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她把黑火药甜成了糖 > 第127章 最佳配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目标锁定于甲、乙、丙三个优选方案后,澄心院的工作进入了更为精密的“微调”与“决胜”阶段。这不再是广撒网式的探索,而是对有限的几个方向进行千锤百炼的优化,如同最顶尖的工匠,对着已然显出瑰宝光泽的璞玉,进行最后的、决定成败的精雕细琢。每一个微小的调整,都可能意味着天壤之别。

云舒为甲(桃胶-蜂蜜-甘草)、乙(饴糖-桃胶-罗汉果)、丙(阿拉伯胶-饴糖)三个方案分别设立了独立的实验流程和更为严苛的评价标准体系。竞争的氛围在实验室里悄然弥漫,每个负责具体方案的小组都铆足了劲,希望自己的方案能最终胜出。

第一步,是包衣材料制备工艺的极致优化。 这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以潜力最大、综合成本最理想的乙方案为例。

桃胶处理:云舒规定,必须选用色泽金黄、杂质极少的滇南桃胶。泡发需用澄心院后院那口深井打上来的、清澈甘冽的冷水,时辰严格控制在四个半时辰,期间换水三次,确保充分泡发且去除任何可能的异味。泡发后的桃胶,需经过三次漂洗,直至水质清澈,再以细纱布滤去多余水分,只取胶质最丰厚的部分。

饴糖熬制:选用上等麦芽饴糖,熬制时需用紫铜锅,以文火慢熬。火候的掌握是关键中的关键,云舒亲自定义了“金丝挂旗”的标准——用竹筷蘸取糖液,提起时糖液能拉出细长而不断的金黄色丝线,并且丝线末端能形成一小片如同三角旗般的薄膜。达不到此标准则太嫩,包衣过软;超过则太老,包衣过硬易碎。

罗汉果提取:取干制罗汉果,剥壳取瓤,以七十度热水浸泡萃取,取其清甜之味,避免长时间高温煮沸产生焦糊味。

混合工艺:三者的混合顺序、搅拌速度(要求顺时针匀速搅拌)、加热温度(维持在微沸状态以下)和时间,都成了需要反复试验、记录的变量。云舒要求,每一步都必须有明确的时间、温度、甚至搅拌圈数记录,确保工艺的可重复性。

第二步,是包衣与疫苗核心的结合工艺探索与固化。 这是整个流程中最具挑战性、也最考验巧思的一环。如何将液态的、粘稠的包衣浆液,均匀、完整、且厚度可控地包裹在疫苗液滴或粉末之外,并最终固化成大小均一、形态稳定的微囊颗粒?

云舒带领团队设计并测试了多种方法。

一种是 “滴制法” :将混合好的疫苗与包衣浆液,装入特制的、末端带有经过精密校准的细小孔洞的琉璃滴管中,控制一定的压力和高度,让混合液滴一滴一滴地坠入低温的、不断缓慢搅拌的纯净茶油或惰性粉体(如滑石粉)中。利用液体表面张力自然形成球状液滴,然后通过控制干燥室的温度、湿度和风速,使其由外向内逐步干燥固化。这种方法对滴管孔径、液滴温度、接收液温度和环境参数要求极高。

另一种是 “凝聚法” :利用某些材料(如阿拉伯胶与明胶)在特定条件下(如改变酸碱度、加入电解质)会发生相分离凝聚的特性,使包衣材料自发地包裹在疫苗液滴周围,形成微囊。这种方法更为巧妙,但对配方和反应条件的控制要求更为精细,一个不慎就会导致包裹失败或疫苗失活。

实验室里,常常能看到云舒和核心医官们,屏息凝神地围在实验台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一滴混合液从琉璃滴管末端缓慢形成、饱满、最终挣脱落下,在接收液中形成一个小小的球体。然后,他们立刻用特制的琉璃勺将其捞起,放在载玻片上,置于那台唯一的显微镜下仔细观察。成功时,能看到一颗颗圆润饱满、包裹完整、囊壁均匀的微球,如同一个个完美的艺术品;失败时,则可能是形态畸形的、囊壁厚薄不均的、甚至破裂的、或者根本没有形成有效包裹的混合物,令人扼腕。

