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台州府城的官营匠作工坊,位于城西角落,远远就能听到叮叮当当的敲打声,空气中弥漫着炭火、金属和木料的味道。然而与这热火朝天的背景音不符的是,工坊大院里,工匠们大多无精打采,打磨着一些看起来就粗劣不堪的枪头、刀剑,眼神里满是麻木。管理工坊的几位作头(工匠头目),正围坐在一间凉棚下喝茶闲聊,对眼前的景象视若无睹。

“哟,几位老师傅,挺清闲啊?”

一个吊儿郎当的声音突然响起,打破了凉棚下的和谐。

几位作头抬头一看,只见一个穿着国公常服的年轻人,带着几个凶神恶煞的亲兵,不知何时已经溜达了进来。为首的老作头姓胡,认得萧战,吓得手一抖,茶碗差点摔了,连忙起身,带着众人躬身行礼:“不……不知国公爷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没事没事,我就随便看看。”萧战摆摆手,自顾自地拿起旁边一个刚打好、还没打磨的枪管,对着天空眯眼看了看,“嗯,工艺不错,这缝隙能塞进一根筷子了,是留着给倭寇当望远镜用的吗?”

胡作头老脸一红,讪讪道:“国公爷说笑了……这……工部拨付的料钱有限,工匠们也要吃饭……”

“料钱有限?”萧战嗤笑一声,随手将枪管丢回筐里,发出哐当一声,“我看是被人层层盘剥,落到你们手里就没几个子儿了吧?”

他这话直戳肺管子,几个作头脸色都变了,支支吾吾不敢接话。

萧战也懒得跟他们绕圈子,直接从怀里(实则从系统空间)掏出一卷图纸,“啪”地拍在旁边的石桌上。

“废话不多说,本国公这里有几样新玩意儿,你们看看,能不能做出来。”

胡作头小心翼翼地将图纸展开,其他几个作头也好奇地围了上来。只看了一眼,他们就愣住了。

图纸上的线条精准得不像人力所为,各种剖面图、分解图、尺寸标注密密麻麻,许多结构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国公爷……这……这是何物?”胡作头指着改良福船的炮位结构图,声音有些发颤,“船侧开如此大的窗洞,还要承载火炮后坐力,这……这龙骨和船板结构需得大改,闻所未闻啊!”

另一个作头看着燧发枪的防水密封结构,眉头拧成了疙瘩:“鱼鳔胶混合桐油,还要嵌入浸油皮垫?这……太过繁琐,而且效果未知……”

“还有这个‘神火飞鸦’……这飞翼的角度,这药室的比例……稍有差池,恐怕未伤敌,先伤己啊!”第三个作头也提出了质疑。

他们七嘴八舌,核心思想就一个:国公爷,您这想法很大胆,但不符合祖宗法度,工艺要求太高,实现不了,风险太大!

萧战听着他们的话,也不生气,反而笑嘻嘻地拉过一把椅子坐下,翘起二郎腿。

“各位老师傅的顾虑,我懂。祖宗传下来的手艺,稳当。”他话锋一转,眼神变得锐利,“但是,倭寇可不会跟咱们讲祖宗法度!他们拿着倭刀,驾着快船,杀人放火的时候,会不会因为咱们的刀不够快、船不够坚、火铳下雨天打不响就手下留情?”

他拿起那张防水燧发枪的图纸,用手指点了点:“我知道繁琐,我知道你们怕失败。但你们想想,如果咱们的兵,能在雨天稳稳地开枪,而倭寇的火绳枪成了烧火棍,那会是什么场面?”

他又指向“神火飞鸦”:“是,这玩意儿是有风险。但不冒险,怎么进步?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倭寇在海上耀武扬威,咱们只能躲在岸上干瞪眼?”

