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复决定借此机会,向北方强国表明大燕的立场和实力。他修书一封,言辞犀利地指责北方强国的卑劣行径,并警告他们若再敢轻举妄动,大燕必将予以坚决回击。同时,他还加强了边境的军事部署,以防对方有所动作。
北方强国收到书信后,表面上偃旗息鼓,向大燕致以歉意,声称是个别激进分子的私自行为,已对相关人员进行惩处。然而,慕容复并未放松警惕,他深知对方必定心怀怨恨,日后或许会有更大的动作。于是,大燕国内依旧保持着高度的戒备状态,积极发展军事与经济,提升综合国力。
在稳定国内局势的同时,慕容复的目光开始投向海外。此时,雪姬和飘絮向他提及在沿海地区听闻的关于东洋列岛的一些传闻。据说,在那片海域的岛屿上,居住着一群被称为“倭人”的民族,他们生性好战,时常骚扰沿海百姓,掠夺财物。而且,这些倭人似乎还在暗中发展势力,对大燕的沿海安全构成了潜在威胁。
慕容复听闻后,眉头紧皱,决心要解决这个隐患。他召集朝中熟悉海事的大臣以及将领,详细了解关于东洋列岛的情况。经过一番商讨,众人一致认为,若任由倭人发展,将来必定成为大燕的心腹大患,应当尽早采取行动。
于是,慕容复决定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师,以应对来自海上的威胁。飘絮主动请缨,负责水师的筹备与训练工作。她挑选了一批精通水性、作战勇猛的士兵,从大江南北招募经验丰富的水手和造船工匠,在沿海的港口建立了大型造船厂,日夜赶工打造坚固的战船。
与此同时,雪姬则在后方全力支持水师的筹备工作。她精心调配物资,确保造船所需的木材、钢铁、绳索等材料源源不断地供应。还组织人员研制各种先进的海战武器,如威力巨大的投石机、射程更远的弩炮等,以增强水师的战斗力。
经过数月的努力,一支规模庞大、装备精良的水师终于组建完成。飘絮亲自担任水师提督,她身着战甲,英姿飒爽地站在旗舰的船头,望着眼前整齐排列的战船和士气高昂的士兵,心中充满了信心。
慕容复来到海边,检阅这支新组建的水师。他看着眼前威武雄壮的舰队,满意地点点头,对飘絮说道:“此次出征,务必让那些倭人知道我大燕的厉害,保我沿海百姓安宁。”飘絮抱拳行礼,坚定地回答:“陛下放心,末将定不辱使命!”
水师启航,浩浩荡荡地驶向东洋列岛。一路上,海风呼啸,海浪拍打着船舷,但水师的战船如同一座座移动的堡垒,稳稳地在海上前行。经过数日的航行,终于抵达了倭人所在岛屿的附近海域。
倭人得知大燕水师来袭,匆忙集结军队,在海岸线上严阵以待。他们的战船相比大燕水师显得简陋许多,但却摆出一副拼死抵抗的架势。飘絮站在船头,观察着敌军的部署,嘴角微微上扬,她早已制定好了作战计划。
大燕水师率先发动攻击,投石机发出巨大的轰鸣声,一颗颗巨石如雨点般砸向倭人的海岸防线,一时间尘土飞扬,倭人的防御工事被砸得七零八落。倭人见状,急忙驾驶战船冲出海港,试图与大燕水师近身搏斗。
飘絮一声令下,大燕水师的战船近身变换阵型,分成数个小队,从不同方向包抄倭人的船队。弩炮不断发射,箭矢如蝗虫般射向倭船,倭人纷纷中箭落水。而大燕水师的士兵们则手持长刀,在战船上与试图靠近的倭人展开激烈拼杀。
战斗进入白热化阶段,一艘倭人的战船趁着混乱,试图撞击大燕的旗舰。飘絮见状,毫不畏惧,亲自带领一队精锐士兵,手持盾牌和长刀,站在船头准备迎击。当倭船靠近时,飘絮大喝一声,率先跳入倭船,与倭人展开近身格斗。她的短刃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出手都精准地刺向倭人的要害,士兵们受到鼓舞,纷纷跟上,将这艘倭船的敌人全部歼灭。
经过一场激烈的海战,倭人的船队被大燕水师打得落花流水,大部分战船被击沉,剩余的纷纷逃窜回港口。飘絮乘胜追击,指挥水师逼近倭人的海港。然而,海港内布满了暗礁和障碍物,贸然进入容易触礁沉船。
飘絮并没有急于进攻,她派遣小船在海港附近侦察,摸清了暗礁的分布情况。然后,她挑选了一批水性极佳的士兵,趁着夜色,悄悄地潜入海港,清除障碍物。与此同时,水师在海港外佯装进攻,吸引倭人的注意力。
当一切准备就绪,天刚蒙蒙亮时,飘絮一声令下,大燕水师如猛虎下山般冲入海港。倭人此时还沉浸在昨夜的疲惫与紧张之中,没想到大燕水师会突然发动攻击,顿时乱作一团。经过一番激战,大燕水师成功占领了倭人的海港,在岛上建立了据点。
倭人不甘心失败,他们集结了岛上的全部兵力,试图夺回海港。飘絮深知敌军此时士气正盛,不能与之硬拼,于是决定采取坚守策略,等待敌军士气低落时再发动反击。
大燕水师在据点内加固防御工事,凭借着精良的武器和坚固的防御,一次次击退倭人的进攻。倭人久攻不下,士气逐渐低落,开始出现内部矛盾。飘絮敏锐地察觉到了这一点,决定抓住时机发动总攻。
一天深夜,飘絮挑选了一批最精锐的士兵,组成突击小队,悄悄地绕到倭人营地的后方。同时,水师主力在正面佯装进攻,吸引倭人的注意力。当突击小队到达指定位置后,飘絮一声令下,前后夹击,倭人营地顿时大乱。大燕士兵们勇猛无比,喊杀声震天,倭人在慌乱中纷纷逃窜,毫无抵抗之力。
