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保胜趴在山头拿望远镜观察山下,小红缨在旁边打哈欠。

“成了!”赵保胜看到胡义的手势,但怎么感觉胡义不高兴?

汇合后,胡义果然带来了不好的消息:“李有德说,他马上派人去县城……但鬼子可能明天才会来。我们得等一天。”

昨天那么急着准备,一下子又得白等一天,所有人都有些失望。

赵保胜也同样失望,几乎一天一夜没合眼,疲惫和失望搅在一起,一下子就没了精气神,但看到大家都这样,他强打精神:“没什么不好啊,给咱们一天休息时间,还能再琢磨琢磨有没有什么遗漏,那不是更有把握?”

士气有时候就是这样,只要有合适理由,就能止住下滑,重新振作。

现在要做的,是赶往隐蔽地点,通知其他同志,今天先休息,好好睡一觉,不要暴露行踪就行。

……………………

到了预定隐蔽地,行动延迟一天的消息果然还是让大家精神松了下来,士气不免低落。

高一刀和王朋赶紧安排所有人休息,老战士们也开始安慰新兵,睡觉,睡觉还能省一顿饭,养足精神明天干他狗日的小鬼子。

胡义并没有能睡,他和王朋高一刀还得去勘察现场,赵保胜尽管累得不行,也坚持要跟着,他想看看适合埋雷的位置,还想找一找有没有电话线从附近通过。

高一刀对九班随身带着便装很惊讶,胡义懒得解释,赵保胜解释不动,但王朋他们也不是笨,很快想通,九班这种小队伍,便装才真的方便侦察隐蔽。

几人换便装,上大路,从南到北走一遍,再仔细观察选定的地点是不是合适。

地图上选地点和现场看还是不一样,地图上的山头有等高线画着,可以看出坡度,但实际上路边的小山头,大比例地图等高线显示不出坡度。

眼前的预定地点就是,比想象中还要好,高出地面五六米的小山头,离大路三四十米,从大路上就没办法上去,断层式的山石直接出地面,爬都不太好爬,相反,另一侧则是缓坡。

胡义和高一刀选点并不是选择的两边都是山头那种地形,那种地形敌人也会非常注意,甚至会派尖兵上山头侦察。

山头在大路西边,大路东边则是一大片开阔地,裸露风化的岩石散落各处,尽管地形平坦,却只有很少土壤,不适合种植,长满杂草。

高一刀有些急切,选地点的时候,他就计划他带二连隐蔽在开阔地,这里更适合发起冲锋,眼下发现这里并不适合开挖隐蔽坑,开始有些着急了。

胡义拉住他,白天这条路上还是有人通行,这会儿跑路边挖坑,容易引发怀疑,要挖也得等夜里。

赵保胜仔细看,其实也不是没有办法隐蔽,只是对面山头的射击……为防己方火力误伤,还是得挖坑,胡义说的对,夜里来试,包括他的地雷,也得挖坑埋。

王朋更关心遮断,他的连要控制道路两头,防止无关人员进入战场,也得防御两头可能到来的敌人支援,说起来伏击要快,但如果真打成焦灼,他的部队就可能面对敌人增援,甚至敌人的两面夹击,能扛多久,未知。

胡义愁的是,这里的道路,是石子儿铺的,底下也是石头,原计划切断道路……好在提前来看了,这路要挖断不让车辆通行,工作量可大了去了。

几个人看过之后,都很不满意,准备时间会非常长,倒是山头布置火力的话,会非常方便压制道路,把敌人压到车后面,然后方便二连刺刀冲锋。

胡义一声不吭,觉得需要重新选择伏击地点,高一刀则不这么认为,他觉得有一晚上时间,足够处理这些事。

王朋不吭声,他的任务是遮断两头,不需要太多土工作业,但他会非常希望伏击战打得快一些,这样他撞上敌人支援的机会就会很小。

赵保胜建议在这条路上走走,之前被推翻的几处位置,是不是有更合适的,高一刀摇头,就这里合适,其他地方还不如这里。

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想办法吧,赵保胜知道队伍里有哪些工具,现在需要砸石头,磅锤和钎子,十字镐都不足,回去借!

隐蔽地在西边山里,各单位都派了哨兵,布置了暗哨,以确保不会被人意外发现。

大部分人都休息了,赵保胜喊老罗几个游击队同志起来,询问能不能借到十字镐之类的工具,夜里需要提前挖断路,包括挖出二连的隐蔽坑。

老罗琢磨一下,点头,又有些犹豫,问:“能不能支些粮食?”

