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晌午。

大乾帝京北门街头车水马龙,小贩的吆喝叫卖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靠近北门的一处阁楼上。

三十多名来自各州府的读书人正齐聚一堂,举行诗会。

这样的诗会在大乾各地经常举行。

一方面是这些读书人聚集在一起,互相混个脸熟。

另一方面则是这些读书人通过吟诗作画,为自己博取一个贤才的好名声。

在大乾想要步入仕途,要么靠着祖上的恩荫为官。

要么获得贤才之名,得到大人物的垂青,举荐为官。

可想要引起大人物的注意,并且得到他们的认可并不容易。

识文断字,仅仅是入门的基础而已。

除此之外,琴棋书画不说样样精通,至少要精通一两门技艺。

大乾选拔官吏没有一个标准的章程。

可没有标准的章程反而难度更大。

运气好的人。

说不定写一首诗就得到大人物的认可,从此步入仕途,飞黄腾达。

运气不好的人。

纵使有真才实学,恐怕也会四处碰壁,郁郁不得志。

现在世家大族的门生故吏遍布大乾各衙门,形成了错综复杂的关系。

这些人同气连枝,让大乾皇帝的地位都受到了威胁。

事实上形成了大乾皇族与世家大族共享权利的格局。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许多大乾皇帝都想解决此事,可阻力太大,都无疾而终。

毕竟世家大族不仅仅垄断了各衙门的官吏,还执掌了许多军队。

一旦皇帝想要收拢权力,马上就会遭遇到激烈的反对。

为了皇位的稳固,许多大乾皇帝最终只能妥协。

可自从赵瀚登基以来,这样的情况得到了很大地改观。

他凭借着御驾亲征,击败金帐汗国的战事,积攒了足够的威望。

战事又让世家大族控制的各路兵马损失殆尽,难以维系他们的权势了。

皇帝赵瀚趁机裁撤各路军队,扩充禁卫军的势力。

世家大族没有了军队撑腰,也就没了反抗之力。

面对皇帝赵瀚的一系列削权的举动,他们不服气,却也没有任何办法。

赵瀚尝到了甜头后,更加大刀阔斧地进行了革新。

他现在已经逐步废除了朝廷高官和地方官员举荐贤才为官的制度。

他在吏部设立了选官司,专司负责在各个州府走访,选拔贤才。

他将选拔官员的权力收回到了自己的手中。

他通过大力提拔平民出身的官员。

以逐步取代各衙门那些世家大族出身的官员。

这些平民出身的官员以前一穷二白,什么都没有。

现在得到了皇帝的提拔,享受荣华富贵。

所以他们对皇帝忠心耿耿,在朝堂上形成了一股新的势力。

他们与军中那些平民出身的将领一样,成为大乾皇帝赵瀚稳固权力的两大重要支柱。

大乾皇帝现在需要大量与世家大族没有瓜葛的读书人进入各衙门。

在帝京的许多地方,有专门的官员负责暗中观察筛选有才学的读书人。

一些读书人举行的诗会,则成为筛选官员的重要场所。

所以这些读书人都在尽力地卖弄自己的才学,以期获得吏部选官司官员的认可。

“哒哒!”

“哒哒!”

当三十多名读书人正在尽力地吟诗作画,展露才学的时候,大街上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

几名背着认旗的骑兵出现在了长街上,一路横冲直撞。

“让开,让开!”

“八百里加急军报!”

这几名骑兵在帝京的大街上狂奔,大街上的客商行人仓促避让,不少人摔滚在地。

方才还秩序井然的大街,霎时间鸡飞狗跳,货物散落一地。

“二十万叛军兵临淮州!”

“淮州沦陷!”

“让开,让开!”

“紧急军情!”

这几名骑兵一路纵马狂奔,一边扯着嗓子大喊。

“什么?”

“二十万叛军兵临淮州?”

“淮州失陷了?”

在阁楼上举行诗会的三十多名读书人也都目瞪口呆。

他们想要步入仕途,自然也很关心现在朝廷的战事。

毕竟要想为官,引起注意是一方面。

到了吏部,还要接受各方面的考核。

他们知道现在世家大族出身的曹风如今举兵反叛,在辽州作乱。

朝廷已经调遣二十万禁卫军前去平叛了。

这平叛的规模在大乾的历史上,那都是绝无仅有的。

哪怕前些日子听到了一些流言蜚语。

知晓小股叛军竟然流窜到了德州境内。

可他们并没有当一回事儿。

可现在得知淮州沦陷,二十万叛军兵临淮州。

这还是让众人吓得面色发白。

“哪儿冒出来的二十万叛军?”

“前些日子不都是捷报频传吗,怎么突然叛军就打到淮州了?”

“是啊?”

“该不会是谎报军情吧?”

“不会,不会!”

“谎报军情可是要掉脑袋的!”

“……”

面对淮州传来的紧急军情,这些读书人一个个惊诧万分。

他们也没心思继续举行诗会了。

淮州可是帝京的北大门。

一旦淮州失陷。

那叛军的兵锋怕是要直指帝京了!

想到帝京马上要打仗,这些读书人就心里有些慌乱。

他们从各州府到帝京来,是为了寻求步入仕途为官的机会,可不是来送死的。

如今叛军竟然都快打到帝京了。

足见叛军的势大。

这让他们对大乾朝廷的前途命运也担忧起来。

突然传回的紧急军情让众人都慌乱不已,也没有心思继续举行诗会了。

他们彼此告辞后。

有的返回客栈等待消息。

还有的人胆小,已经收拾东西,准备离开这个是非之地,返回家乡避避风头。

这叛军都打到淮州了,搞不好会朝着帝京攻来。

到时候帝京就会变成战场,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所以一些聪明的读书人,已经收拾行囊准备跑了。

淮州沦陷的消息,宛如飓风一般刮过了帝京的大街小巷,打破了帝京的宁静局面。

帝京的那些豪门大族,纷纷差遣管家奴仆去打探消息。

一些商铺也都跟着关门歇业,担心战事爆发,有人趁火打劫。

那些在大街上百姓也都纷纷回家。

短短时间内。

原本熙熙攘攘帝京各条大街,就连行人都变得稀稀拉拉。

所有人都人心惶惶,气氛骤然变得紧张了起来。

几名风尘仆仆的骑兵一路疾驰冲到了皇宫大门外。

守卫皇宫的禁卫军当即派出了一队人,护送着他们急匆匆赶往庆云殿而去。

很快。

一名骑兵就将一份军报高高举起。

军报在一名太监的传递下,迅速呈递给了坐在庆云殿处理政事的皇帝赵瀚。

赵瀚方才已经听到了这骑兵的呼喊,得知了淮州沦陷。

他几乎是有些颤抖地打开了这一份军报,迅速翻看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