第三步,也是最终极的、无可替代的考验,是活菌测试与免疫效果验证。 这是检验一切努力是否值得的唯一标准。

云舒通过官方渠道,谨慎地获取了一些实验用的健康幼兔和猴子。她将制备好的、不同配方的包衣疫苗样品,按照计算好的剂量,喂食给这些动物。

然后,便是漫长而煎熬的等待与密切无比的观察期。

每天,她都要亲自检查动物的精神状态、食欲、饮水量、排便情况,并定期由她亲自操作,从动物耳缘静脉或四肢浅表血管抽取少量血液,利用她独有的简易显微镜和一系列自行设计的生物化学测试方法(主要是检测血液中是否产生针对牛痘病毒的特异性抗体),来客观评估免疫反应是否被成功激发。

这之后,便是更具决定性的、也是最令人紧张的 “攻毒实验” 。在确认动物体内产生足够水平的特异性抗体后,用经过精确计算的、低剂量的、具有感染活性的牛痘病毒液,对接种过疫苗的动物和作为对照的、未接种疫苗的健康动物进行攻击(通常采用皮肤划痕接种病毒的方式),观察它们是否能够抵抗感染,不出现典型的牛痘病灶或仅出现极其轻微的反应。

这个过程,充满了不确定性、焦虑和一次次希望的升起与破灭。

有些配方的疫苗,在体外测试时各项理化指标完美,但在动物体内却无法有效激发足够的免疫反应,抗体水平低下;

有些则可能因为包衣过于稳定或厚度不当,导致疫苗核心无法在肠道内适时释放,错过了免疫应答的最佳时机;

甚至,在丙方案的某次高剂量测试中,个别动物出现了轻微的、一过性的胃肠道不适反应(食欲减退,软便),虽然很快恢复,但敲响了安全性的警钟。

每一次动物的异常数据、每一次攻毒实验的失败,都意味着一个配方的淘汰或需要重大的、伤筋动骨的调整。失败的阴影时而浮现,考验着每个人的神经。

云舒面对着这些挫折,表现出了惊人的耐心、韧性和抽丝剥茧的分析能力。她不会轻易否定一个方案,而是带领团队仔细分析每一组失败的数据,与团队成员反复开会讨论,寻找可能的原因。是包衣太厚阻碍了释放?是溶解太慢错过了免疫窗口?还是包衣材料与疫苗核心之间发生了未被察觉的相互作用影响了抗原性?她不断地微调着甲、乙、丙三个方案的细节,如同一个最精明的侦探,不放过任何一丝线索。

乙方案的包衣总厚度减少了百分之五。

甲方案中蜂蜜与桃胶的比例进行了微调,以平衡甜度与成膜性。

丙方案中阿拉伯胶的比例再次降低,并加入了少量助溶成分,以改善其释放特性。

时间在反复的尝试、焦急的等待、严谨的验证中悄然流逝。实验室的灯光,常常亮至深夜,甚至彻夜不熄。

云舒的眼睑下出现了明显的淡青色的阴影,但她眼神中的光芒却日益炽盛,如同经过淬炼的钻石,愈发坚定和璀璨。因为她能清晰地感觉到,手中的数据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想,他们正在一步步地、无限接近那个最终的、完美的答案。

终于,在经历了数十次的活体实验迭代和无数个不眠之夜后,一个使用乙方案(饴糖-桃胶-罗汉果复合体系)最终优化版制备的口服疫苗组,取得了突破性的、决定性的成果!