赵保胜以为借工具需要支付粮食,点头答应,只要不耽误事儿,用多少都行……

事情交给老罗,老罗给几个人分派任务,然后顾不上休息,匆匆离开。

赵保胜这才抽空打算眯一会儿,找到九班,靠着石头,坐着打盹……可心里有事儿,怎么都静不下来,半睡半醒间还在盘算有什么事没完成。

不知道什么时候睡着的,睁眼太阳已经西斜,赵保胜身上搭着块日军毛毯,小红缨坐在他旁边,拿铅笔在写什么。

“丫头啊,老罗他们回来了吗?”

“老罗回来了,看你睡了,去忙他的事去了,其他人没有看到。”

“你在写啥?”

“借条。”

“啥?”赵保胜一下醒了,小丫头写借条?借啥?向谁借?凑过去看……一头黑线。

高一刀也是一头黑线,常红缨正儿八经地拿来一张借条,写得清清楚楚,“借给独立团二连,巩造手榴弹一箱,共计二十四枚”,二十四还写的大写……

“签字画押,这箱手榴弹就是你的了,”小红缨叉着腰,吴石头扛着手榴弹跟着她,“利息不要了,但年底前得还,还有,喊快腿来,他还欠老赵七九子弹,我来跟他算。”

高一刀忍住火气签字,说实话,有了这批手榴弹,二连冲锋前可以多投一轮,冲锋更有把握,小丫头账算得很精,但实在是雪中送炭,挑不出毛病。

旁边快腿儿正在翻小本儿,他也很细致,总有本账,小丫头踮着脚偷瞧,老赵说过,带刘排长过封锁线时,帮侯三的忙,弄了些七九子弹,让快腿儿先收着。

好家伙!不看不知道,快腿儿本子上记得清清楚楚,九班老赵请二连帮忙,缴获二十一支枪,千余发子弹……小红缨当场就火了:“你们就这么欺负老赵?!老赵说就几百发子弹?”

快腿解释,当时老赵说不要枪了,子弹平分……小红缨哪肯答应?嘿,老赵就在不远处,偏偏不去问……明显是来搅事儿的!

高一刀把借条拍到小丫头手里,眯眼抬下巴,示意快腿儿认账,给子弹……跟她掰扯,团长来了都不好使!

赵保胜坐在原地,看睡足了觉的小红缨,元气满满地和快腿儿掰扯,心情一下子就好了。

杨三娃来找赵保胜……老赵这才想起来,就说有事忘了忘了的,结果是忘了寻找电话线!

喊上刘坚强,老赵带三连几个人换便装出去。

刘坚强拆到过中继器,对寻找电话线也有经验,算是再帮三连新兵进行一次培训,一群人争取在太阳落山前,挖出北方炮楼和县城间的电话线。

说起来也不复杂,鬼子电话线不敢架杆子,那已经被三连割怕了,也不可能电缆深埋,只能采取野战电话布线方式,直接拖在地上,当然,也会为避开障碍和道路,采用架空,但绝不会用电线杆架空那么明显。

另外,北边炮楼距离县城都快百里了,铜线传输距离有限,一定会有中继设备,甚至中继台(人工交换机),找出来,战斗前再考虑要不要切断。

其实也就是缺个野战电话,有的话,接进线路,甚至可以和县城通话,告诉县城,虚惊一场……

赵保胜睡足了,精神很好,心情愉悦,顺嘴就和刘坚强杨三娃吹嘘了一些他所知道的老式电话的玩法,却没注意,身边一圈人都在眼睛发亮!

由于老赵的介入,三连长郝平对电话线特别上心,还专门托人找了教材,三连的晚课,已经开始学电学了……至少眼前杨三娃几个,都知道电话是啥了……

大路是县城通北边的主要通道,也是最便捷最短的路径,电话线不太可能绕行,所以一帮人很快就在天黑前找出了藏在路边的线路……单线…就是说,北边诸多据点,要么只有一部电话,要不就是有交换设备!

赵保胜掏本子记录,和刘坚强他们也仔细讲了这简单系统的工作原理,现在没空细琢磨,以后再说。

然后就是一拨人分两拨,往两头摸,至少要摸到中继设备,做好记号,记录位置,明天再考虑是不是掐断。

赵保胜则返回隐蔽集结地,他开始担心老罗他们去找工具,到现在也没消息。

忧心也没用,胡义已经开始组织人,准备天黑就出来挖路挖掩体,就靠现有的工具,套用高一刀的话,靠刺刀也要抠出掩体来!

