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1850之晚清乱臣贼子 > 第487章 荆楚省数月发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除此之外,被贬官担任新军第二镇师长的官文,也属于花沙纳管辖。

也就是说,

八旗军的军费有限,绵浔他们要扩军,自然不可能再付钱给第二镇。

第二镇属于新军序列,名义上直属军机处,可是朝廷不拨付一分钱。

所用开支全部由李世安筹办的南洋五省财税司供应,财税司总办自然是李世安,但督办则是户部行走惠征。

朝廷实际上是让惠征把控新军钱粮的,奈何他的能力有限,还有前科(贪污钱粮),只能改成监察。

所以,第二镇高层,官文、富明阿现在只有八旗军军衔,没有实职。

实职属于新军序列。

直接军事领导是李世安,但清廷的特殊性,李世安实际不能指挥官文,调动第二镇,需要经过花沙纳同意。

还是绿营那一套,

李世安有自主权调动全力的,还是只有抚标性质的新军第一镇。

即使是抚标第一镇,离开武昌府城,非紧急情况,也是需要向花沙纳报备的。这是清廷督抚牵制的缘故。

因为李世安被忌惮,花沙纳的权限,此时已经超过了直隶总督。

可以说,李世安一旦有风吹草动,花沙纳随时可以采取行动。

新军第二镇,最终没有按照第一镇那个模式组建,也变得不伦不类。

官文不知道是因为降级不适应,还是喜欢手下多一点好讲究排场,更或者想从中捞取好处,喝兵血(贪污)。

现在第二镇,除了名头框架是新军的,实际人数装备完全不一样。

第二镇全镇人数有一万出头,但钱粮有限,仅仅装备了1000支老式德莱赛步枪,全部装备在警卫团。

下面两个协,全部是湘军模式。

甚至比不上湘军,因为没有那么多火炮,只有冷兵器和火绳枪。

李世安也不想自己起义的时候,自己身边有一支强大的军队牵制。

所以,他打着相信官文这个结义大哥的旗号,把明面上应该拨付的钱粮,直接拨付给了官文和惠征两人。

也是做给花沙纳看的,意思是,他不插手第二镇实际运行。

花沙纳对此既高兴又无奈。

高兴是认为李世安知进退,确实是大清忠臣,无奈的是,第二镇才组建几个月,他已经收到了不少密报。

都是状告官文等人的。

要不是李世安主动提供了新式武器,并且给的钱粮一个月比一个月多,这个第二镇只怕是烂的比绿营还差。

至于原因?

第二镇师长官文这个军事主官和掌管钱粮的监察御史都是一丘之貉。

两个贪财的人一拍即合。

仗着李世安的信任,直接就贪污了第二镇六成的军费钱粮。

短短四个月左右的时间,除了新兵训练的三个月没有贪污伙食费(李世安的高强度训练,不允许营养跟不上)。

军饷和武器装备全部贪污。

第二镇20个营,每个营3.4万\/年,全镇也就是68万,四个月约23万。

李世安直接给足23万。

官文、惠征、富明阿等人直接贪污13万,实际只10万用于军队。

可以说,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官文、惠征狼狈为奸都发财了。

此时李世安已经降级为三弟了。

官文是大哥,惠征是二哥。

在利益驱使下,三个人明明是爷孙三代的年纪,却混成了亲兄弟一般。

不过,吃喝玩乐基本上是这个大哥和二哥,李世安则忙于政务多。

……

这几个月,李世安给花沙纳这边则提供了50万两的军费。

花沙纳基本用在了军队建设上,荆楚省绿营现在步兵有王国才5000来人,李源的一个协5000多人。

舒保四千多人。

鲍超四千来人。

总督衙门“督标”3000人。

名义上,荆楚省仅仅是绿营就超过两万人,这都是花沙纳属下。

加上鄂勇,就是三万大军。

加之官文的第二镇、荆州的八旗,荆楚省可以说是兵强马壮。

非李世安兵马就有五万。

其中四万大军是花沙纳控制。

手握兵权,李世安对他言听计从,所以,花沙纳最近很舒坦。在定期密报中,给李世安可是说了不少好话。

李世安付出那么多,得到的也是极大,兵工厂、船厂、煤矿厂、棉纱厂……等等一系列军用民用工厂开设。

这些工厂遍布宜州、大冶、襄阳、汉阳,除了鄂西少数地方,可以说荆楚省四分之三都有李世安的产业遍布。

借着开厂,武昌至各府的官道,自然也是大修,修路的成本也很低。

李世安打着以工代赈的名义,给沿途各府受战乱影响的百姓发福利。李世安看似憋屈,实则悄然发展根据地。

李世安现在也是乐的高兴。

第二镇甩给官文,省内动乱交给花沙纳指挥绿营、鄂勇平定。

他一心发展经济、工业。

……

花沙纳这样的总督,与李世安这个汉人临时总督完全不一样。

李世安因为是救火性质,是清文宗高兴的时候强行安排的总督。

前后担任不到半年。

根本没有履行什么总督实权。

最大的用途,只是用总督头衔联系各方势力,用于收复武昌城。

实际能控制的,也就当时被他提拔上来的王国才,这还是理论上。

花沙纳则不同,他是皇帝和整个满蒙阶级派过来牵制李世安的。

所以,花沙纳理论上可以调动湖广两省的绿营,包括湘勇和鄂勇。

强调湘勇与鄂勇,这是区别两省地方团练,那是因为,地方团练有独立性,朝廷并不能直接下令调动的。

这里提到的湘勇与鄂勇,指的是两省财政提供了部分甚至全部的团练。

不是州县乡绅自办团练。

骆秉章在潇湘省,除了支持曾某人办理了湘军,还有留守的湘勇的。

湘军出省以后,潇湘省也不太平,毕竟他搜刮了那么多钱粮。

下面的百姓过得穷苦,仅靠残存的绿营,是不可能守得住的。

所以,还存在着湘勇。

而这些湘勇,一部分其实编入了潇湘省绿营团练之中,一部分类似曾某人湘军独立存在,规模各不相同。

其中比较出名的就是王鑫(错别字),他这支湘勇实力就不比曾某人那一支湘军差,只是规模小了很多。

花沙纳理论上掌握的兵权,现在是全国所有总督之中最大的。

算是完美的完成了皇帝交代的任务,已经多次受到奖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