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运送我重开军旅 > 第315章 专业技术等级鉴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时间,t师从上到下,刚刚因为奥运安保任务结束而略有松弛的神经,又被叶修这通旋风般的巡查给绷紧了起来。各团主官更是提心吊胆,生怕哪个环节出点纰漏,撞到师长枪口上。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叶修这次巡查,虽然要求严格,指出了不少细节问题,但始终没有拉响那令人心惊肉跳的战斗警报。他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全面的“摸底”,为下一步的工作掌握第一手情况。

两天后,风尘仆仆的叶修回到了师部。他没有再召集会议,而是一头钻进了自己的师长办公室,并吩咐参谋,没有要紧事不要打扰。

他锁上门,脱下军装外套,挽起衬衫袖子,走到办公桌前。那里已经堆起了一摞新的文件和资料。他轻轻拂开桌面上日常的文电,露出了下面几份装订整齐、标题严肃的申报材料——

《关于申请陆军专业技术等级(指挥类)三级评定报告》

《叶修同志近五年科研成果及军事理论创新综述》

《模块化、合成化作战理论探索及在我军重型快反师应用初探》

是的,叶修准备申请晋升专业技术三级。这对于一名军事指挥军官而言,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门槛。

他原本的技术等级是四级,经过过去几年在总部信息化局的深耕和在t师的实践,尤其是在全军信息化体系建设和奥运安保这类重大任务中展现出的卓越能力,晋升四级水到渠成。

但三级,属于高级技术军官行列,评审标准极为严苛,不仅要求有扎实的实践基础,更要求在军事理论、作战思想或关键技术领域有显着的、得到认可的创新性贡献。

难度可想而知。

叶修深知这一点。他近两年的研究重心,在扎实的信息化基础上,已经开始向更深层次的 “合成化” 迈进。

他敏锐地意识到,随着国家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的跃升,尤其是信息技术和精确制导武器的飞速发展,为军队编制体制和作战样式的革命性变化提供了可能。

在过去,部队的编成方式呈现出条块分割、功能单一的特点,这种传统的编制结构在面对未来高强度、快节奏以及多域融合的联合作战需求时,显得力不从心。

而“模块化”这一概念的出现,恰好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关键的解决方案,它成为了实现“合成化”的重要基石。

在他的深入研究和积极推动下,无论是在总部时参与的顶层设计,还是回到 t 师后亲身实践探索,他始终坚定地倡导一种全新的理念:

即将各种不同类型的作战力量,如坦克、步兵、炮兵、防空、侦察、工程、防化等,以及保障力量,依据其各自的功能特点,整合成为一个个标准化的、具备独立作战或保障能力的“模块”。

这些模块就像乐高积木一样,可以根据不同的作战任务和战场环境的变化,进行灵活、快速且高效的“拼接”操作。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迅速组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战术群或战役集群,以应对各种复杂多变的作战情况。

得益于国内科研单位和军工企业的奋力追赶,一批基于模块化设计理念的新型武器装备,已经开始陆续定型或在最后的测试阶段。

例如:新型的通用装甲底盘,可以衍生出坦克、步战车、自行火炮、防空导弹发射车等多种车型,极大简化了后勤保障;标准化的指挥信息系统和数据链,确保了不同模块之间的无缝链接和信息共享;甚至单兵装备也开始向模块化、系统化发展。

叶修此次申请技术三级,核心的支撑材料,就是他围绕“基于信息系统的模块化合成作战理论”所进行的一系列深入研究、理论论证以及在t师进行的小范围试点探索所取得的初步成果。

他撰写多篇研究报告和学术论文,不仅分析了外军相关理论的发展,更重要的是结合我军的实际情况和未来可能的作战对手,提出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合成化发展路径和关键技术突破点。

他知道,这份申请递交上去,必将面临总部和院校专家极其严格的审视甚至质疑。但他有信心,因为他所研究和倡导的方向,契合了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更扎根于我军现代化建设丰沃的土壤。

他泡上一杯浓茶,打开台灯,铺开稿纸和参考资料,再次沉浸到那个由数据链、作战模块、火力协同和体系效能构成的未来战场图景之中。

办公室外,是部队正常操课的号声与引擎轰鸣;办公室内,只有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