几个作头被他说得哑口无言,但脸上依旧是为难。

萧战叹了口气,站起身来,走到旁边一个正在锻打铁片的年轻工匠身边,拿起他刚刚完成的一把小巧的匕首。匕首寒光闪闪,刃口锋利,虽然形制简单,但看得出锻造者手艺精湛,用心了。

“看看这个!”萧战举起匕首,对那几个作头说,“料钱不足,不是做出废品的理由!关键是这里!”他指了指自己的心,又指了指脑袋,“有没有用心!有没有动脑子!”

他猛地将匕首往旁边的木桩上一掷!“哆”的一声,匕首深深嵌入木桩,刀柄微微颤动。

“我要的,是这种水准的东西!不是那些连豆腐都切不开的废铁!”萧战环视众作头,语气不容置疑,“图纸,我给你们了。工艺难点,我可以跟你们一起琢磨。钱,我来想办法!但我只要结果!一个月!一个月内,福船改良模型、防水燧发枪样品、定装弹药样品,还有这‘大窜天猴’,我都要看到能用的实物!”

“做不出来?”萧战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那各位就自己去营门口,跟陈胖子探讨一下工匠的自我修养问题吧。”

打一巴掌,还得给个甜枣。萧战深知这个道理。

他语气缓和下来,对噤若寒蝉的作头们说:“当然,做得好,本国公也绝不亏待你们!参与研造的工匠,工钱翻三倍!每月还有额外赏银!第一个做出合格样品的,赏银百两!若是后续量产,杀敌有功,所有参与工匠,按功劳大小,本国公亲自向朝廷为你们请功!荫及子孙,也不是不可能!”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原本还被死亡威胁吓得腿软的工匠们,听到“工钱翻三倍”、“赏银百两”、“请功”这些字眼,眼睛瞬间亮了!胡作头呼吸都急促起来,他们这些匠户,地位低下,何时有过这种机会?

“国公爷……此话当真?”

“老子一口唾沫一个钉!”萧战拍板,“从现在起,工坊由我直接管辖,成立‘萧氏匠造坊’!胡作头,你暂代总管一职!需要什么材料、人手,直接列单子给我!谁敢卡脖子,老子剁了他的手!”

“是!是!卑职……不,属下一定竭尽全力,不负国公爷重托!”胡作头激动得胡子都在抖,带着一众作头深深鞠躬。这一刻,什么祖宗法度,什么工艺难度,在升职加薪、光宗耀祖的诱惑面前,统统都不是问题了!

接下来的日子,萧战几乎泡在了匠造坊里。他虽然没有亲手打铁,但却凭借着系统灌输的超越时代的知识,不断给工匠们提出关键性建议。

比如,他指导工匠改进了鼓风炉,提升了炉温,使得炼出的铁水质地更优。

他提出了“标准化”的概念,要求同一部件的尺寸必须严格一致,方便更换和维修,一开始工匠们很不习惯,但在萧战的“淫威”和反复讲解下,慢慢开始接受。

他还弄出了简单的“质量管理体系”,每个环节都有负责人签字画押,出了问题直接追责。

工匠们从一开始的畏惧、怀疑,逐渐变成了敬佩和狂热。这位年轻的国公爷,虽然动不动威胁要砍人,但他懂行!他提出的那些奇思妙想,经过实践,真的有效!在他的带领下,整个匠造坊仿佛被注入了灵魂,从一潭死水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黑科技”研发中心。

那个打造出精美匕首的年轻工匠,名叫阿土,因为手艺好、脑子活,尤其对“神火飞鸦”感兴趣,被萧战破格提拔为“火箭研发小组”的副组长,干劲十足。

就在萧战忙于“种田攀科技”时,被打散整编的新军,在沙棘堡老兵的“爱的教育”下,也开始脱胎换骨。而倭寇的探子,也终于注意到了台州府的异常动静。海上,一场风暴正在酝酿。萧战的新式武器,能否在风暴来临前,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一场科技与野蛮的碰撞,即将在这东南沿海上演。而我们的萧国公,正在对着刚刚组装好的第一支防水燧发枪样品流口水:“嘿嘿,小宝贝,以后就跟哥混,保证让你吃香的喝辣的(指火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