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时光”工作室的会议桌被拼成长条形,上面摊满了敦煌壁画打印稿、丝线样品和空白设计本,可气氛却有点僵——周绣娘拿着一张飞天飘带的照片,眉头皱得很紧:“苏总监,这飘带弧度太柔了,织锦要靠经纬线固定形状,这么软的线条,织出来容易变形,到时候飘带会显得死板,没壁画上那股灵动劲儿。”
小林立刻反驳:“可年轻人就喜欢这种柔的!要是把飘带改硬了,就像老古董,谁还买啊?我觉得应该加点亮片丝线,拍照时闪一点,肯定能火!”
“亮片不行!”周绣娘放下照片,语气急了些,“织锦的质感靠的是丝线本身的光泽,加亮片会显得廉价,毁了敦煌的韵味!”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小林脸涨得通红,周绣娘也抿着嘴,会议桌旁的其他人都没敢说话——一边是懂工艺的老织娘,一边是懂年轻人喜好的助理,两边都有道理,谁也说服不了谁。
苏晚没说话,先拿起桌上的敦煌壁画稿——是她特意找博物馆朋友要的高清版,上面飞天的飘带带着风吹过的弧度,边缘还泛着淡淡的赭石色光泽。她又拿起几轴丝线,在手里揉了揉,然后看向众人:“周绣娘担心的是工艺,小林考虑的是受众,都没错。飘带要柔,但不能软到变形;要显年轻,但不能丢了质感,咱们可以折中。”
她拿起一支马克笔,在空白设计本上快速画起来:“你们看,把飘带的主线条用‘双经双纬’织法,保证挺括不变形,再在飘带边缘用‘单经单纬’织法,用浅粉和米白的丝线交替,做出渐变的柔感,这样远看飘带是飘着的,近看有质感。至于亮片,咱们不用现成的亮片,改用金线和银线做‘隐光’处理,在阳光下才会显光泽,不突兀。”
说着,她从抽屉里拿出一小卷金线和浅粉丝线,递给周绣娘:“您试试,用这两种线织个小飘带,看看效果。”
周绣娘半信半疑地接过丝线,走到旁边的小织机前,手指翻飞着穿线、打纬。没一会儿,一个两指宽的小飘带就织好了——浅粉的底色上,金线像藏在纱里的光,轻轻晃动时才显出来,飘带的弧度挺括却不僵硬,真像壁画里飞下来的一样。
“成了!”周绣娘眼睛亮了,“这织法又显柔又不变形,金线用得也妙,比亮片高级多了!”
小林凑过去看,也服了:“苏总监,还是你有办法!这样既好看又有质感,年轻人肯定喜欢!”
苏母这时端着水果走进来,手里还拿着一本旧相册:“晚晚,你看我找着什么了?你外婆以前绣的敦煌莲花帕子,说不定能给你们当参考。”
相册翻开,里面夹着一块米白的手帕,上面绣着一朵敦煌风格的莲花,花瓣用的是渐变针法,跟苏晚刚才说的飘带渐变异曲同工。苏晚拿起手帕,指尖轻轻摸着花瓣:“外婆这针法,跟织锦的渐变思路一样!咱们可以把莲花也融入设计,用在连衣裙的领口或者裙摆,跟飘带呼应。”
苏父也凑过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我刚才整理织机时,算了算丝线用量,要是做五十件连衣裙,加上之前Luna的订单,现有的织机不够用,要不要再添两台?”
“不用添新的。”苏晚笑着说,“我跟王总约好了,下周借他工厂的两台织机,咱们分两批生产,既不耽误工期,又不用额外花钱。”
正说着,玻璃门被推开,顾老拄着拐杖走进来,身后跟着秦峰。顾老看着桌上的敦煌资料和小飘带,笑着说:“我听时砚说你要做敦煌飞天系列,特意过来看看,没想到你们已经聊得这么细了。”
苏晚赶紧迎上去:“顾老,您怎么来了?快坐,我们正讨论飘带的织法呢。”
顾老拿起小飘带,仔细看了看,点头称赞:“这织法用得好!既保留了传统织锦的工艺,又兼顾了现代审美,比市面上那些‘为了传统而传统’的设计强多了。对了,我有个建议,敦煌飞天不止飘带和莲花,还有乐器,比如箜篌、琵琶,你们可以把乐器纹样简化,织在披肩的里层,增加细节感。”
“乐器纹样!”苏晚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把箜篌的轮廓藏在披肩里层,别人翻开披肩才看得见,多有意思!”
顾老又从包里拿出一本《敦煌壁画纹样集》,递给苏晚:“这是我年轻时去敦煌拍的照片整理的,里面有很多不常见的小纹样,你拿去参考。你们这代年轻人,能把传统工艺做得这么活,不容易。”
苏晚接过纹样集,心里暖暖的——这不仅是一本资料,更是顾老对她的认可。她翻开第一页,里面夹着一张便签,是陆时砚的字迹:“顾老特意让我把这本书带来,说里面的纹样对你有用。”
原来顾老来,也是陆时砚暗中安排的。苏晚抬头看向秦峰,秦峰悄悄比了个“oK”的手势,眼里满是“你懂的”的笑意。
会议最后,苏晚把任务分下去:周绣娘负责确定织法和丝线校准,小林负责收集年轻人喜欢的连衣裙版型,苏父负责织机调度,苏母负责整理外婆的旧绣品,自己则负责整体设计和顾老对接。
“咱们下周三出第一批设计稿,下周五跟顾老过一遍,争取下个月启动生产!”苏晚拍了拍手,眼里满是干劲。
团队成员都应着,各自拿着资料忙碌起来——周绣娘在记织法要点,小林在翻时尚杂志找版型,苏父在画织机调度表,苏母在整理旧绣品,工作室里满是噼里啪啦的翻纸声和织机的轻响,热闹又踏实。
顾老看着眼前的场景,对秦峰轻声说:“时砚没看错人,苏晚不仅有才华,还能把团队拧成一股绳,‘晚·时光’肯定能成。”
秦峰笑着点头:“陆总早就说过,苏小姐是能扛事的人。”
傍晚,陆时砚来接苏晚时,看到她正趴在桌上画设计稿,旁边摊着顾老给的纹样集。他走过去,轻轻把一件外套披在她肩上:“别着凉了,设计稿明天再画也不迟。”
苏晚抬头,眼里满是笑意:“顾老给的纹样集太有用了,我刚才想到,把飞天的飘带和箜篌结合,做一件长款披肩,肯定好看!”
陆时砚低头看着设计稿上的飘带,指尖在飘带边缘点了点:“这里可以加一点星空蓝,跟你之前说的金线呼应,像飞天在星空里飞。”
“星空蓝!”苏晚眼睛一亮,“我怎么没想到!这样更有氛围感了!”
她拿起笔,在飘带边缘加了一笔淡淡的星空蓝,瞬间,设计稿上的飞天像活了一样。陆时砚看着她认真的侧脸,嘴角忍不住上扬——他喜欢看她为设计发光的样子,比任何星光都亮。
而这份加了星空蓝的飞天设计稿,也为下一章“‘敦煌飞天’的灵感”埋下了伏笔——苏晚将带着这份灵感,深入挖掘敦煌纹样的美,让千年的飞天,在织锦的经纬线里,真正“活”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