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血色权力 > 第350章 窃听器植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实验室的会议桌被临时拼成了 “作战图”,上面摊着金广发心脏起搏器的技术手册、供应链流程图,还有 m 国那家私立医院的布局图。

陈默手指点在 “维护周期” 那一页 —— 技术组从金广发的私人医生那里(通过国际刑警间接获取)确认,这款美国产的智能起搏器,每 12 个月必须更换一次电池模块,而距离下次更换,只剩不到两周时间。

“起搏器的电池模块是独立的,更换时需要拆开原设备外壳,装上新模块再密封。”

技术组组长小李指着手册上的拆解步骤,声音压得很低,“如果我们能在新模块里装个窃听器,等医生给金广发更换时,就能把窃听器一起放进他体内 —— 这东西比指甲盖还小,藏在电池旁边,x 光都未必能扫出来。”

“疯了!” 老谢第一时间反对,手指重重敲在 “供应链” 三个字上,“这起搏器是美国原厂生产,从底特律工厂到 m 国医院,要经过海关、物流、医院库房三道关卡,怎么换?而且一旦被发现,是跨国植入窃听器,涉及外交纠纷,别说你这个副秘书长,连省里都扛不住!”

陈默没说话,拿起起搏器的样品 —— 这是技术组找厂家借的同型号设备,外壳是钛合金,拆开后里面密密麻麻的线路板,电池模块只有拇指大小。

他盯着模块边缘的缝隙,突然问:“能不能做个和电池模块一模一样的外壳,把窃听器嵌在里面?就像给糖衣药丸换个壳,里面藏点东西。”

小李眼睛一亮:“技术上可行!我们之前做过微型窃听器,最小的只有 0.5 立方厘米,能靠体温和起搏器的电磁场供电,不用换电池;信号功率调到最低,像手机信号的万分之一,只有我们的专用设备能接收,普通检测仪器根本查不到。但问题是,怎么把假模块换进原厂的包装里?”

会议陷入沉默,直到陈默的手机震动 —— 是 “夜莺” 发来的消息:“m 国医院的起搏器物流,由‘环球医疗供应链公司’负责,该公司亚洲区负责人是华人,曾因经济问题被金广发要挟,或许可争取。”

这成了破局的关键。

陈默立刻通过国际刑警联系上这位负责人,在加密视频里,对方看着陈默拿出的 “金广发要挟证据”(技术组从林志强遗物里找到的邮件),脸色苍白:“我只是个打工的,金广发用我家人的安全逼我帮他走账,我不想再掺和了。”

“帮我们换个电池模块,你家人的安全我们负责,而且金广发的罪证曝光后,你也能彻底解脱。”

陈默的语气带着安抚,也透着不容置疑的坚定,“物流到港那天,会有我们的人伪装成仓库管理员,你只需要把原厂模块的入库时间延后半小时,剩下的交给我们。”

接下来的一周,实验室成了 “微型工厂”—— 小李带着三名核心技术员,24 小时连轴转,把窃听器嵌进定制的电池模块外壳,反复测试:在模拟人体体温的环境下,窃听器能稳定工作;放在起搏器里,不影响设备正常参数;信号能穿透 10 米厚的墙体,被 5 公里外的接收设备捕捉到。“就像在钟表里藏了只蚂蚁,既能听到钟表响,又不会被发现。” 小李拿着测试报告,终于松了口气。

物流到港那天,m 国的仓库里,一场无声的 “替换战” 悄然上演 —— 海外特工老王伪装成仓库管理员,穿着和工作人员一样的蓝色工装,推着液压车 “例行检查”。

当装有金广发起搏器的箱子被送到暂存区,负责人按约定支开了监控室的保安,老王用特制工具打开箱子,取出原厂电池模块,换上嵌有窃听器的模块,再用热风枪把包装封条复原,整个过程只用了 22 分钟,比计划还快 8 分钟。

“替换完成,原厂模块已销毁,没留下痕迹。” 老王在加密频道里汇报,声音里带着一丝紧张,“仓库外有金广发的人盯梢,我得赶紧撤。”

陈默在国内的监控屏幕前,看着老王推着液压车走出仓库,心里悬着的石头才落下一半 —— 接下来,就等金广发去医院更换。

可意外还是来了:更换前三天,m 国医院突然通知金广发,“原厂模块缺货,需要推迟一周”。

陈默的心瞬间提到了嗓子眼 —— 是被发现了?还是真的缺货?他立刻让小李联系厂家,确认 “缺货” 是真的,但原因蹊跷:“底特律工厂说,有批模块因为‘质量问题’被召回,正好包括发往 m 国医院的这批。”

“是金广发的人搞的鬼?” 老谢急得团团转,“万一他们趁机检查模块,窃听器就暴露了!” 陈默却突然冷静下来:“如果是金广发的人发现问题,不会只是推迟,早就把模块扣下了。

可能是幕后势力有人担心‘意外’,想多查一遍,但他们不知道,我们的模块已经混进去了。”

他让 “夜莺” 去查 “质量召回” 的真相 —— 果然,是名单里一位 “京市副部” 通过关系施压厂家,以 “安全为由” 要求复检,却没具体说查什么。一周后,医院通知金广发 “模块复检合格,可以更换”,陈默这才确认,窃听器没被发现。

更换手术当天,陈默守在接收设备前 —— 屏幕上显示着微弱的信号波动,像心跳一样有规律。

“信号稳定,能接收到环境音了!” 小李兴奋地喊,可耳机里只有仪器的 “滴滴” 声,没有说话声。“手术还没结束,等金广发回到病房再说。” 陈默按住他的手,指尖却在微微发抖。

两个小时后,耳机里突然传来模糊的对话声 —— 是金广发的声音,带着术后的虚弱:“…… 模块没问题吧?我总觉得不对劲。” 另一个声音是他的私人医生:“放心,原厂复检过的,和之前的一模一样。” 接着是脚步声,然后是关门声,病房里安静下来。

陈默摘下耳机,长出一口气 —— 窃听器成功植入了。

但他知道,这只是新的开始:接下来要靠这微小的信号,捕捉金广发和幕后势力的对话,找出他们的藏身地和更多罪证;而一旦被发现,不仅他会面临 “滥用职权” 的指控,还可能引发两国的外交摩擦。

他走到窗边,看着楼下的车水马龙,手里攥着那份 “战略协作备忘录”—— 和周家的妥协,是为了争取时间;植入窃听器的冒险,是为了抓住最后的线索。

这场和魔鬼的交易,他已经没有退路,只能一步一步走下去,直到把所有黑暗都暴露在阳光之下。

“密切监控信号,有任何对话立刻记录、翻译,尤其是提到‘名单’‘高层’‘资金’的内容。” 陈默对着技术组下令,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我们已经没有退路了,只能赢。”

实验室里的灯光彻夜未亮,每个人都盯着屏幕上的信号波动,像是盯着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 他们都知道,这枚藏在心脏起搏器里的窃听器,不仅是追查金广发的线索,更是他们对抗庞大腐败网络的最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