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些昨日还在奉天殿中,不可一世的藩王郡王们,一个接一个,此刻都成了龙头铡下的亡魂。

他们的哀嚎,他们的求饶,他们的咒骂,在百姓们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中,显得那般苍白无力。

皇血,流成了河。

将整座高台,都浸染成了暗红色。

那三口铡刀,仿佛饮饱了鲜血的凶兽,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寒光。

当最后一个犯了叛国大罪的宗室,被龙头铡斩下头颅后。

剩下的那些罪不至死的郡王们,早已吓得瘫软如泥,连站都站不稳。

包拯的目光,落在了他们身上。

“尔等虽未犯叛国之罪,却也多行不义,鱼肉乡里!”

“本官判尔等,革去爵位,贬为庶人!”

“所有家产,尽数充公!”

“押入大牢,听候发落!”

“是!”

衙役们上前,将这些昔日高高在上的宗室成员,一个个拖了下去。

至此,这场震动天下的“家宴”,终于落下了帷幕。

城楼之上,朱由校看着下方那山呼万岁,状若癫狂的百姓,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杀人,是为了立威。

更是为了收拢民心!

奉天门广场,血腥气冲天。

十几颗曾经高高在上的头颅,此刻正混在尘土与血污之中,双目圆睁,死不瞑目。

百姓们的欢呼声,如同山崩海啸,一浪高过一浪。

“陛下圣明!”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城楼之上。

朱由校一袭黑色龙袍,负手而立。

凛冽的寒风,吹得他龙袍猎猎作响。

他俯瞰着下方那一张张激动到扭曲的脸,神情淡漠。

【叮!斩杀叛国宗室,收拢天下民心,国运+5000!】

【当前国运:】

脑海中,系统的提示音响起。

朱由校的嘴角,勾起一抹微不可察的弧度。

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一股浩瀚无匹的金色气运,自四面八方汇聚而来,涌入他丹田之中的气运金龙。

那金龙发出一声满足的低吟,身躯又凝实了几分。

“回宫。”

朱由校淡淡开口,转身走下城楼。

他身后的焰灵姬,一双狐狸眼中异彩连连,莲步轻移,紧随其后。

……

乾清宫。

朱由校换下龙袍,穿上了一身寻常的玄色常服,靠坐在那张由整块暖玉雕琢而成的龙榻之上。

殿内,温暖如春。

诸葛亮、萧何、商鞅、荀彧等一众千古名臣,分列左右,神情肃穆。

今日奉天门外那场惊天动地的公审,他们都看在了眼里。

天子以雷霆手段,血洗宗亲。

此举,看似残暴,实则一举多得。

既清除了国之蛀虫,又震慑了朝野内外,更收拢了天下民心。

帝王心术,已至化境。

“都坐吧。”

朱由校的声音很平淡,听不出喜怒。

“谢陛下。”

众人落座。

朱由校端起手边的热茶,轻轻吹了吹。

“今日之事,只是一个开始。”

他放下茶杯,目光扫过众人。

“朕的那些好亲戚,杀了一批,还剩下一大批。”

“光靠杀,是杀不完的。”

“堵不如疏,这个道理,朕还是懂的。”

诸葛亮手持羽扇,微微颔首。

“陛下圣明。”

“堵不如疏,正是治国之本。”

朱由校笑了笑,那笑容里,带着一丝冰冷的锋锐。

“所以,朕打算,再给他们送一份大礼。”

他看向一旁的魏忠贤。

“魏忠贤。”

“奴婢在!”

魏忠贤连忙上前一步,跪伏在地。

“传朕旨意。”

朱由校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一个人的耳中,如同平地惊雷!

“自今日起,凡我大明宗室,无论亲王、郡王,还是镇国、辅国将军。”

“其名下所有俸禄,一律停发!”

此言一出!

饶是诸葛亮、萧何这等千古人杰,也是眼皮猛地一跳!

停发所有宗室俸禄?

这……这可是动了国本啊!

大明立国二百余年,供养宗室,早已是雷打不动的祖宗成法。

天子此举,无异于将这二百年的规矩,彻底推倒重来!

然而,朱由校接下来的话,才真正让他们感到了什么叫石破天惊!

“其名下所有田产、商铺、矿山,无论来源,一律收归国有,由户部统一登记造册,重新分配!”

轰!

如果说停发俸禄只是断了他们的财路。

那这第二条,就是直接抄了他们的家底!

这是要将整个大明宗室,连根拔起啊!

然而,朱由校的话还没有说完。

只听朱由校继续道:“所有被收缴的田产,朕不会独吞。”

“朕会按人头,重新分发给他们。”

“每名宗室男丁,授田五十亩,女子二十亩。”

“让他们自己去种,自己去养活自己!”

“朕,不养闲人,更不养废物!”

话音落下,整个乾清宫,陷入了一片死寂。

诸葛亮手中的羽扇,停在了半空。

萧何脸上的忧虑,化作了无尽的震撼。

就连一向以铁血着称的商鞅,眼中都闪过了一丝骇然。

这是何等的手笔!

何等的气魄!

他们终于明白了。

天子不是要将宗室赶尽杀绝。

而是要用一种最彻底,最根本的方式,将这群趴在大明身上吸血了二百年的寄生虫,彻底改造成能够自食其力的正常人!

授田五十亩。

这个标准,比普通百姓还要高出不少。

足以保证他们衣食无忧。

但想要再像以前那样,锦衣玉食,挥金如土,却是再无可能了。

“陛下……圣明!”

诸葛亮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气,对着朱由校,发自内心地躬身一拜。

“釜底抽薪,一劳永逸!”

“此策若成,每年可为国库节省白银一百万两!更能释放劳力百万!”

“大明中兴,指日可待!”

萧何也是心潮澎湃,激动得满脸通红。

作为曾经的大汉相国,如今的户部尚书,他比任何人都清楚,一个王朝的财政,对于国家意味着什么。

一百万两白银!

这笔钱足以再多养活两支北伐大军了!

“臣,附议!”

“此乃万世之功!请陛下降旨,即刻施行!”

商鞅、荀彧等人,也纷纷出列,表示赞同。

这位陛下,每一次出手,都直指问题的核心,一击毙命!

朱由校顿了顿,声音变得意味深长。

“朕给了他们活路,自然也要给他们一条出路。”

“传朕旨意。”

“自今日起,废除宗室不得参加科举,不得从军,不得经商的禁令!”

“朕不管他们是姓朱,还是姓王。”

“是龙子龙孙,还是贩夫走卒。”

“只要他有本事,能为我大明建功立业,朕,一体擢用!”

“朕要让他们明白一个道理。”

朱由校缓缓站起身,走到舆图之前,俯瞰着那壮丽的山河。

“想要荣华富贵,想要高官厚禄,就凭自己的本事去挣!”

“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吸血的日子……”

他转过身,一字一顿。

“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