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特种兵重生古代,开局五个拖油瓶 > 第376章 初探龙潭,直面污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6章 初探龙潭,直面污秽

圣旨下达的第二天,萧战便起了个大早,兴冲冲地(主要是为了躲早朝)拉着依旧有些忐忑的李承弘,两人皆作富家翁打扮,只带了便装的二狗等四五名精干亲卫,如同寻常闲逛的爷俩,溜溜达达地踏入了传说中的“魔鬼试炼场”——永乐坊。

刚穿过那道略显斑驳、写着“永乐坊”三字的坊门,一股极其复杂、层次分明的浓郁气味便如同有形的墙壁,猛地拍打在众人的脸上。这里面混杂着刚出笼的肉包子香、油炸果子的焦香、旁边食摊传来的浓烈香料味,但更多的是汗液在夏日高温下发酵的酸馊气、不知堆积了多久的烂菜叶和厨余垃圾的腐败味、阴沟里常年不散的淤泥腥气,以及……某些墙角隐约传来的、极具辨识度的尿骚味。各种气味粗暴地混合在一起,形成一股极其霸道、直冲天灵盖的“人间真实烟火气”。

街道两旁,店铺密密麻麻,鳞次栉比,只是大多招牌歪斜,漆色剥落。更多的则是见缝插针的流动摊贩,扁担、推车、地摊,将本就只有丈许宽的街道挤压得只剩下一条蜿蜒曲折、需要侧身才能通过的缝隙。地面更是惨不忍睹,污水横流,无处下脚,果皮、纸屑、菜叶、牲口粪便随处可见,在秋日尚存的余热下散发着令人不愉的气息。

从小在宫廷长大、最艰苦也不过是东南军营的李承弘,哪里亲身经历过这等阵仗?那味道冲得他下意识地用袖子捂住了口鼻,眉头紧紧锁成了一个川字,脸色都有些发白,胃里一阵翻江倒海。

萧战却只是微微挑了挑眉,面不改色,甚至还故意深吸了一口气,仿佛在品鉴什么陈年佳酿,然后咂咂嘴,一本正经地点评道:“嗯!够劲!够冲!这味道……生活气息很浓厚,很接地气嘛!比宫里那些熏香真实多了!”

仿佛是为了印证他的“好评”,他们前方不远处,一个明显喝得醉醺醺的汉子,衣衫不整,摇摇晃晃地走到一处相对“宽敞”的墙角,打了个响亮的酒嗝,然后便堂而皇之、酣畅淋漓地开始“灌溉”墙壁,嘴里还哼着不成调的小曲。

李承弘看得面红耳赤,又惊又怒,压低声音对萧战道:“老师!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这……这成何体统!简直有伤风化!”

萧战摸着下巴,目光在那道“人工瀑布”上停留片刻,点了点头,用一种研究军事地图般的严肃口吻说道:“嗯,看到了。这说明本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民生需求得不到基本满足。看来,修建公共茅厕,是咱们上任后的第一项紧迫民心工程!得提上日程,尽快落实!”

他们沿着那条唯一的“通道”艰难前行了不到二十步,就听见前方传来一阵激烈的争吵和哭喊声。

只见一个头发花白、衣衫褴褛的卖菜老妪,正死死抓着一个穿着流里流气、眼神闪烁的小混混的胳膊,哭得撕心裂肺:“天杀的啊!没王法了啊!抢我的钱!那是我老婆子起早贪黑卖了好几天菜,攒下来给孙子买药救命的钱啊!你还给我!求求你还给我啊!”

那小混混一脸不耐烦和嚣张,用力想挣脱老妪枯瘦的手,嘴里还不干不净地骂道:“老不死的!谁看见我抢你钱了?你他娘的别血口喷人!赶紧给老子滚开!不然老子对你不客气!”他眼神凶狠地扫视着周围,一些原本想出声的街坊被他瞪得缩了回去。

李承弘看得心头火起,拳头不由自主地握紧,低吼道:“岂有此理!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如此明目张胆,欺凌老弱!还有没有王法!”

