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江湖之朕与将军解战袍 > 第421章 述人生立心察势,安民辩才守气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21章 述人生立心察势,安民辩才守气节

“后世子孙李震……不徐震必将牢记家训……”

“哈哈哈……你姓李还是姓徐无伤大雅,血脉是吾后辈足矣,与其说训,不如说赠予后人的道!”

沉默一会儿,等李震牢记于心,徐福声音再一次出现。

“吾尝三登琅琊台观海,九入咸阳宫面圣,踏浪东渡以求长生,披星西归以报君恩。今观沧海桑田,悟得仕途真谛,特书此训与后世儿孙。尔等若入朝为官,当以天地为镜,以民心为秤,方不负平生所学。

昔者禹王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比干谏纣,七窍玲珑犹未悔。为官首在立心,心正则影直,源清则流洁。

吾东渡时,曾遇飓风摧樯,众皆惶惧。有船员私藏淡水,有士卒暗囤干粮。唯舵工郑氏开仓济众,自忍饥渴。后风息水平,郑氏竟因脱水而昏,然其族三代皆得船队敬重。可见:利众者众利之,损人者终损己。

尔等当记:官印不过方寸,民心重于泰山。每日扪心三问:俸禄可愧?政事可怠?百姓可安?昔商君立木求信,季札挂剑践诺,皆因心中有尺。今尔等掌权,勿学李斯妒贤,当效晏婴节俭。

吾尝观海潮有信,朔望有期。月盈则亏,水满则溢。为官当明进退,知兴替。

始皇一统六合,然焚书坑儒,筑长城未恤民力,此谓得势而忘势。吾当年奉旨求仙,虽知蓬莱渺茫,仍备足粮秣、广罗匠人,终得东渡三岛。非为逢迎,实为借势济世——携五谷百工,开化东瀛,此乃顺势而为。

尔等在朝,当学管仲通货积财,范蠡三徙成名。见新政初行,勿急进如商鞅;遇旧制颓败,莫守旧如箕子。宜如大禹治水,导而不堵,疏而不禁。昔萧何约法三章,曹参萧规曹随,皆深谙势道。

吾航经扶桑,见土着结绳记事,遂授以文字;闻百姓茹毛饮血,乃教之耕织。十年之后,稻浪千顷,童谣遍野。

为官者,民为舟亦为水。昔召公甘棠听讼,子产不毁乡校,皆知民声可贵。尔等理政:春察耕犊,夏巡河堤,秋问赋税,冬访寒窑。见老叟负薪,当思徭役可减;闻稚子啼饥,须念仓储可开。

某年胶东大旱,县令闭仓待令,饿殍载道;吾假借祭天之名,开秦王所赐粮船赈济。虽险遭问罪,然数万生灵得救。后始皇闻百姓为吾立生祠,竟转怒为叹。可知:民心所向,即天意所为。

东海有明珠,潜于万丈深渊;南山藏美玉,隐于寻常石中。选贤任能,须具慧眼。

吾组建船队时,木工陈跛足虽残,然善辨木材;水手王目盲,然耳可听风。遂用其所长,终成巨舰三十。在朝为官,当效鲍叔牙荐管仲,祁奚举解狐。勿以貌取人如钟馗受窘,莫因言废士如韩非遭忌。

尤须谨记:察人当观其行。甜言蜜语者,或如徐市欺君;沉默寡言者,未必无治国良策。昔赵高指鹿为马,李林甫口蜜腹剑,皆为大奸似忠。

海上航行,忽而晴空万里,转瞬惊涛骇浪。仕途艰险,尤胜沧海。

吾面见始皇,屡遇方士被诛。当问及长生,则以“海外有仙山,然需诚意动天”应对;当索要金丹,则以“五行未调,炉火尚欠”周旋。非是狡黠,实为存有用之身,行有益之事。

尔等遇党争,当学谢安弈棋退敌;逢国难,须效蔺相如完璧归赵。处顺境如临深渊,居高位如履薄冰。昔晁错削藩遭祸,张良辟谷得全,非智愚之别,乃通变之异。

东渡十年,有船员欲据岛称王,有方士思炼金致富。吾始终铭记:使节之责在沟通,臣子之本在忠诚。

昔苏武牧羊十九载,旌节旄尽落而不屈;伯夷采薇首阳山,饥寒交迫而不降。今观世道: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时,更要坚守初心。尔等若遇:上官索贿,可效山涛悬丝;同僚奢靡,当忆卜式牧羊。

吾晚年隐居琅琊,秦王所赐珠宝尽沉东海,唯留指南磁石、航海图册。因知:不义之财如鸩酒,清贫之道似甘泉。他日尔等致仕,归囊勿超赴任之时,方是圆满。

今观星汉灿烂,忽忆少年时随父读《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三百童男童女东渡,今已开枝散叶;百家技艺传承,终成文明薪火。

尔等为官,非为光耀门楣,实为延续道统。宜将政务心得录于竹帛,将民生疾苦刻于心间。他日退隐林泉,当如老子着道德五千言,鬼谷子授纵横捭阖术。

临别赠言:宦海浮沉,终有竟时;天地正气,万古长存。若得后人指徐氏墓道曰“此清吏子孙”,胜似秦皇封禅碑。”

李震瞬间茅塞顿开,整个人明悟了许多,特别是自己曾经纠结的一切。

“接下来吾所讲对于你所处世道无用,但也足以修身养性!”

“吾尝观星野悟玄机,饮露华山得真气,东渡三岛见蜃楼,西行流沙遇真宰。今感大化周行,特以道法醒子孙,字字皆从丹鼎炼出,句句俱在杳冥中证得。

昔者黄帝问道崆峒,老子出关紫气东来。尔等欲明道,先观天地:春华秋实非有意,云卷云舒本无心。吾在东海见巨鲸吞浪,非怒而浪自涌;在泰山观细蚁移山,非争而山自平。

道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璧,在屎溺。童子嬉戏即见真常,老妪炊烟可窥玄机。当年徐市率童男女东渡,飓风骤起时,有术士结印念咒,反遭覆舟;老船工顺帆卸桅,竟得生还。此谓“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吾尝见始皇求长生,炼九转丹砂,终化青烟;又见蓬莱民饮甘露,食野果,竟得鹤寿。可知真炁不在金丹,而在呼吸之间。

尔等每日寅时起身,面向东方:先调息如春蚕吐丝,三十六息;再存想明月照泥丸,四十九息。后默诵“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昔广成子谓黄帝:“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吾在琉球岛见百岁渔翁,不知甲子,不记姓名,终日晒网补网,此即真人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