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星光与你,皆是璀璨 > 第317章 报纸头版的“晚·时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7章 报纸头版的“晚·时光”

“晚·时光”工作室的电话就没停过,小林一手夹着电话,一手飞快地在笔记本上记着:“您好,体验课下周一开始,每周三、周六下午各一场,您要预约本周六的是吧?我帮您登记……对,地址就是申城文创园A座101,直接来就行。”

刚挂了一个,电话又响了,小林接起没两秒,就朝苏晚招手:“苏总监,是报社的电话,说加印的《申城早报》又卖完了,想采访您,问问能不能补拍点工作室的照片,做个后续报道!”

苏晚刚和老郑确认完织机的保养时间,闻言走到电话旁,接过听筒:“您好,我是苏晚……后续报道当然可以,您什么时候方便过来?我们上午十点有场体验课,正好能拍学员织锦的场景……好,那我们等您。”

挂了电话,苏晚看着桌上堆着的几份报纸——有读者特意送来的,除了头版的满版广告,二版还有一篇记者写的短讯,标题是“传统织锦遇现代设计,‘晚·时光’让老手艺焕新颜”,里面还配了一张她昨天剪彩时的照片,笑容明亮,身后的红绸格外鲜艳。

“苏总监,您看!”小林拿着手机跑过来,屏幕上是本地生活号的推文,“昨天的满版广告上热搜了,#陆总为女友包下报纸头版# #晚·时光织锦太惊艳# 这两个词条都在热搜前十,评论里好多人问怎么报名体验课,还有人想定制织锦衣服呢!”

苏晚凑过去看,评论区里热闹得很:

“天呐!陆总也太宠了吧?满版广告全是织锦纹样,一看就是用心了!”

“有没有人知道‘晚·时光’的地址?我想去学织锦,感觉好有意思!”

“我是做汉服的,想跟他们合作织锦面料,有没有联系方式啊?”

正看着,苏父拿着一份报纸从外面进来,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晚晚,你看楼下便利店的老板,说今天买报纸的人都在问‘晚·时光’,他还特意把报纸摆到最显眼的位置,说沾沾咱们的喜气!”

苏母也笑着说:“刚才我去买早餐,卖包子的阿姨都认识你,说看了报纸,要带孙女来报体验课,还夸你有出息呢!”

苏晚心里暖暖的,刚想说话,玻璃门被推开,周总带着助理走进来,手里也拿着一份报纸:“苏晚,恭喜啊!昨天的满版广告我可是看到了,陆总这手笔,够气派!我今天来,一是想跟你敲定‘传承’系列联名的细节,二是想跟你谈个新合作——风尚准备开个线下快闪店,想把‘传承’系列的织锦样衣摆进去,再安排几场织锦体验,你觉得怎么样?”

“快闪店?”苏晚眼睛一亮,“当然好!这样能让更多人近距离看到织锦的工艺,咱们可以把体验课的织机挪两台过去,让顾客亲手试试织锦的手感。”

周总点点头,从公文包里拿出合作方案:“我就知道你会同意!你看这方案,快闪店定在市中心的商场,为期一个月,租金和装修由风尚负责,你们只需要派老师去带体验课,利润还是五五分……”

两人正讨论着,报社的记者带着摄影师到了,看到周总也在,笑着说:“周总也在啊?正好,您是时尚界的前辈,能不能也跟我们聊聊,怎么看待‘晚·时光’这种传统工艺工作室的发展?”

周总爽快地答应:“当然可以!现在年轻人都追求个性化、有文化内涵的东西,‘晚·时光’把传统织锦和现代设计结合,正好抓住了市场需求,我很看好她们的发展,以后还会跟苏晚有更多合作。”

摄影师跟着苏晚去体验区拍照,学员们看到镜头,都有点害羞,但还是认真地跟着张婆婆学织锦。有个小姑娘拿着织梭,小心翼翼地穿梭在经线之间,脸上满是专注,摄影师赶紧按下快门:“这个画面好!传统手艺就是要这样一代代传下去。”

采访进行到一半,一个穿着素雅旗袍的女士走进来,手里拿着报纸,径直走到苏晚面前:“您好,我是‘清荷汉服’的创始人林姐,看了报纸特意过来的,想跟您合作织锦面料,我们新系列的汉服想用水墨风格的织锦,不知道您能不能设计?”

苏晚眼前一亮——汉服和织锦本就相得益彰,水墨风格更是能凸显传统韵味。她拿出设计本,快速画了一个水墨荷花的纹样:“林姐,您看这样的纹样行不行?我们可以用浅青和米白的丝线,织出水墨晕染的效果,既有传统感,又不会太厚重。”

林姐看着设计稿,眼睛都亮了:“就是这个感觉!我找了好多家面料厂,都做不出这种效果,没想到你一出手就画出来了!咱们什么时候能签合同?我想尽快启动生产,赶上下个月的汉服展。”

“随时都可以!”苏晚笑着说,“我们现在有现成的织机和织娘,确定纹样后,半个月就能出小样,您看明天方便过来签合同吗?”

“方便!太方便了!”林姐激动地说,“我今天就能把定金打过来,咱们尽快推进!”

送走林姐,周总笑着对苏晚说:“你看,这就是满版广告的效果!不仅打响了名气,还能引来这么多优质合作,以后‘晚·时光’肯定会越来越好。”

苏晚点点头,看向窗外——阳光透过玻璃幕墙洒进来,落在展示架上的织锦小样上,“凤鸣纹”“缠枝莲纹”在光线下泛着细腻的光泽,就像她此刻的心情,满是希望。

报社记者拍完照,跟苏晚约定好明天出后续报道,也满意地离开了。小林看着桌上的合作意向书,兴奋地说:“苏总监,咱们这才开业第二天,就有两家合作了,还有这么多人报名体验课,也太顺利了吧!”

“这只是开始。”苏晚笑着说,“以后我们还要把织锦工艺推广到更多地方,让更多人知道老手艺的魅力。”

陆时砚这时发来一条微信,附带一张照片——是他在陆氏集团的办公室,桌上也放着一份《申城早报》,头版的织锦纹样格外显眼,配文是:“看到很多人在讨论‘晚·时光’,为你骄傲。晚上一起吃饭,庆祝一下?”

苏晚回了个“好”,嘴角忍不住上扬。她知道,有这么多人的支持,有陆时砚在身边,她的“晚·时光”,一定会像报纸头版的织锦纹样一样,在时光里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