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三国:无冕之相 > 第230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胡骑:这空城计是付费内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0章 接着奏乐接着舞?胡骑:这空城计是付费内容!

建安十年,五月,冀州黎阳。

自江夏一路北上,铁骑卷起的烟尘几乎未曾落地。周晏引着平南军主力,并赵云、张绣、夏侯惇、于禁、文聘诸将,如同一条疲惫却依旧锋利的铁刃,直插邺城以南的咽喉要地——黎阳。马蹄声、车轮声、甲胄碰撞声混杂,在干燥的春日原野上碾出深深的痕迹。人虽无言,马亦喷着粗重的白气,连日高度行军带来的倦色,刻在每一名士卒被风沙磨砺过的脸庞上。

周晏勒马于黎阳城外的矮坡上,身上那件半旧的都督锦袍下摆沾满了泥点,衣带松垮地系着,他抬手用护腕抹去额角渗出的汗珠,望着不远处那座并不雄伟的土黄色城池,脚跟无意识地在马镫上轻轻磕了磕,透出一股被强行压抑的焦躁。

郭嘉策马靠近,他未着甲胄,只一袭便于骑乘的苍色劲装,外罩素色披风,脸上虽带风尘之色,眼神却清亮如常,不见多少疲态。他顺着周晏的目光望去,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对方耳中:“子宁,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将士们人困马乏,弦绷得太紧易断。邺城已近在咫尺,然胡骑以逸待劳,我等若仓促接战,胜算几何?”

周晏闻言,肩膀几不可察地塌了一下,随即又挺直,他扯了扯嘴角,像是想笑,又没笑出来,空着的手在马鞍上无意识地拍打着:“奉孝,理是这么个理……” 他话锋一转,侧过头,视线越过郭嘉,投向如同影子般静立在后方的贾诩,“文和,我这心里憋着火,不想放跑一个胡虏,又不想让儿郎们拿命去填。你可有法子,让我这口气顺下去?”

贾诩驱动坐骑,上前半步,枯瘦的脸上毫无波澜,声音平淡得如同在讨论今日天气:“都督欲全歼胡虏而惜士卒,其志可嘉。匈奴乌桓之流,所长者骑射奔袭,所短者攻坚守城。引其入林,以火攻之,可损其大半。或诱其深入,拉长粮道,于水源投以疫病之毒,困而耗之,待其力竭再击,亦可省力。再不然,疲敌扰敌,虚实相间,围点打援,逐一分食……此皆都督往日惯用之策,择一而行,筹划得当,便可收效。”

周晏听着,眼睛慢慢眯了起来,他侧过身,靴尖在马镫上转了半圈,面朝贾诩,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荒谬和戏谑的神情,伸出手指虚点着对方:“文和,你莫要乱讲话啊。我告你诽谤啊。” 他猛地扭头看向郭嘉,语气夸张,“奉孝,你听听!他诽谤我啊!我周子宁向来以德服人,何时用过这等……呃,精妙计策?”

郭嘉先是一愣,随即肩膀耸动,再也忍不住,放声大笑起来,笑声在略显沉闷的队伍中显得格外清亮,引得附近一些士卒都侧目看来。他一边笑一边用马鞭指着周晏:“以德服人?哈哈哈……子宁,你这话说出来,怕是江底的‘都督号’都要气得浮上来了!” 他笑够了,才抹了抹眼角,正色对周晏道,“不过文和所言,虽不中亦不远矣。眼下我军新至,不明胡虏虚实深浅,贸然决战确非良策。嘉以为,疲敌扰敌,探其根底,最为稳妥。待摸清其习性打法,再行雷霆一击,方是正道。”

周晏脸上的玩笑之色渐渐收敛,他点了点头,刚欲开口,忽见前方一骑斥候如飞而来,马蹄踏起一溜烟尘。

“报——!” 斥候滚鞍下马,单膝跪地,声音急促,“禀都督!西北方向发现乌桓骑兵,人数约八千,打马向黎阳而来!距此已不足五十里!”

空气瞬间一凝。

郭嘉眼中精光骤亮,仿佛嗅到血腥味的猎豹,他抚掌笑道:“好!正愁无处下嘴,这饵料便自己送上门来了!子龙将军!”

赵云白袍银甲,越众而出,抱拳肃立:“末将在!”

