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熊熊燃烧的府邸,一个穿着官袍的身影在火海中挣扎惨叫。

那张脸,正是那日螭龙潭所见,烛龙面具下那张布满烧伤疤痕的脸。

而在火场之外,阴影之中,似乎还站着另一个模糊的人影,冷眼旁观……

是赵元启当年府邸失火的场景?那个冷眼旁观的人是谁?

画面一闪而逝,沈沅卿猛地睁开眼,冷汗涔涔而下。

那不是幻觉,是这力量让她看到了过去的“残影”,赵元启的烧伤,果然与那场“意外”失火有关,而当时,还有另一个人在场。

那人又是谁?

不待沈沅卿细想多余,密室的门被猛地推开,高顺一脸激动地冲了进来,手中紧紧攥着一封密信。

“找到了!”他声音因激动而颤抖,眼中却是一片冰冷的杀意,“赵元启那个老匹夫,就藏在皇陵。他以守陵宦官的身份,躲在先帝陵寝旁边的净房里。”

难怪查不到,谁能想到,一个“已死”的兵部侍郎,会伪装成最低贱的宦官,藏在皇家陵园。

“还有黑风峡!”高顺将密信拍在桌上,“我们的人拼死传回消息,那支商队确实在黑风峡与一队北蛮精锐接了头,运送的根本不是皮货,而是一批箭簇和军弩!他们交易的地点,在黑风峡最深处的‘鬼哭洞’。”

如此看来,便是铁证如山了。

赵元启就是“烛龙”,他不仅通敌叛国,更是十五年前杀害高顺妻儿的元凶。

密室内,杀意盈沸。

“动手吧。”高顺看向谢昭和沈沅卿,声音嘶哑,如同受伤的野兽,“我等这一天,等了太久了。”

高顺那双布满血丝的眼睛里,燃烧着十五年积压的仇恨与即将手刃仇敌的疯狂。

谢昭神色沉凝,指尖在桌上无意识地敲击,显然在飞速权衡着突袭皇陵的利弊与风险。

沈沅卿看着高顺那近乎失控的模样,又想起脑海中闪过的画面,火海外那个模糊的冷眼旁观者,让她心中那股不安愈发强烈。

“高大人,”她开口,声音不大,却像一盆冷水,稍稍浇熄了高顺眼中过于炽烈的火焰,“皇陵重地,守备森严。赵元启既然敢藏身于此,定然有所依仗。我们是否再从长计议?”

高顺猛地转头看她,一双盛满怒意的眼睛死死盯着她。

“从长计议?我等了十五年!十五年!如今好不容易找到这老匹夫,你让我从长计议?”他胸口剧烈起伏,“你可知道我每晚闭眼,看到的是什么?是我那苦命的妻儿倒在血泊里的样子!”

“我明白,高大人。”沈沅卿迎着他几乎要吃人的目光,语气依旧平静,“正因为我明白仇恨蚀骨的滋味,才更不能贸然行事。”

“赵元启老奸巨猾,他选择皇陵藏身,绝不仅仅是为了隐蔽。那里是皇家禁地,一旦我们动手,无论成败,都可能被扣上惊扰陵寝图谋不轨的滔天罪名。”

“届时,不要说报仇,反而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甚至可能牵连谢家,让真正的罪魁祸首逍遥法外。”

她顿了顿,看向谢昭:“谢公子,你以为呢?”

谢昭赞许地看了沈沅卿一眼,接口道:“你所言极是。皇陵非同小可,牵一发而动全身。我们需制定周详计划,确保一击必中,且不能留下任何把柄。更重要的是……”

他目光转向高顺:“高大人,你确定北镇抚司内部,已经完全肃清,再无赵元启的眼线了吗?若消息走漏,岂不是打草惊蛇,前功尽弃?”

高顺被两人接连发问,激动的情绪渐渐冷却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深沉的疲惫与警惕。

他沉默片刻,重重吐出一口浊气:“你们说得对,是我太心急了。”

他揉了揉眉心,“北镇抚司内部,我虽清理了一批,但难保没有隐藏更深的。”

见高顺恢复理智,沈沅卿犹豫再三,才继续道:“除了内鬼,还有一事令我不安。我方才看到了一些东西。”

她将赵元启府邸失火以及那个阴影中旁观者的残影描述出来。

“还有另一个人?”高顺和谢昭同时色变。

“是。”沈沅卿点头,“那人能在兵部侍郎府邸纵火后安然离去,身份定然不简单。我怀疑,赵元启背后,或许还有更大的黑手。”

这个猜测让密室内的气氛更加凝重。

“若真如此,”谢昭沉吟道,“我们即便拿下赵元启,也未必能将其连根拔起,反而可能逼得他背后之人彻底隐藏起来。”

“那难道就放任不管吗?”高顺咬牙。

“当然不。”沈沅卿眼神冰冷,“只是策略需变。我们不能只盯着赵元启,还要设法引出他背后的人。”

“如何引?”

沈沅卿看向高顺:“高大人,黑风峡的交易渠道,是否还能利用?”

高顺一怔,随即明白了她的意思:“你是想假借交易,引蛇出洞?”

“不错。”沈沅卿道,“赵元启与北蛮交易多年,渠道成熟。我们若能截获他们的下一次交易信息,或者,我们再伪造一次交易,或许能逼得赵元启,甚至他背后的人,不得不现身。”

谢昭眼中精光一闪:“此计甚险,但或可一试。关键在于,如何获取或伪造足以乱真的交易信息,并且,要确保消息能‘自然’地传到赵元启耳中,而不引起怀疑。”

高顺立刻道:“黑风峡那条线,我们的人已经盯死了。他们下次交易的时间和暗号,或许能想办法弄到。”

“此事需从长计议,务必周密。”谢昭强调,“每一步都不能出错。”

接下来的几天,密室成了临时的指挥所。

高顺动用了在北蛮内部埋藏最深的暗桩,不惜暴露的风险,全力搜集黑风峡交易的情报。

谢昭则负责分析皇陵的守备力量、巡逻规律,以及设计撤退路线。

沈沅卿则继续利用那偶尔闪现的“残影”,试图捕捉更多关于赵元启及其背后之人的线索。

她发现,当自己精神高度集中,并且接触到与过往强烈情绪相关的地点或物品时,看到“残影”的概率会大增。

她让高顺想办法弄来了赵元启当年府邸残留的物件来,握在手中凝神感应,果然又看到了一些断续的画面。

除了那个冷眼旁观的身影,似乎还有一枚掉落在灰烬中的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