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命运流底层噪声数据库,在陆离的感知中,不再是杂乱无章的废料场,而是一片蕴藏着无穷细微信息的沃土。他的“时序道网”与“初生道源”协同运作,如同最精密的织机,开始从这片浩瀚的“噪声”中,剥离出有意义的丝线,编织属于他自己的信息网络。
他专注于“灰烬浮岛”、“永歌花园”、“沉眠之井”以及那三个附属半位面的噪声数据。这些被主流命运轨迹抛弃的细微波动,在陆离的解析下,呈现出清晰的因果链条与法则映射。
在“灰烬浮岛”,他确认了自己对能量逸散常量的“加固”,确实导致了绝望类噪声的微弱衰减。更进一步,他发现这种衰减并非均匀分布,而是在世界某些特定的、能量结构本就趋向于“惰性”的区域更为明显。
“法则干预的效应,存在地理与结构上的放大节点。此界‘死寂之核’周边三万里,效应强度提升约百分之零点七。”他冰冷地记录着数据,如同记录实验皿中细菌的变化。这些节点的发现,意味着未来若需要进行更大范围的法则定义,可以优先选择这些“杠杆点”,以更小的代价撬动更大的效果。
在“永歌花园”,那丝被他注入情感共振中的“终末余烬”,也开始显现效果。噪声数据库中,开始零星出现一些描述“心之壁障”、“共鸣失真”的全新频谱。这些频谱极其微弱,尚未对永歌花园整体唯美和谐的氛围产生任何可见影响,精神生命体们依旧沉浸在集体的喜悦与哀伤之中。但陆离通过交叉比对法则层面的细微变化,确信这丝“冰冷”正在如同病毒般,缓慢而坚定地在他们的情感网络中扩散。
“侵蚀已始,崩解未至。观察其长期演化,可证‘终末’于秩序之基的渗透模式。”他的低语在道源核心回荡,不带丝毫情感,只有对现象的好奇与利用。
除了验证自身实验,他更重要的目的,是借助这个数据库,监控系统本身,以及寻找其他“潜伏者”的痕迹。
他设计了一套复杂的筛选算法,基于自身对同行印记、系统扫描波动等已知“异常”特征的理解,在浩瀚噪声中寻找相似的“指纹”。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如同在星海中寻找特定波长的星光。
功夫不负有心人。数日之后,一条极其隐晦、断断续续的异常噪声流,引起了陆离的注意。这条噪声流并非来自他重点监控的“沉眠之井”,而是源自其中一个附属半位面——“碎影裂隙”。这是一个极其不稳定的小型空间碎片群,环境恶劣,能量狂暴,几乎没有任何成型的文明,连命运长河的主流轨迹在此都显得模糊不清,也因此充满了各种难以解释的噪声。
这条异常噪声流,其波动频率与信息编码方式,与陆离接触过的系统扫描波动有七分相似,但更加破碎、扭曲,仿佛信号在极度恶劣的环境中穿行后留下的残响。更关键的是,在这噪声流的深处,陆离捕捉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带着“标记”意味的信息片段,其指向……似乎是命运长河管理系统的某个……非公开的维护通道或者后勤接口?
“系统的……暗疮?”陆离的意志泛起一丝极淡的涟漪。这似乎是命运长河庞大体系在运行过程中,于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产生的信息泄露或者未修复的bug。由于其位于“碎影裂隙”这种噪声本就极大的区域,且信号扭曲严重,极难被常规监测手段发现。
但陆离抓住了它。
他没有试图去连接或利用这个可能的“暗疮”,那太过冒险。他只是如同一个耐心的窃听者,开始持续地、隐蔽地记录这条异常噪声流,分析其波动规律,试图从中解读出更多关于系统底层运作的信息。
“光明之下,必有阴影。系统亦非完美造物,其缝隙处,便是吾等潜行之径。”他淡漠地总结。这个发现,价值或许不亚于一片算法碎片。它提供了一个从侧面了解,甚至未来可能利用系统弱点的窗口。
就在他专注于噪声数据库的挖掘时,他留在“沉眠之井”的监控节点,传回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异动。
那具煌天神魔尸骸深处,一丝几乎与沉寂神性融为一体的、外来的印记碎片,如同冬眠的毒蛇,微微动弹了一下。它并未尝试连接外界,也没有汲取能量,只是……发出了一段极其短暂、加密等级极高的信息流,射向了井底某个空间结构极其薄弱的点,随后便再次彻底沉寂。
这段信息流的目标,并非蛀孔方向,而是指向了多元虚空的深处,某个陆离目前尚未标记的坐标。
同行,在遭受重创后,并未放弃,而是启动了备用的联络方案?
陆离立刻调动“时序道网”与“法则之网”,试图追踪那道信息流,并解析其目标坐标。然而,信息流在穿透井底空间薄弱点的瞬间,便仿佛跃入了某种超脱常规时空的通道,踪迹瞬间变得模糊不清,只能大致判断其方向。
“断尾求生,暗线犹存。倒是愈发有趣了。”陆离并未感到意外。能走到这一步的存在,岂会没有几条后路?他记下了那个大致方向,这将成为他未来探索的一个潜在路标。
他没有尝试去拦截或破译那道信息流,打草惊蛇毫无意义。他只需要知道,对方还活着,还在活动,并且可能拥有他所不知的、联系外部同伙或本体的渠道。
此刻,他的面前仿佛展开了一张更加庞大而复杂的星图。星图之上,有宏伟而森严的命运长河主体,有隐藏着古老秘密与危险的利益蛀孔,有正在被他细微调整作为实验田的三个界域,有刚刚发现的系统“暗疮”,还有那条通向未知、代表着同行后手的虚线……
他端坐于幕后的阴影中,目光冰冷地扫过这张星图。
“网,该撒得更远些了。”他低语一声,分出一缕意志,再次连接上那噪声数据库。这一次,他的目标不再局限于三个界域,而是开始尝试以更高的权限(尽管只是Level-1),去触碰、读取更遥远区域,那些同样被标记为“高噪声”的界域或半位面的底层数据。
他要编织一张更大、更密的信息之网,覆盖更多被主流命运忽视的角落。在这些噪声的海洋里,或许沉睡着更多系统的秘密,更多同行的踪迹,乃至……其他意想不到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