此役,大燕水师大获全胜,几乎全歼倭人的主力部队。倭人的首领见大势已去,只好向大燕水师投降。飘絮代表大燕接受了倭人的投降,并宣布从即日起,这片岛屿归大燕管辖。
为了稳定岛上的局势,飘絮留下了一部分水师士兵驻守,并安排了官员对岛屿进行治理。她还鼓励大燕的百姓移民到岛上,开垦荒地,发展农业和商业。同时,传授给倭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知识,促进当地的发展。
随着大燕在东洋列岛的统治逐渐稳固,沿海地区的百姓终于摆脱了倭人的骚扰,过上了安宁的生活。而大燕通过此次行动,不仅展示了强大的国力和军事实力,还扩大了领土,在海外树立了威望。
慕容复得知飘絮的战果后,十分欣慰,对飘絮和水师的将士们进行了丰厚的赏赐。雪姬也为飘絮的胜利感到高兴,她建议慕容复进一步加强对这片新领土的管理和开发,将其融入大燕的版图,使之成为大燕繁荣昌盛的一部分。
慕容复采纳了雪姬的建议,他派遣了更多有经验的官员前往东洋列岛,帮助当地建立完善的行政、税收和教育体系。同时,鼓励大燕的商人与岛上进行贸易往来,促进经济交流。
在大燕的治理下,东洋列岛上的百姓生活逐渐改善,对大燕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而大燕也通过与岛上的贸易,获得了丰富的资源,进一步推动了国内经济的发展。
然而,大燕在海外的扩张引起了其他一些海外势力的关注。其中,有一个来自南洋的海上强国,嫉妒大燕在东洋列岛的收获,决定对大燕采取行动。这个南洋强国拥有一支庞大的舰队,其航海技术和海战经验都十分丰富,他们企图在海上截击大燕的商船,破坏大燕在海外的贸易往来,以此削弱大燕的实力。
大燕的商船在海上频繁遭到袭击的消息传回国内,慕容复、雪姬和飘絮对此十分重视。慕容复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大臣认为应该与南洋强国进行谈判,寻求和平解决的办法;有的则主张立刻派遣水师进行反击,给对方一个教训。
雪姬思考片刻后说道:“南洋强国敢于如此嚣张,必定有恃无恐。谈判恐怕难以解决问题,反而可能让对方觉得我们软弱可欺。但我们也不能贸然出兵,需先了解对方的实力和作战特点。”飘絮点头赞同:“姐姐说得对,我们可以先派遣探子前往南洋,收集对方舰队的情报,包括他们的船只数量、装备情况、航线规律等,再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慕容复觉得二人的建议十分合理,于是立刻安排探子前往南洋。经过一段时间的秘密侦察,探子带回了详细的情报。原来,南洋强国的舰队虽然船只众多,但大多体积较小,速度较快,擅长游击战术。他们的武器装备以轻便的弓弩和小型火器为主,在近距离作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根据这些情报,慕容复、雪姬和飘絮共同制定了作战计划。他们决定打造一批大型战船,增强水师的防御能力和火力。同时,训练水师士兵掌握新的战术,以应对南洋舰队的游击战术。
在造船方面,大燕的工匠们日夜钻研,采用了新的造船技术,使战船更加坚固,并且在船上安装了威力更大的投石机和弩炮。在战术训练上,飘絮亲自指挥,模拟南洋舰队的作战方式,让水师士兵们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她教导士兵们如何在远距离攻击敌人,如何在敌人靠近时保持阵型,以及如何利用战船的优势进行反击。
经过数月的准备,大燕水师再次出征。这一次,他们沿着南洋强国的商船航线设下埋伏。当南洋舰队的船只出现时,大燕水师并没有立刻发动攻击,而是隐藏在暗处,等待最佳时机。
南洋舰队毫无察觉,依旧按照惯例在海上巡逻,寻找大燕商船的踪迹。当他们进入大燕水师的埋伏圈后,慕容复一声令下,大燕的战船如同一头头沉睡的巨兽突然苏醒,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
南洋舰队顿时惊慌失措,但他们毕竟经验丰富,很快便组织起抵抗。然而,大燕的大型战船凭借着坚固的船体和强大的火力,让南洋舰队的游击战术难以施展。投石机不断发射巨石,砸向南洋的小船,许多小船被直接击沉。弩炮也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密集的箭矢射向敌人,南洋士兵纷纷倒下。
在战斗中,一艘南洋的旗舰试图突破大燕水师的包围,向大燕的指挥船冲来。飘絮见状,亲自带领一队精锐士兵,登上一艘快速战船,迎了上去。两艘船迅速靠近,士兵们展开了激烈的肉搏战。飘絮手持短刃,在敌群中穿梭自如,她的身影如同鬼魅一般,每一次出手都带走一条生命。在飘絮的带领下,大燕士兵们士气大振,最终成功击退了南洋旗舰的进攻。
经过一场激烈的海战,南洋舰队损失惨重,大部分船只被击沉或俘虏。南洋强国得知舰队战败的消息后,大为震惊,不得不向大燕求和。慕容复趁机与南洋强国签订了条约,要求对方停止对大燕商船的袭击,并开放贸易港口,与大燕进行公平的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