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整顿华娱:我先开刀路川太郎! > 第151章 金箍搅动,四海潮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1章 金箍搅动,四海潮生!

晨光微熹,田小鹏推开青锋影业的大门时,前台钟表的指针刚划过六点半。

整层办公室空无一人,只有保洁阿姨擦拭玻璃的细碎声响。

他下意识瞥向走廊尽头的总监办公室——门紧闭着,百叶窗未透出半分光亮。

“李总大概又在哪个机房通宵了……”

他心底泛起一丝微小的失落。

喜悦需要和人分享……

但……独乐乐,也未尝不可!

因为今天的喜悦,属于《大圣归来》。

田小鹏按下电脑开机键,主机箱发出熟悉的嗡鸣。

他特意提早两小时到公司,就是想独自品尝这份期待已久的喜悦。

当windows xp的启动画面消失后,他第一时间点开了桌面上那个蓝色的e图标……

这是公司网管特意为他们安装的微博客户端测试版。

登录界面刚跳出来,右下角的qq弹窗就先一步炸开了花。

田导!快看微博!#大圣归来#爆了!

这是宣传组小王凌晨三点发来的消息,后面跟着十几个感叹号。

紧接着是特效部门老张五点半的留言:老田,数据猫那篇分析你看了吗?把我们和《指环王》比!

他深吸一口气,输入账号密码。

页面加载的瞬间,他差点被涌入的信息淹没。

热搜榜上,#大圣归来成年人看哭了#排在第三,后面跟着一个鲜红的字;#万剑化莲东方美学#紧随其后;

而最让他会心一笑的是#光棍节和大圣一起破孤#,这个话题下面已经聚集了超过二十万条讨论。

他首先点开了数据猫的长文。

这个在科技圈小有名气的博主用极其专业的口吻写道:

《大圣归来》的万剑化莲场景,在粒子系统渲染上采用了分层处理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将每一柄剑的轨迹单独计算,再通过算法聚合......

这种处理方式与《指环王2:双塔奇兵》中甘道夫召唤圣光的粒子效果属于同一级别。

田小鹏的指尖在鼠标上轻轻敲击。

他想起去年这个时候,团队为了这个镜头熬过的无数个深夜。

当时有人提议简化处理,用整体粒子效果代替单个轨迹计算,他犹豫了,预算和时间,让他没了底气。

但李总坚持,他说:每一柄剑都要有自己的生命。

往下滑动页面,评论区的一条高赞留言让他鼻尖发酸:

昨天带着六岁的儿子去看电影,当江流儿被压在石头下时,我儿子突然抓住我的手问:爸爸,大圣会来救他吗?

那一刻,我想起三十年前,我父亲带我看86版《西游记》时,我也问过同样的问题。

这条留言下面有超过三千条回复,很多人分享着自己与父辈、与孩子共同观看《大圣归来》的故事。

另一个热门话题#光棍节和大圣一起破孤#下面更是精彩纷呈。

有网友晒出电影票根配文:

单身二十五年,第一次觉得光棍节不孤单,因为有大圣陪我斩妖除魔!

这条微博下面聚集了上千条共鸣的评论。

还有人把孙悟空举起金箍棒的画面做成了表情包,配文单身狗也要有尊严,已经被转发了上万次。

最让他意外的是,居然有观众自发组织了寻找大圣细节的活动。

一个Id叫动画民工的网友逐帧分析了影片中长安城的建筑,指出某个场景中屋檐的兽首与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唐代瓦当几乎一模一样。

这不是动画,这是移动的博物馆!

这条微博获得了大量考古爱好者的转发。

田小鹏揉了揉发胀的眼睛,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

他注意到,在所有这些讨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是我们的大圣。

这个词仿佛有一种魔力,将不同年龄、不同背景的观众联结在一起。

就在这时,微博页面突然卡顿了一下……

原来是实时搜索量过大导致服务器短暂过载。看着屏幕上转个不停的小圈圈,他第一次体会到什么叫幸福的烦恼。

九点整,办公室开始热闹起来。

宣传组的小陈几乎是冲进田小鹏的办公室,手里举着的平板电脑屏幕上,赫然是《人民日报》文化版的电子版面。

那个通常留给重大文化事件的头条位置,此刻被《大圣归来》占据——“以动画为笔,书写文化自信的新篇章”。

田小鹏接过平板,指尖不自觉地收紧。

文章将影片中的“万剑化莲”与敦煌飞天壁画的意象相提并论,称赞其“在数字时代延续了中国传统美学的精神血脉”。

更让他心潮澎湃的是,文章明确指出:“这部作品证明,我们完全有能力用世界领先的技术,讲述扎根于自身文化土壤的故事。”

田小鹏想起当初为筹措资金四处碰壁的窘迫,那些投资人质疑的目光还历历在目。

要不是李总……

还不知道大圣何时才能重见天日!

如今《大圣》王者归来,这种成功让他恍如隔世。

十点整,办公室的电视突然被调到最大音量。

央视新闻频道《文化报道》的片头音乐响起,主持人字正腔圆的声音传遍整个办公区:

“昨日上映的国产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以精湛的工业水准和扎根传统的创新精神,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动画范本……”

整个办公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屏息凝神。

画面中闪过孙悟空冲破封印时鎏金铠甲附体的镜头,接着是“万剑化莲”的完整片段,最后定格在孙悟空重披战袍的英姿上。

当听到“最高工业水准”这个评价时,不知是谁先鼓起了掌,随即掌声如潮水般席卷了整个办公区。

田小鹏悄悄关掉自己电脑上的视频窗口。

他需要一个人静静体会这一刻——不是骄傲,而是一种沉甸甸的踏实感。

他想起三年前在一个行业论坛上,有位老专家痛心疾首地说:“中国动画已经失去了讲述自己故事的能力。”

如今,这句话终于可以成为历史了。

更让他感慨的是,下午接到的几个电话显示,影片的影响力正在向其他领域扩散。

教育部门有人询问是否可以开发相关的美育课程,文旅系统的朋友则试探着探讨主题景区的可能性。

一个动画电影,正在以他从未想象的方式,渗透进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窗外,秋日的阳光正好。

田小鹏看着楼下陆续聚集的观众,其中不乏举着自制应援牌的铁杆粉丝。

《大圣归来》俨然已经超越了一部电影的范畴,正在成为一个文化现象。

而这一切,都源于他当初那个看似冒险的决定——

用最现代的技术,讲述最传统的中国故事。

而这一切,都源于李总的一个承诺。

“小鹏,梦尽管做,我来帮你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