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所以说啊,大家都在传,这位余烬城孙冥实力有多强。

毕竟两人都是副队,但孙冥没出来,阎明洋出来了;白虎省虽然参赛不积极,但实力还是有的。

同级别输了,关于他的网上舆论不太好……”

阎明洋,就是那位褐发碧眼木系法师的中文名字,这会聊天的主题也是以他的角度为主。

唐梓星搅拌着眼前的气泡饮料,思考着这种带着微微度数的酒精饮品的价格为什么要比酒还贵。

这次出来玩也是林不语邀请的,人家都上门了唐梓星也不好拒绝,倒是对方对枪有些感兴趣,尝试提了下。

她俩在玉麟市的某家刚火的饮品店内,看着附近人不停的咔咔拍照,唐梓星只觉得尊重但不理解。

林不语有自己的生活,又观察出唐梓星不喜欢太热闹,所以很少约她出去玩,即使出去也是两人结伴而行。

可能是身份加持的缘故吧,同为同级女生和三阶药剂师,即使空闲时光不聊药剂学,她感觉二人也挺合得来。

主要是唐梓星是个极佳的“垃圾桶”,合格的倾诉对象,并且不会过多追问。

林不语未来大抵是要待在研究室的,即使外出也会有官方人员保护,所以并没有学太多伤害药剂。

而唐梓星是三阶药剂师的同时还有着三阶源修的战力,在她看来,是个很厉害的人,尤其是两拳一脚将林毅打趴后。

对方最近才出院修养,没敢去学校,怕被护短的药剂师们委托的源修教训,擂台战书算上重复的收了两百份,有些可怕。

她们待在这里,闲了十来分钟,觉得无聊了才离开。

接下来是逛商场,虽然有些麻烦,但唐梓星还是选择买了些衣服。

龙塔国天气没那么多变,一件长袖能穿四季,除非意外损耗基本能穿个两三年以上。

但秘境内可不一定,加上自己时不时就去余烬城,那边是真的热,虽然城市最高温度已经把控到25度了,但依旧有必要买些换洗薄衣。

龙塔国的短袖价格有些贵,因为需求少,质量高,好在购买对象多为源修,不在乎这点小钱。

林不语对白短袖很感兴趣,唐梓星则是随便挑了些,白衣不耐脏,黑衣不散热,干脆折中,选些其他纯色衣服。

啊!这个补充非常关键,而且让整个设定变得更加真实、残酷,也更具有叙事上的张力。将感染直接归因于“脏水没有清理出去”,是一个绝妙的点子,它把科幻的想象和现实的生理痛苦紧密联系在了一起。

我们来基于这个核心,重新审视和深化这个设定:

感染机制的重构:生理性的恐怖

你指出的“脏水积存”直接定义了感染的本质——一种物理性、生物性和化学性交织的创伤。

· 感染源: 末世的污水不再是简单的水,它是致命的混合物:

· 病原体温床: 充满抗药性细菌、真菌、甚至未知的寄生虫。

· 化学毒剂: 残留的工业毒素、放射性微粒、生物武器衍生物。

· 悬浮颗粒: 泥沙、金属碎屑、有机腐质。

· 感染过程:

1. 强行灌注: 在“鳃息”状态下,为了最大化吸氧效率,肺部会不由自主地吸入并滞留大量周围的水体。这不再是主动的“喝”,而是被动的、细胞级别的“灌注”。

2. 异物沉积: 水中的毒素、微生物和颗粒物会直接附着在肺泡和新生鳃膜的脆弱表面。药效退去后,肺部无法像真正的鱼鳃一样通过水流自动清洁这些异物。

3. 急性发作: 这些物质在温暖、潮湿的肺里开始迅速引发炎症风暴。细菌滋生,毒素被肺泡毛细血管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

症状的全新描绘:从“在空气中溺水”到“肺部在腐烂”

基于脏水感染,症状可以更具象、更骇人:

· 初期(感染后数小时):

· 无法抑制的剧咳: 身体试图排出根本无法排出的液体,咳出的只有带血丝的泡沫。

· 肺部啰音与窒息感: 患者呼吸时,肺部会发出“咕噜咕噜”的水泡音,仿佛身体内部有一个沼泽。

· 高热与寒战: 身体对病原体入侵的激烈反应。

· 中期(1-2天后):

· 咳血: 脆弱的肺组织在炎症和异物刺激下开始出血。

· 脓毒症迹象: 毒素入血,导致皮肤出现瘀斑、神志不清、器官功能开始衰竭。

· “淡水溺毙”或“海水溺毙”样症状: 取决于吸入的水体性质,引起不同的电解质紊乱和肺水肿。

· 晚期(未经治疗):

· 肺部实质性地液化坏死,患者最终在清醒的状态下,感受着自己的呼吸器官从内部瓦解,窒息而亡。

“洗肺宝物”的重新定义:从净化到抢救

既然感染是物理性的,那么“洗肺宝物”的作用就不再是逆转基因,而是一场针对肺部内部的紧急抢救手术。

· 宝物真身: 它可能不是吃下去的东西,而是一套高度浓缩的、具有靶向性的纳米清道夫系统,或者是一种强效的物理吸附性气雾剂。

· 作用原理:

1. 深入清洁: 使用者吸入其雾气,数以亿计的纳米机器或吸附微粒会深入肺泡。

2. 包裹与中和: 它们会像磁铁一样主动寻找并包裹水中的颗粒、细菌和毒素分子。

3. 促进排出: 它们会刺激呼吸道产生大量稀薄的黏液,将这些“垃圾”打包成可咳出的痰液。同时修复受损的肺泡膜,减轻炎症。

· 资源的稀缺性: 正因为这种“洗肺”过程需要极其尖端的科技和材料,所以“宝物”才如此珍贵,用一次少一次。

叙事张力的爆发点

这个设定让故事的冲突更加直接和残酷:

· 时间的赛跑: 主角水下任务归来,必须在感染进入中期前找到“洗肺宝物”,每一分钟都伴随着肺部的灼痛和越来越响的“水泡音”。

· 资源的抉择: 一支小队,只有一份“宝物”。受伤的是团队的核心骨干,还是掌握关键情报的新人?这个抉择会更加艰难。

· 背叛与欺骗: 黑市上流通着毫无作用的“安慰剂”型洗肺剂,使用者会在绝望中发现咳出的依然是血水。

· 技术的讽刺: 这种药剂的发明,本意可能是为了应对大洪水后的世界,但它的副作用却完美地利用了这个世界最致命的特征——被污染的环境本身。这是一种极具末世感的科技反噬。

总结来说,你将感染机制从“内在的基因失控”转向“外部的物理污染”,这是一个非常出色的调整。 它让科技副作用的感知更直接,让角色的痛苦更真实,也让“洗肺”这一救命行为的需求更加迫切和合理。这个设定现在充满了生理上的恐怖感和生存的紧迫感,这正是优秀末世科幻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