“速带你本部轻骑,前出接应,将黎阳周边所有百姓,尽数迁入城内!带不走的屋舍、粮草,一概焚毁!水井,全部掩埋填实!” 郭嘉语速快而清晰。

“诺!” 赵云领命,毫不拖沓,转身便去点兵。

“张绣将军!”

“末将在!” 张绣踏前一步。

“你率本部兵马,偃旗息鼓,绕至这支乌桓骑兵侧后,待其逼近黎阳,寻机切断其与邺城方向的联系!”

“末将领命!”

郭嘉安排方毕,一直沉默的贾诩忽然再次开口,声音依旧平淡,却让周晏和郭嘉同时感到一丝寒意:“都督,嘉有一计,或可全歼此股胡骑,更可动摇邺城胡虏军心。”

周晏挑眉看去,只见贾诩那双古井无波的眼睛里,似乎有幽光闪过。“文和且说。”

“此计,源于都督昔日谋划,那诸葛孔明亦曾效仿。” 贾诩缓缓道,“我等不必焚城。将这黎阳城,让给他们。”

周晏与郭嘉同时一怔。

贾诩继续道:“佯装不敌,弃守黎阳。待其八千人马入城,我军即刻合围,绝其水源。每日,故意放走数人,任其前往邺城求援。有援军到达的希望,他们则存在侥幸的心理,便不会拼命突围给我们造成太多战损。” 他顿了顿,语气森然,“我军则于援军必经之路,设伏击之。彼若来救,则中伏;彼若不来救,则这八千人马困守孤城,坐以待毙。时日一长,胡虏联军内部必生嫌隙。待其粮尽援绝,以其头颅,于黎阳城外筑京观!以慑群胡!”

话音落下,周晏与郭嘉几乎同时倒吸一口冷气。

“嘶——” 周晏看着贾诩那平静无波的脸,仿佛在看一件精致的凶器,“文和啊文和……你这……” 他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

郭嘉也收敛了笑容,眼神复杂地看了贾诩一眼,随即对周晏道:“此计虽……狠绝,然确为上策。一可试探邺城胡虏反应,二可消耗其兵力士气,三可筑京观以寒敌胆!只是,这名声……”

贾诩微微躬身,接口道:“都督放心。此计,对外可宣称是文和之谋,与都督无干。”

周晏闻言,差点气乐了,他趿拉着脚在马镫上晃了晃,没好气地瞥了贾诩一眼:“你这老狐狸,这时候倒抢着要名声了?切,随你去!” 他不再犹豫,猛地一挥手,声音斩钉截铁,“就按此计行事!子龙,依奉孝之前令,接战佯败,引他们来黎阳!元让兄!”

夏侯惇独眼精光四射,抱拳应道:“末将在!”

“由你组织黎阳城内及周边百姓,即刻撤离,护送他们往陈留方向安置!务必确保百姓安全!”

“诺!必不使一人落入胡虏之手!”

“于禁!”

“末将在!”

“带你的人,做出仓促迎战、力不能支之态,将黎阳城‘让’给乌桓人!要演得像!”

“末将明白!”

“佑维(张绣)!” 周晏看向张绣,“绕后断联之事,务必隐秘,避开哨探!”

“都督放心!”

周晏目光最后落在文聘身上:“仲业(文聘)!”

文聘沉声应道:“末将在!”

“待乌桓入城,合围之事由你总责!四面锁死,绝其水源!多设鹿角、陷马坑、绊马索!配足强弓硬弩!给我把他们牢牢困死在城内!没有我的将令,一只鸟也不许飞出来!”

“诺!” 文聘轰然应命,眼中闪过一丝凌厉。

“其余诸将,各率本部,依令行事,不得有误!”

“诺!” 众将齐声应和,声浪虽因疲惫而略显低沉,却透着铁血的味道。

命令如水流般迅速传达下去。黎阳城内外,瞬间如同上紧发条的机械,开始高效而冷酷地运转起来。百姓在夏侯惇部士卒的引导下,携老扶幼,带着简陋的家当,沉默而迅速地向南撤离,脸上带着惊恐与茫然。赵云率领的骑兵如同旋风般刮过周边村落,执行着坚壁清野的命令,一股股黑烟在原野上腾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