密,不能随便交出去。要是参数泄露,落到邪修手里,谁负责?”

“机密?”云绮月往前一步,声音压低了,却更有力,“上次黑渊之乱前,腐髓之息出现时,你们也这么说。结果封印符自焚那天,谁都没反应过来。三百二十七名修士死在裂渊,尸骨到现在都没收回来。那时候,你们的‘机密’值几条命?”

长老眼神动了一下,终于有了变化。

这时,寒雪山庄的人大步走进来,脸色铁青,肩甲上还带着冰渣。他把手里的单据拍在桌上,震得茶杯跳了一下:“你们紫霄仙门的人每次补给都抢先拿!我们的人在风喉谷守了五天,最后领到的干粮都是发霉的!”

云绮月拿起单据说:“这是签收记录,每一笔都有名字和时间。”

“名字是我手下人签的!”那人声音高了,“但他们去的时候仓库早就空了!你们的人早上六点就把东西全领走了,我们八点到连袋子都没剩下!”

叶凌轩皱眉:“我们这边记录显示,发放时间是每天上午七点开始。”

“七点?”对方冷笑,“你们自己人难道不会提前放进去?别跟我讲规矩!你们定的规矩,自己都不守!”

屋里一下子安静了。

烛火晃着,墙上影子乱动。

云绮月把单据放回去,声音很平,但很硬:“我会查这件事。如果是我们的弟子违规,该罚就罚,一个不留。”

那人盯着她,怒气没消,但多了点别的意思。

“不只是这一件!”他咬牙说,“巡查路线你们说了算,补给你们先拿,现在连情报都要经过你们才能发!这叫联合?这叫你们一家说了算!”

天工阁主开口,声音哑:“我也说一句。我们交出去的符阵图纸,到现在没反馈。说是三方共审,可另外两方根本没人来看。图纸在库房堆了三个月,连个章都没盖。”

青阳宗长老低声说:“这些事,得慢慢来。”

“慢慢来?”云绮月看他,嘴角动了动,没笑,“七天收不到预警,传讯阵装不了,前线的人饿着肚子巡逻,这就叫慢慢来?等哪天阴脉炸了,黑潮冲出来,你们是不是还要说‘再等等,流程没走完’?”

她走回桌前,翻开一本册子:“这是我刚整理的三天汇总。断脊坡失联两次,云渡镇三次上报没人处理,风喉谷补给闹矛盾,传讯阵修不了。这不是小事,是整个系统在空转。”

她抬头看着所有人,目光很利:“我们建协理堂,不是为了走形式。如果只是换个地方吵架,那不如解散。”

没人说话。

她说:“从今天起,我要查清楚每条路线为什么延误,每份情报为什么卡住,每项资源为什么分不公。谁管哪一环,出问题就找谁。”

天工阁主问:“你怎么查?”

“一个个问。”她说,“问带队的弟子,问守驿站的杂役,问每一个经手的人。我不只要看记录,还要听他们怎么说。有些人不会写字,也不会留证据,但他们记得谁半夜替他挡过风雪,也记得谁扣了最后一块干粮。”

柳萱儿马上说:“我跟你去。那些信使我都认识,他们会跟我说实话。”

叶凌轩也上前一步:“我去查补给发放流程,顺便看看各个站点的真实情况。要是真有内鬼,我不信挖不出来。”

寒雪山庄的人冷冷地说:“你要查可以,但别只盯着别人的问题。”

“不会。”云绮月看着他,“谁有问题查谁。包括我们自己。”

青阳宗长老沉默很久,终于开口:“我可以先把部分非核心数据交出来,让传讯阵先运转。其他的……要等宗议会决定。”

“谢谢。”她说,“但我们需要的不是数据,是配合。不是拖延,也不是借口。”

会散了之后,屋子里只剩云绮月一个人。

她坐回桌前,吹灭一支蜡烛,只留一盏灯。窗外天很黑,远处钟楼响了三下,已是半夜。她打开最下面的抽屉,拿出一本薄册子。封面没字,摸起来粗糙,是禁言纸做的,不能偷看,也不能复制。

这是她让人私下整理的各派关系表——哪些门派共用药材,哪些人在补给上有暗账,哪些人以前任务中互相包庇。一页页翻过去,像揭面具。

她翻到中间一页,停在“寒雪山庄与紫霄仙门后勤司副执事”那一栏。上面写着:三年前一起建过鹰嘴崖防御工事,款项结算有争议,至今没结清。副执事的儿子,现在是寒雪山庄的客卿。

她闭了闭眼。

原来如此。

她合上册子,提笔写下新命令:

“即日起,启动机制专项稽查。第一站,风喉谷补给站。柳萱儿负责核查民间信使系统,叶凌轩带队调查巡逻执行情况,本人亲赴北线监督。”

笔尖顿了顿,她又加了一句:

“凡隐瞒、篡改、延误情报者,无论身份,一律按《协理律》第三章处理,不得宽恕。”

她盖上火漆印,红印落在纸上,像一道新划的口子,也像一句誓言。

门外有轻微响动,像有人走过又停下。

她抬头,手已经按在剑柄上。

剑没出鞘,但她的眼神已如寒星。

片刻后,脚步声远了。

她没追。有些事,不用急。

她把文书封好,放进铜匣,交给门外的传令使。那人接过,转身离开,背影很快消失在长廊尽头。

云绮月坐下,看着烛火。

她知道,从今晚起,有些人睡不好了。

而她,早就不再需要安稳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