萧战倒是很淡定,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稍安勿躁,然后对身后的二狗使了个眼色。二狗会意,带着两个亲卫不动声色地挤了过去。二狗一把按住那小混混的肩膀,看似随意,实则如同铁钳,另一只手闪电般地从他怀里摸出一个破旧的、打着补丁的钱袋,递还给了目瞪口呆的老妪。

“你……你们是什么人?敢管老子的闲事!”那小混混还想叫嚣,被二狗那经历过尸山血海的冰冷眼神一瞪,顿时如同被掐住脖子的鸡,所有话都卡在了喉咙里,脸色煞白,冷汗直流,再不敢多言,连滚爬爬地钻入人群消失了。

老妪拿着失而复得的钱袋,千恩万谢。李承弘却依旧愤懑难平:“老师,这才刚进来,就遇到当街抢劫!这治安……”

萧战却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指着不远处几个围在一起、吆五喝六的人:“淡定,承弘,要学会见怪不怪。你看,那边还有当街设赌局的,庄家手法挺熟练嘛。再看斜对面那个收旧货的铺子,我敢打赌,里面不少东西来路不正,八成是个销赃的窝点……嘿,这永乐坊,‘业务’挺全乎,产业链很完整嘛!”他那语气,不像是在批判,倒像是在进行市场调研。

他们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坊内管理机构的所在地——一间比旁边店铺还要破败的低矮小屋,门口挂着的“永乐坊公所”牌子都快掉漆了。里面只有一个干瘦得像根竹竿、愁眉苦脸的中年小吏,正是本坊的里正,姓王。

王里正显然不认识微服而来的李承弘和萧战,听他们自称是新来的管事(萧战瞎编的身份),也只是有气无力地抬了抬眼皮,苦着脸开始倒苦水:

“二位……呃,管事大人,不是小的不尽心,实在是……这永乐坊,它天生就这样!人员太杂了!今天来的明天走的,根本摸不清底细!上面拨下来的那点钱款,也就够给兄弟们发点可怜的薪俸,想组织人手清理垃圾?没钱!想修修这到处堵的排水沟?没钱!想建几个公厕?更没钱!”

他叹了口气,压低了声音:“这还不算,坊里有好几股势力,背后都有……有帮派背景,平时欺行霸市,收点保护费,我们这些没根没底的小吏,哪里敢去招惹?只能睁只眼闭只眼,勉强维持着不出大乱子就烧高香了!”

萧战没多说什么,只是让他拿出了坊市那画得歪歪扭扭、许多地方还是空白的旧图纸,以及那本厚厚的、却至少有一半信息过期或空白的户籍册子。王里正递过来时,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

回到他们临时征用(或者说霸占)的办公地点——一间比王里正那儿稍微宽敞点、但也同样破旧、积满灰尘的废弃旧衙署。萧战让人简单打扫了一下,然后便铺开那张抽象派地图,摸着下巴,开始进行“敌情分析”。

“问题一!”他伸出第一根手指,戳在地图上那代表污水横流的区域,“卫生状况极差,堪比战后废墟!基础设施严重匮乏,没有公共厕所,垃圾堆积如山,排水系统基本瘫痪。此乃‘环境之敌’!”

“问题二!”第二根手指指向几个被他用炭笔圈出来的、代表帮派势力范围的模糊区域,“治安混乱,缺乏有效管理和威慑。地下帮派影响力渗透,小偷小摸、欺行霸市屡见不鲜,百姓缺乏安全感。此乃‘秩序之敌’!”

“问题三!”第三根手指划过那些代表商铺和摊贩的标记,“经济看似活跃,实则处于无序状态。商户经营缺乏保障,恶性竞争,税收流失严重,市场潜力未被有效激发。此乃‘经济之敌’!”

“问题四!”他最后拍了拍那本厚重的户籍册,“人口管理混乱,底数不清,流动性极大。这就好比军中不知己方有多少兵马,如何排兵布阵?此乃‘信息之敌’!”

他分析完毕,看向眉头紧锁、感觉千头万绪无从下手的李承弘:“承弘,看出点什么战略要点没?”

