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写这个民国故事时,我始终憋着一股说不清道不明的气。

不是为顾晏臣后来那副撕心裂肺的模样,而是为那个连名字都快被人遗忘的、真正的温阮卿。

也许有人看完会心疼顾晏臣,觉得他守着一具空棺、一片梅瓣过了一辈子,实在是深情到骨子里。

可我每次想起那个真正的温阮卿,都觉得心里堵得慌。

你们忘了吗?那个会因为他偶尔踏足西跨院而偷偷开心半天的姑娘;那个明明怕酸却硬着头皮喝他送来的酸梨汤的姑娘;

那个在温家被牵连时蜷缩在床角、咳着血却不敢去求他的姑娘,早就死了。

她死在他的漠不关心最盛的时候。

那时顾晏臣的心里还装着林知微的影子,西跨院于他而言不过是存放“相似躯壳”的冷宫。

他不会知道,温阮卿为了等他一句问候,曾在窗边坐了多少个日夜;

不会知道,她收到他送来的、明显被下人怠慢的吃食时,是怎么强忍着委屈和心酸,对青禾说“少帅心里还是有我的”;

更不会知道,温家出事那天,她抱着柱子咳得撕心裂肺,却始终没让青禾去前院求他——她怕自己这个“替身”的身份,连让他出手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沈软软来了。这个带着时光局大佬身份的执行者,从一开始就没打算走“卑微替身”的老路。

她会在顾晏臣冷言冷语时不动声色地反击,会在他注意到梅花时递上一壶温茶,会在温家出事时条理清晰地给出对策。

顾晏臣爱上的,从来都是这个被沈软软重塑过的“温阮卿”——有锋芒,有智慧,懂进退,带着一种他从未见过的清冷和笃定。

可这一切,和那个真正的、怯懦又卑微的温阮卿,有半分关系吗?

我从来都不觉得顾晏臣是什么深情角色。他的“爱”太廉价,太滞后,太像一场自我感动的表演。

真正的温阮卿活着时,他把她的真心踩在脚下,视若无睹;

等这具躯壳里换了灵魂,等这个“温阮卿”不再围着他转、甚至要离开他时,他才后知后觉地心慌,才开始学温柔,学珍惜,学怎么去爱一个人。

可这份迟来的深情,对已经死去的温阮卿来说,又有什么意义呢?

他守着江南的庭院过了一辈子,守着那口空棺念了一辈子,可他守的从来不是温阮卿本人。

他守的是自己迟来的愧疚,是对“求而不得”的执念,是对那个被沈软软塑造出来的、符合他所有遗憾和想象的幻影的眷恋。

他到死都不知道,自己爱上的从来不是最初那个满眼是他的姑娘,只是一个被“演”出来的、恰好长着温阮卿面孔的灵魂。

那个真正的温阮卿,早就死在他最冷漠的那年冬天了。

她没等到他承诺的江南梅花,没等到他哪怕一次真心实意的回眸,甚至没等到一句像样的告别。

她就像西跨院墙角那株没人在意的兰草,在冷夜里悄悄枯萎,连点痕迹都没留下。

顾晏臣后来的余生再怎么深情,再怎么悔恨,也暖不了一个早已凉透的灵魂。

这从来都不是什么感人的虐恋故事,只是一个被忽视者的彻头彻尾的悲剧,和一个后知后觉者用余生上演的、自我安慰的独角戏罢了。

毕竟,最残忍的从来都不是失去,而是你的真心被人踩在脚下时,对方连看都懒得看一眼;

等你彻底消失了,他才假装深情地捡起那些碎片,说自己有多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