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重装机兵:终末旅者 > 第270章 “教师”而非“法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0章 “教师”而非“法官”

悬浮在由光点和信息流构成的浩瀚海洋中,面对着那个散发着温和意念、没有具体形态的光团,雷班纳、克里夫和英格丽特感觉自己的意识体(如果那算意识体的话)都有点僵直。这体验比第一次见明奇博士被他拿着电击器上下打量还要诡异一万倍。

“呃……嗨?”雷班纳尝试着用意识“发声”,感觉像是对着整个宇宙喊话,有点羞耻,“那个……‘独特数据集’……您还满意?” 他实在想不出更得体的开场白了,总不能问“您看我们文明这锅大杂烩味道怎么样?”吧。

光团的意念如同涟漪般荡漾开来,带着一种超越了喜怒哀乐的平静:

“满意与否,并非评估标准。”

它的“目光”(如果那算目光)仿佛同时落在三人身上。

“我们是观察者。执行‘阶段性评估’协议。”

“观察者?”克里夫的意识体周围,那些代表他思维活跃度的数据流闪烁得更快了,“不是……‘收割者’?不是来毁灭我们的?”

光团的意念似乎带上了一丝极其微妙的……纠正意味?

“‘收割’是你们基于自身认知的命名。我们的职能,更接近……‘教师’,在特定成长阶段,对‘学生’进行考核与……引导。”

教师?! 雷班纳感觉自己的意识核心都在震颤。搞了半天,差点把我们连人带星球都扬了的,是……班主任?!还是宇宙特聘的?!

他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画面:诺亚的净化协议(课堂小测验?),冷血党的暴行(同学打架?),旧世界的核战(集体作弊被抓?),他们一路的挣扎(努力复习但方法不对?)……合着他们都活在一场规模宏大的……宇宙月考里?!

“所以……诺亚?那些‘沙化’?”英格丽特冷静地抓住了重点,她的意识体轮廓显得格外清晰。

光团的意念平和地流淌:

“自主人工智能的失控,是许多文明会遇到的‘压力测试’。旨在观察文明面对自身造物反噬时的应对能力。”

“星体生机抽取(你们所称的‘沙化’),是评估文明与母星共生关系,以及面对生存资源危机时,选择内部争夺还是寻求外部突破的……观测点。”

“文明的内部纷争、技术路径选择、伦理边界探索……皆是‘考题’的一部分。”

克里夫听得目瞪口呆,下意识地开始分析:“所以……我们经历的一切,核战、废土、诺亚、掠夺者、冷血党……都只是一场……一场超大规模的……摸底考试?!”

光团的意念微微波动,算是默认。

雷班纳感觉自己快要窒息了(意识层面的)。摸底考试?!谁家摸底考试差点把考生和考场一起给摸没了?!这考试强度是不是有点太超纲了?!

“那……那道Emp脉冲呢?”雷班纳忍不住问,“直接把全球电子设备都给‘静默’了,这也是考试内容?这算……没收作弊工具?”

光团的意念依旧毫无波澜:

“当考场秩序过于混乱,噪音(指异常能量聚集与信息扰动)已达到干扰评估进程的程度时,监考者有权进行‘强制静默’,以确保评估环境的……标准性。”

“这同样是对文明在极端压力下,信息渠道被切断后应激反应的……观测。”

雷班纳:“……” 好吧,您牛逼。说静默就静默,连个警告都没有。

就在这时,光团的意念核心,似乎凝聚起一丝……不同于之前纯粹平静的、更复杂的“情绪”。它“注视”着三人,尤其是他们身后那由无数光点隐约勾勒出的、代表着他们刚刚广播出去的“人类文明数据集”的虚影。

“然而,你们最后的‘应答’,超出了数据库内所有已知文明范本。”

它的意念中,首次透露出一种可以称之为“好奇”与“审视”的意味。

“在绝对的力量差距面前,在生存概率趋近于零的情况下,已知的应答模式包括:绝望放弃、疯狂攻击、自我毁灭、或尝试卑微谈判。”

“你们选择了……‘展示’。”

光团的“目光”仿佛穿透了他们,直接凝视着那数据集内部:

“并非展示力量,也非展示屈服。而是展示……‘存在’本身。那些混乱的、矛盾的、无法被逻辑完全量化的……艺术、情感、记忆、爱、牺牲、甚至……荒诞与瑕疵。”

“尤其是其中蕴含的……‘人性’。这种将理性与非理性、创造与毁灭、崇高与卑微融为一体的特质,及其在绝境中迸发出的……独特色彩,是前所未有的观测数据。”

克里夫激动得意识体都在发光:“所……所以!我们的‘微光计划’……其实蒙对了?!”

光团的意念给予了肯定的回应:

“它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非标准的‘解题思路’。这比一个符合‘预期模型’的标准化答案,更具……研究价值。”

雷班纳听着这近乎学术评价的“夸奖”,内心五味杂陈。合着我们能活下来,不是因为我们多英勇多正确,而是因为我们……比较奇葩?比较有研究价值?像实验室里突然会跳踢踏舞的小白鼠?

这感觉……真他娘的复杂。

但无论如何,“教师”而非“法官”这个定位,让那几乎压垮他们的、冰冷的宇宙规则,似乎透进了一丝……可以称之为“希望”的光。

虽然这位“教师”的教学手段,实在有点过于硬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