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华胥部落在一片祥和宁静中悄然度过了数个春秋。当年那个坐在青石上仰望星空的幼童伏羲,如今已长成一位清秀俊朗的少年。他的眉眼间继承了其母华胥的温润,却又多了几分超脱年龄的沉静与睿智。
这一日,部落中发生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争执。
“分明说好这次猎到的彘肉,我家该分得前腿!”一个粗壮的猎人涨红着脸喊道。
负责记录分配的老者皱着眉头,努力回忆着:“我怎么记得是后腿?上次猎到彘时,你家不是才分过前腿吗?”
“那是上上次了!”猎人不依不饶,“上次猎到的是鹿,哪来的彘?”
两人争执不下,围观的族人也各执一词。这本是部落中常见的小摩擦,却让站在一旁的伏羲陷入了沉思。
他清澈的眼眸扫过众人焦急的面容,最后落在岩壁上那些模糊的刻画符号上。这些符号本是族人用来记录大事的,但时日一久,连刻画者自己都难以准确解读。
“为何会忘?为何会错?”伏羲轻声自语,眉宇间凝结着一丝困惑。
这个问题困扰了他整整三日。他不再像往常那样观星望月,而是整日徘徊在部落中,观察着族人如何记录、如何传达、如何记忆。
直到那个午后,他独自坐在林间溪畔,目光无意间落在溪边一株老树的枝桠间。那里,一只灰扑扑的蜘蛛正在不疾不徐地织网。纵横的经线,交错的纬线,在阳光下泛着银光,构成一张精巧而规律的网。
伏羲的呼吸骤然一滞。
他目不转睛地看着蜘蛛如何定位,如何连接,如何将一根根柔韧的丝线编织成天罗地网。那井然有序的结构,那分毫不差的节点,仿佛一道闪电劈开了他心中的迷雾。
“网…线…结…”他喃喃低语,眼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蜘蛛以丝结网,记录其生存之道。我等人族,为何不能以绳结,记录万事万物?”
这个念头一旦生出,便如野火燎原般不可抑制。
伏羲立即起身返回部落,寻来各种不同粗细、颜色、材质的草绳、麻绳、皮绳。他在圣火旁席地而坐,开始了在族人看来颇为古怪的尝试。
起初,他只是随意地打结,很快发现这样毫无规律可循。于是他开始制定规则:用粗绳作主绳,代表时间流转;用不同颜色的细绳系在上面,代表不同事物——红色为狩猎,绿色为采集,黄色为祭祀……
他又尝试不同的结法:死结代表已完成的事,活结代表进行中的事;大结表示重大事件,小结表示寻常小事;结在主线上的位置,可以表示先后顺序;结的数量,可以表示具体数目。
这个过程远比想象中艰难。绳子会打滑,结法会混淆,记忆规则本身就成了新的负担。族人们看他整日与绳结为伍,都以为这聪慧的少年终于也犯了痴病。
“伏羲这孩子,是不是前些日子观星着了魔?”有族人私下议论。
“整日摆弄那些绳子,能有什么用处?”有人不以为然。
连华胥都忍不住劝道:“羲儿,若是无事,不如去帮族人修缮房屋?”
伏羲只是抬头笑了笑,目光依旧清澈坚定:“母亲,再给我些时日。”
岩磊隐在暗处,看着伏羲一次次失败,一次次重来,那双本就灵巧的手因反复搓绳而磨出了水泡,又变成厚茧。他谨记师命,不曾出手相助,心中却暗暗称奇——这少年心性之坚韧,实在罕见。
转机发生在一个月圆之夜。
部落举行祭祀,需要确认上次祭祀时所用的牺牲种类和数量。负责记录的老者苦思良久,只能模糊记得个大概。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就在这时,伏羲捧着那根打满绳结的主绳走了出来。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他指着绳上特定位置的几个绳结,清晰地说道:
“上次月祭,用彘一头,鹿两只,雉五只。彘为族长亲自猎得,祭后左腿分予有巢氏后人,右腿……”
他娓娓道来,分毫不差。原本嘈杂的祭坛顿时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着那根看似普通的绳子,再看看伏羲平静的面容。那些曾经质疑过他的人,此刻都羞愧地低下了头。
“结绳记事” 之法,自此初现峥嵘!
伏羲不藏私,耐心地将方法教给族人。他不断完善规则:用不同材质的绳子区分事务的重要性,用特殊的结法记录吉凶预言,甚至开始尝试用绳结的排列来表述更复杂的概念。
这个方法很快在部落中传播开来。负责记录的老者如获至宝,狩猎的队伍不再为分配争执,祭祀的时辰不再错漏,先辈的经验得以准确传承。
更奇妙的是,当各个部落开始采用这种方法后,人族的气运竟也随之凝聚。那原本散乱的人道气息,仿佛找到了依托,开始有序地流转、壮大。
混沌道场中,玄顽子放下茶盏,眼中闪过激赏之色:“妙!观蛛网而悟结绳,由结绳而定秩序。这小子,果然没让贫道失望!”
娲皇宫内,女娲娘娘感知到人族气运的变化,绝美的容颜上浮现欣慰的笑意。她透过无尽虚空,望着华胥部落中那个耐心教导族人结绳的少年,仿佛看到了兄长前世推演天机时的睿智身影。
系统:“从观星到结绳,宿主,你这师侄的脑回路是不是太跳跃了点?不过这人道智慧的火花,确实比什么神通法术都来得耀眼。”
玄顽子:“你懂什么?这才是真正的‘道’!一法通,万法通。能从蛛网中悟出文明传承之道,这份灵性,洪荒能有几人?还有这次奖励都没有,你能不能少哔哔赖赖的!”
系统:“没奖励才有时间和你哔哔,有奖励的时候你不知道我有多忙,百忙之下还得和你聊天,不识好歹!”
玄顽子:“嘿,你这系统不想过了是吧!”
就在玄顽子和系统吵吵的时候。
岩磊在暗处守护,看着伏羲因“结绳记事”而被族人由衷敬佩,看着他那双总是望着远方的眼眸中,第一次闪烁出被认可的喜悦。这一刻,岩磊忽然明白了师尊所说的“守护成长可能性”的真意。
而伏羲,在初尝创造带来的成就感后,那双睿智的眼眸投向了更深远的地方。他隐约感觉到,这结绳记事只是一个开始。天地间还有更多的奥秘,等待他去发现,去解读。
文明的薪火,就在这看似朴素的绳结中,悄然传承,愈发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