就在他们要出发时,两处哨兵报告,有人从西边山里向这边来!是一大群人!

部队立刻准备迎击,这事儿闹的!隐藏了一个白天没事,偏偏快入夜了碰到了!

然后警报解除,是老罗带的人!

“老赵!你答应给粮食,好多乡亲说,八路仁义!非要亲自过来帮忙!”

老罗一句话,把赵保胜给说愣住了。

青黄不接的时节(指山里,山里没法种小麦),有人花粮食借工具,这就是救命啊!老罗仗着有粮食,几句话就说动群众,过来帮忙挖!

“罗富贵!把咱们粮食全做了!给乡亲们加餐!吃饱了好干活!”赵保胜不傻,立刻安排。

老罗他们也有准备,答应借工具的粮食照给,来干活另外加一份,好家伙,几百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连扁担笸箩什么的都带上了!

高一刀王朋他们也不傻,赶紧安排警戒力量,向南向北推出去两里地,防止有人发现,剩下的人,和老百姓一起动手。

赵保胜是第一次看到,所谓人民的力量!

打着火把,自带工具,帮八路军干活!

有人会说,这是粮食的力量,对,也不对,人民支持谁,只有纯粹的利益驱动吗?一定是有利益在里面,但一定不只有利益!

听老罗说了吗?人说八路仁义!

赵保胜不傻,他会观察,真心实意帮忙干活,和来蹭饭的,他一个土木佬能看不出来吗?

说实话,这点工作量,在现代,有工具,几个人,一个班次就干完,一台小挖机,半个台班都不要,就给你整得利利索索。

现在呢?全人工,手工破碎开挖!老天爷,连个手套都没有!

老太太干不了重活,拿手抠碎石,积满一笸箩,交给小孙子去倒掉……很多人其实没有合适工具,但干活不藏着力气……

赵保胜感叹,老百姓实诚啊,要没有加餐,这趟出工的收获,那点粮食都不够消耗的。

人多力量大,不到半夜,就全干完了!

胡义和高一刀打着手电检查,其他人带着群众去集结地吃饭领粮……高一刀是见过这种场面的,对‘没见过世面’的胡义极尽嘲笑:“瞧见没?东北军喊老百姓干活,得使鞭子吧?”

“……”胡义想说,67军参加长城抗战,他也见过民心,但…终究最后所有人都收获的是失望。

高一刀也不得不佩服老赵的细致,挖断道路,一米宽的沟,不管是胶轮还是木轮,都别想过去!

胡义发现,老百姓甚至连回填进去的料,都是用的砸好的石子儿,生怕车子过去八路要扒开,大块的石头不好挖……表面撒上石渣,什么都看不出来。

高一刀也很满意,隐蔽掩体深度足够,只用柴草临时遮盖,明天要用,人进去再重新盖上草,别说五十米外的路上,就他站在坑边,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多余的碎石,也全部砸碎,把路两边所有的坑坑洼洼都给填了,顺手还把路边所有杂草灌木清理一空,老赵甚至不得不再让战士们把一些坑洼恢复,把灌木重新插上……尼玛全平的地面,谁看了不疑心?

当然,这主要是不能让敌人往北走的时候疑心,往南回县城,疑心就疑心吧,反正到了这地方,就等着吃枪子儿吧!

敌人人数未定,但粮食有数,所需大车大概估算超过二十辆,不超过二十五辆,那伏击范围基本就能定下来,赵保胜的地雷也就好埋了。

地雷不炸车,这是早就商量好的,大车即便没牲口拉,人力也能行,总比一人扛一袋要方便,要装得多。

那埋雷的位置就要好好考虑了。

坑洼不全填平,留下来的坑洼底部,那不用多想,肯定有货……老赵甚至还准备埋两套,另一套竟然是手电筒改的电发火!电线已经牵到二连隐蔽坑里,等明天接线就行……

高一刀很满意,再满意没有了!老赵的贴心设计,就看明天那些改的电发火的成功率了!这尼玛冲锋前投手榴弹,哪有直接埋这家伙来得准?

压力给到胡义这边,他明天需要在矮山头上,带着九班,以及高一刀和王朋支援给他的两个机枪组,第一时间消灭敌人最具威胁的机枪和掷弹筒,把车上的敌人全赶到开阔地那边。

山上的射击掩体,明天搞,他需要多考虑一下,甚至要根据车队长度再次调整位置。

一切,都等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