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快穿:死后成了白月光 > 第127章 凤临的心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叫凤临,是大凤的女帝,也是曜儿的母亲。

从十六岁扛起摄政的重担,到亲手开创大凤盛世,我曾以为自己能永远站在金銮殿上,看着曜儿从懵懂孩童长成参天大树,看着大凤的山河永远安定。

可我没想到,晚年的糊涂,竟让我亲手毁掉了毕生心血。

忠臣被流放,百姓流离失所,北境沦陷,曜儿被废,曾经繁荣的皇朝,在我手中变得千疮百孔。

弥留之际,我躺在冰冷的龙床上,听着宫外百姓的哀嚎,看着朝堂上奸臣的嘴脸,心中满是悔恨。

虽然我已经尽力把自己的过错放到最小化,但是时间已经不够了。

我恨自己的糊涂,恨自己的无能,更恨自己没能守护好曜儿,没能守护好这万里山河。

若有来生,我多想再回到那个清明的岁月,亲手弥补所有的过错。

当我的灵魂飘到时光局,看到沈软软时,我毫不犹豫地向她托付了我的心愿。

我不在乎自己能否重生,我只希望有人能帮我守护曜儿,守护大凤,让那些因我而受苦的百姓,能重新过上安稳的日子。

我看着沈软软以我的身份,重新站在金銮殿上。

她像年轻时的我一样,眼神坚定,行事果断。

面对江南水灾,她没有听信奸臣的谗言,而是立刻调拨粮草,派遣官员赈灾;

面对北境蛮族入侵,她沉着应对,调兵遣将,甚至不惜改变援军路线,避开蛮族的埋伏;

面对李斯年和张谦的阴谋,她步步为营,收集证据,最终将这两个奸贼一网打尽。

最让我欣慰的是,她对曜儿的教导。

她没有像我晚年那样对曜儿严厉苛责,而是耐心引导,悉心教诲。

她带曜儿去江南看水灾,去北境看战事,去贫民窟看百姓疾苦,让曜儿明白“民为邦本”的道理。

她让曜儿参与朝政,从协助批阅奏折到独自主持朝议,一点点培养曜儿的执政能力。

我看到曜儿从一个怯生生的少年,逐渐长成沉稳、有担当的太子。

他学会了如何制定政策,如何平衡朝堂势力,如何在危机面前保持冷静。

当他在暴雪天亲自前往京郊赈灾,当他提出开设惠民仓的建议,当他在朝议上条理清晰地阐述治国理念时。

我知道,我的曜儿,终于成为了一个合格的继承人。

沈软软做得比我好。

她比我更冷静,更睿智,也更懂得如何平衡帝王的威严与母亲的温柔。

她不仅弥补了我的过错,还让大凤的盛世更加繁荣,让曜儿成为了比我更优秀的君主。

当沈软软坐在金銮殿的龙椅上,虚弱地对曜儿说“使命已经完成”时,我的灵魂忍不住颤抖。

我知道,她要离开了。

这些年,她为了我的心愿,为了大凤,为了曜儿,付出了太多太多。

她用我的身份,守护了我没能守护的山河,培养了我没能培养好的儿子。

曜儿哭着求她不要离开时,我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我多想上前抱住我的儿子,告诉他母亲一直都在,可我却什么也做不了。

我只能看着沈软软温柔地擦去曜儿的眼泪,一遍遍地叮嘱他要好好治理国家,要守护好百姓。

最终,沈软软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只留下曜儿一个人在金銮殿上痛哭。

我看着曜儿紧紧地握着那只空荡荡的手,看着他眼神从悲痛逐渐变得坚定,心中满是欣慰。

我知道,曜儿一定会记住沈软软的教导,一定会成为一个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如今,曜儿已经成为了大凤的皇帝。

他按照沈软软教他的方法治理国家,开设惠民仓,减轻百姓负担,加强边境防务,朝堂清明,百姓安居乐业。

每当看到曜儿在御书房认真批阅奏折的身影,每当听到百姓们称赞他是“千古一帝”时,我都会想起沈软软,想起她为这个国家,为我的儿子所做的一切。

沈软软,谢谢你。

谢谢你帮我弥补了过错,谢谢你守护了曜儿,谢谢你让大凤的盛世得以延续。

你不仅完成了我的心愿,更成为了曜儿心中最温暖的光,成为了大凤百姓心中的守护神。

曜儿,我的好儿子。

你没有辜负我,更没有辜负沈软软的期望。

你已经成为了一个优秀的君主,正在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山河。

母亲为你骄傲,为你自豪。

我终于可以安息了。

我会在天上看着你们,看着大凤的山河永远安定,看着百姓们永远安居乐业,看着曜儿成为一代明君,名留青史。

这万里山河,是我毕生的牵挂,也是我对你们最好的祝福。

愿大凤盛世永存,愿我的曜儿永远安康,愿所有善良的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