李承弘沉吟半晌,老实回答:“老师,学生只觉得问题盘根错节,千头万绪,仿佛一团乱麻,似乎……无从下手。”

萧战闻言,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用力一拍桌子(震起一片灰尘):“简单!这就跟打仗一模一样!面对复杂局面,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咱们得先确立一个稳固的‘根据地’(指着衙署),打出咱们的旗号!然后,集中优势兵力,先清扫最容易解决的‘外围之敌’!最后,再集中力量,啃下最难打的‘核心堡垒’!”

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李承弘:“所以,咱们的第一步战略目标,就是先让这永乐坊,看起来像个人住的地方!把面子工程,啊不,是基础民生工程,给他立起来!”

萧战深知,靠原来坊里那几个老弱病残的吏员,加上他们这几个人,根本是杯水车薪。他让二狗出面,在坊内几个相对显眼(且稍微干净点)的地方张贴了告示,以高于市场价三成的薪酬,招募身强体壮、品行端正(由二狗等人初步面试筛选)、不怕吃苦、敢管事的本地青壮年,组建“永乐坊市容环境管理纠察队”,简称“城管队”。告示上写得明白:主要负责坊内街道清洁、秩序维护、摊贩管理等工作,要求就三点:听话,敢干,不怕暂时得罪人(萧战承诺兜底)。

同时,他也没忘了几位“编外顾问”。三娃萧远航被他邀请有空来坊里的医馆药铺“交流切磋”,实则了解底层医疗状况和民众健康问题;四丫萧文瑜则对那几个老书铺产生了浓厚兴趣,开始频繁光顾,一边淘书一边观察士子文人在此地的活动;而五宝更是如鱼得水,他带来的零花钱很快就变成了糖豆、泥人、小风车等“战略物资”,分发给坊里的一群小屁孩,他的“童子军情报网络”以惊人的速度在坊内各个角落悄然铺开,收集着大人们不易察觉的各类信息。

傍晚,在镇国公府饭桌上,四丫文瑜和五宝兴奋地交流着第一天的“考察”成果。

五宝啃着鸡腿,含糊不清却得意洋洋地汇报:“叔父!婶婶!我今天可没白跑!东街卖炊饼的孙大娘,她家小子在‘黑虎帮’里当跑腿的;西巷那个总蹲在墙根晒太阳的刘老头,其实是个老偷儿,现在金盆洗手了,但眼力还在;还有南头那个水井边,是坊里消息传得最快的地方!我都摸清楚啦!”

四丫文瑜则文静得多,她细声细气地说:“我去了‘墨香斋’和‘残卷阁’,果然有不少好书。店主说,坊里其实有不少落魄的读书人,靠抄书、代写书信为生,生活清苦。我还听说,他们偶尔会在文昌阁旧址那边聚会,谈论诗文,也……也议论些朝政坊间之事。”

五宝一听,眼睛更亮了:“读书人聚会?那好啊!他们知道的消息肯定多!四姐,下次你去,带我一起呗?我给他们送点瓜子花生,保证能把他们知道的那点事儿都掏出来!”

萧战和苏婉清看着这一文一武、一动一静的两个孩子,相视一笑。苏婉清无奈摇头:“你们两个小家伙,倒是比你们四叔还会来事儿。”萧战则哈哈大笑:“好好好!咱们家这是全方位、多角度渗透啊!有五宝的情报网,有文瑜的文化线,还怕搞不定一个永乐坊?”

在萧战的雷厉风行(和钞能力)下,“永乐坊城管队”迅速集结了第一批三十余名为了养家糊口而愿意拼一把的本地青壮。经过二狗等人简单粗暴却极其有效的“军事化”培训(主要是列队、听令、以及如何在不伤人的情况下有效制止违规行为)和纪律宣讲后,一支画风清奇、注定要搞出大动静的坊市管理力量初具雏形。一场针对永乐坊积弊已久的环境脏乱差问题的“第一战役”,即将在鸡飞狗跳中打响。而与此同时,坊内那些盘踞多年的地头蛇们,也终于注意到了这支新来的、不太一样、似乎不太讲“规矩”的“官方力量”,暗流开始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