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送嫡姐入侯府,反被提刀逼入死局 > 第二十一章 沈明珠的求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之后几日,隔壁的琴声依旧响起,却再未弹那首《高山流水》,换了更简单的《梅花三弄》,依旧弹得磕磕绊绊,却不再有焦躁,反而多了几分心平气和?

他也没再试图隔墙搭话。

直到这天,招云匆匆从外面回来,脸色有些发白。

“小姐,打听清楚了。隔壁住的,是谢太傅的嫡孙,谢昭公子。说是自小身体不好,一直在外将养,前些日子才回京,就住在这边静养。”

果然是他。

“还有呢?”沈沅卿看出她神色不对。

招云咽了口唾沫,压低声音:“奴婢,奴婢刚才回来时,看到隔壁后门停着一辆马车,不像寻常人家的车辕上,好像,好像有那个标记!”

她紧张地用手指沾了水,在桌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图案。

一只半睁半闭的眼睛。

沈沅卿心脏猛地一缩。

那个神秘救星的标记,出现在谢昭的马车旁?是巧合?还是……

“你看清楚了?”

“奴婢,奴婢不敢确定,就瞥了一眼,那车夫就赶紧把车赶进院子里去了……”招娣声音发颤。

沈沅卿盯着桌上那很快干涸的水渍,心绪云涌。

谢昭,体弱多病,深居简出,太傅嫡孙……

救了她的人,是谢昭派去的?为何?谢家在这潭浑水里,又扮演着什么角色?

无数疑问瞬间充斥脑海。

下午,隔壁的琴声再次响起。

这一次,沈沅卿主动走到了墙边。

琴音舒缓,依旧不算高明,却透着一种难得的宁静。

她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听着。

一曲终了。

墙那边沉默了片刻,谢昭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和,笑意?

“姑娘今日得闲?”

“你的琴,”她开口,声音依旧平淡,“比前几日略有进益。”

那边似乎愣了一下,随即轻笑出声,声音清越温和,像泉水滴落玉石:“姑娘谬赞了。是姑娘当日指点得好。”

“那本古琴谱,何处晦涩?”沈沅卿忽然问道。

墙那边安静了一瞬,似乎没料到她会突然接上之前的话头。

随即,他的声音里带上了一丝真正的愉悦:“姑娘肯赐教?那真是,太好了。”

墙那边的谢昭,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愉悦,隔着院墙,开始描述那本古琴谱上的疑难之处。

他言辞文雅,引经据典,问的却并非什么高深难题,反而像是初学者的困惑,与他太傅嫡孙的身份似乎有些违和。

沈沅卿耐着性子,依着前世零星学来的音律知识,拣能答的答了,不能答的便含糊过去。

他听得极认真,不时附和,偶尔提出新的疑问,分寸拿捏得极好,既不显得蠢笨,又恰到好处地维持着话题。

一来一往,竟耗去了小半个时辰。

直到他轻轻咳嗽了几声,声音带上一丝倦意:“今日叨扰姑娘良久,实在过意不去。在下有些乏了,改日再向姑娘请教。”

“嗯。”沈沅卿淡淡应了一声。

墙那边传来细微的脚步声,似乎是离开了。

沈沅卿站在原地,看着那堵隔开两个世界的墙。

谢昭接近她,是有意,还是无意?

那本所谓的古琴谱,恐怕只是个幌子。

正思忖间,卫七无声无息地出现在身后。

“小姐。”

“查到了?”沈沅卿转身。

“隔壁的谢昭公子,确是谢太傅嫡孙。自幼体弱,据说有不足之症,常年在外求医问药,近月方回京静养。深居简出,极少与人往来。”卫七汇报得一板一眼,“至于那辆马车,属下无能,未能再见到。谢家下人口风很紧,探听不出。”

像一团雾,看似清晰,却抓不住实质。

“继续留意。”她吩咐道,“特别是与那标记相关的任何蛛丝马迹。”

“是。”

“高大人那边有消息吗?”

“没有。”卫七顿了顿,“但属下发现,另有人在查胡蝎子。”

“谁?”

“像是宫里的人。”

宫里?沈沅卿的心猛地一提。

胡蝎子牵扯到采买太监,宫里有人查她,不意外,但在这个当口……

“知道了。”她按下疑虑,“你让人撤远点,别撞上。”

卫七领命退下。

接下来的几日,风平浪静。

隔壁的谢昭依旧每日午后练琴,琴技依旧平平,却再没弹错那首《高山流水》。

他偶尔会隔墙与沈沅卿聊几句,不再只拘泥于琴艺,有时是院中新开的花,有时是偶尔飞过的鸟雀,言辞风趣温和,不带任何压迫感。

沈沅卿多数时候只是听着,偶尔回应一两句。

这种隔着墙的互不相见的交谈,竟让她紧绷的神经奇异地松弛了片刻。

直到这天下午,他忽然道:“今日得了些新茶,香气清冽,可惜无人共品。墙虽高,不知能否借东风,送一盏与姑娘?”

沈沅卿蹙眉,这是要见面?

“不必。”她冷淡回绝。

那边安静了一下,随即传来一声极轻的,似乎带着些无奈的笑:“是在下冒昧了。”

琴音再起,依旧平和,听不出丝毫被拒绝的懊恼。

沈沅卿却有些心烦意乱,谢昭的态度太过温和无害,反而让她更加警惕。

傍晚,招云从外面回来,神色有些慌张,凑到沈沅卿耳边低声道:“小姐,奴婢刚才,好像看到沈大小姐了。”

沈明珠?

“在哪儿?”

“就在巷口那边的茶寮角落。她戴着帷帽,但奴婢认得那身衣服!她好像在对一个人哭诉什么,那个人,穿着宫里嬷嬷的衣裳。”招云声音发颤,“奴婢没敢细看,赶紧跑回来了。”

沈沅卿纳罕:宫里的嬷嬷?沈明珠不是被宫里厌弃了吗?怎么还能接触宫里的人?她在哭诉什么?

沈沅卿立刻让卫七去查。

卫七回来得很快,脸色凝重:“小姐,茶寮那边已经没人了,但属下在附近发现了这个。”

他递过来一小块撕碎的绢帕一角,材质普通,但上面用眉黛潦草地写了几个小字:……信物……城南……慈姑……救我……

字迹慌乱,似乎是仓促间写下,又被撕毁丢弃的。

信物?慈姑?城南有个慈姑庵!

沈明珠在向那个宫里嬷嬷求救?用什么信物?救她什么?离开沈家?她手里还有什么能打动宫里人的信物?

沈沅卿猛地想起前世一桩极其隐秘的旧闻,沈明珠有一位二十便去世的姨母,生前似乎与某位皇室宗亲有过一段过往,难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