喂食该疫苗的幼兔和猴子,在接种后的定期血液检测中,均显示出了高效价的特异性抗体,水平显着高于有效保护阈值!随后的攻毒实验中,所有接种了该疫苗的动物均健康存活,精神、食欲无任何异常,皮肤接种部位无任何痘斑产生,完全抵抗了病毒感染!而作为对照的、未接种疫苗的动物,则全部在攻毒后三至五日内,出现了典型的、进行性加重的牛痘皮肤病灶!

数据清晰,结果确凿,重复性极佳!

为了确保万无一失,云舒又严格安排了一次完全独立的重复实验,从材料制备到动物接种、攻毒、观察,由不同的人员小组执行。结果,与第一次完全一致!

乙方案优化版,成功了!

与此同时,最终版产品的口感测试也由团队成员和少量自愿参与、并充分告知风险的健康成人进行。反馈竟是一致赞许!众人皆言此微囊颗粒入口甘甜,带有饴糖与罗汉果的天然清香,几乎尝不出半分药味,外层于口中稍作停留,便随温水顺滑入喉,毫无阻滞之感,且吞咽之后,口中只余清爽回甘,并无任何不适之余味。

活菌存留之数(仿胃肠环境后)、免疫有效之实(动物实验)、口服吞服之便、口感风味之佳……所有关键之处,悉数达成,乃至超越了最初设定的目标!

这一日,云舒亲自操作,用最终确定的、固化的乙方案优化版工艺,独立制备了少量用于最终展示、存档和准备提交给皇帝御览的成品。当最后一步低温干燥完成,她小心翼翼地将那些细小的、呈现均匀棕褐色、散发着淡淡饴糖与罗汉果清香的、干燥的微囊颗粒,从干燥器中取出,轻轻倒入一个特意准备的、洁净无比、内壁光滑如镜的白玉瓷盘中。

颗粒圆润,大小均一,在洁白如玉的盘底映衬下,如同无数颗经过精心打磨的、蕴含着生命力量的种子,静静地散发着成功的光泽。

所有参与研发的医官、药童,无论属于哪个小组,此刻都自发地围拢了过来,屏住呼吸,目光灼灼地盯着那盘小小的、却重若千钧的颗粒。实验室里静得能听到彼此急促的心跳声和紧张的呼吸声。赵珂、王芸、周宁等人,更是激动得双手微微颤抖,眼圈泛红。

云舒用一把小巧的、消毒过的银匙,舀起少许颗粒,放在眼前仔细端详。然后,她轻轻嗅了嗅那令人愉悦的、纯粹的甜香,指尖感受着颗粒的干燥、坚硬与均匀。

没有人说话。所有的艰辛、汗水、不眠之夜,以及无数次失败后的坚持、迷茫与相互鼓励,在这一刻,都凝聚在了这小小的、看似平凡的颗粒之中。它们无声,却诉说着一切。

许久,云舒将银匙缓缓放下,抬起头,目光缓缓地、逐一扫过每一张充满期待、紧张、以及难以言喻的激动与自豪的脸庞。

她的脸上没有狂喜,没有激动的泪水,只有一种历经漫长而艰苦的跋涉、终于抵达光辉顶点的、深沉而平和的满足,以及一种如释重负的宁静。她轻轻地,却清晰地、如同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启般,吐出了三个字:

“成功了。”

短暂的、极致的寂静之后,实验室里猛地爆发出了一阵压抑已久的、如同山崩海啸般的热烈欢呼声!年轻医官们激动得忘乎所以,有人用力拍打着同伴的肩膀,有人相互拥抱,有人甚至忍不住蹲下身,喜极而泣!赵珂猛地转过身,用力擦去眼角的湿润,王芸则捂着嘴,笑得眼泪都流了出来。

云舒看着他们,看着这些与她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的伙伴,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极其疲惫,却又无比灿烂、无比欣慰的笑容,那笑容如同雨后的阳光,温暖而充满力量。

她成功了。不仅仅是一种药物的成功,更是一种理念、一种方法、一条全新道路的成功!这甘之如饴的果实,由他们共同的汗水浇灌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