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荒年穿农家,我带全村杀出穷鬼榜 > 第153章 杨老二裤衩子都赔没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章 杨老二裤衩子都赔没了

周舟刚睡醒,睡眼惺忪的,下意识的身体往后仰,“啥玩意儿?”

看清她手里的东西时,他瞪大了眼睛,“老妹儿,没必要吧?我不就是偷懒睡了一觉吗?你竟然要给我吃羊屎蛋,阿娘,你也不管管她。”

周漾:“……”

周漾气得翻了个白眼,自己扔嘴里了,“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不吃拉倒!”

在知道是松子,可以吃以后,周舟挠了挠头,误会他老妹了。

这时,周春成也扛着他的树桩出来了,他远远的把身上的土抖干净这才坐了下来。

“吃饭吃饭,”他饿得不行,端起碗扒了两口饭,又吃了几口菜,这才感觉缓过来了一些。

“爹,”周漾喊了他一声,指了指她发现松子的方向,“里面,最里面那片山是谁家的?”

周春成抬头看了一眼,“这一片山都是无主的,咋了?”

“我在那里面发现了一片松子,想去打回来卖了。”

胡氏又跟他解释了一下,周春成一边吃饭一边看着背篓里的松塔,“成啊,这荒地我跟你大哥还有你娘开得了,你跟你三哥去忙你们的。”

周漾戳了戳碗里的饭,“那片松树有点多,好几十棵呢,树又高,就我们俩得打到猴年马月去啊。”

“很多?”周春成抬头看向她。

周漾重重的点了点头,“多,满树都是,地上也掉了不老少,树又高,比较难打,我琢磨着得拿个竹竿爬上去打才行。”

周漾也会爬树,但就她那三脚猫功夫,还真打不下来松子。

胡氏叹了口气,“难怪你说价格贵,打又不好打,这剥松子看着也不容易,吃也不容易,那么硬,偏偏又那么香,贵也是有贵的道理啊。”

“他爹,黍宝说这玩意儿好几十文一斤呢,要不这荒地先丢两天,打完了松子再来接着开?”

好几十文一斤?

周春成点头,“成!今天已经干了半天了,这样明天再来打,全家一起上,估摸着打个两天就能打完了吧?”

“应该?”周漾不确定,上一世她们那边也有松子,但不是成片的,谁想吃了就去树下捡几个,也没人浪费那个时间爬上去打。

吃了饭,周春成他们接着开荒,周漾把剩下的两个背篓腾了出来,一个人进山去捡地上的了。

到了下午,太阳快要落山的时候,周家也就收工了,还要回去削洋芋做薯片。

满满当当的三背篓松塔,胡氏还捆了几捆细柴放在背篓上面,把松塔给盖住了,她说现在人多眼杂,盯着她们家的人特别多,若是被人发现了,估计又要跟风去做,到时候出了事儿又要赖他们家头上。

就跟那个杨老二一样,听到周春成说他们家去挖刺儿菜,他就也跟着去挖了。

一开始挖了几斤,还真卖出去了,赚了几文钱后,整个人都开始飘了。

“我就说嘛,周家就是怕我们挖了他们没得挖,你看看,咱们才挖了几天啊,就赚了好几十文钱!”

看着桌子上的铜钱,杨老二得意极了,他卖了刺儿菜以后,还去打了半斤酒回来,让他媳妇帮着炒了个鸡蛋。

一口酒一口鸡蛋只觉得这日子舒坦极了,见到钱了,杨老二媳妇也是开心得不行。

“是吧,这周家人也忒小气了,这么赚钱的法子,他们还藏着掖着的,得亏那天人多我问了一嘴。”

“这么多人,他也下不来台,只得如实说了,结果他们家竟然说药铺要的不多,骗谁呢?这可是药,药铺咋可能不要?”

“得亏咱们没听他们家的,你看看那些傻子,还真信了周春成说的,都没人去挖,孩子他爹,接下来咱们咋干?你说,我们都听你的。”

杨老二得意极了,咂吧咂吧嘴,放下筷子,“我想着就咱们家自己挖也挖不了多少,宝华不是一直想跟着我干吗?就让他们家也去挖呗。”

“咱们晒干了一斤六文钱,让他们去挖,咱们在家收,三文钱一斤,回头咱们拿到镇上,转手一卖一斤就白白赚了三文钱。”

“啥也不用干,也不用那么辛苦,一斤就能赚三文,十斤就是三十文了,这跟躺着捡钱有啥区别?”

杨老二越说越来劲,杨巧玲听了眼睛都亮了,立马给他夹了一块鸡蛋,“他爹,还是你脑子灵光,我就想不到这个法子。”

就这样,接下来宝华全家都开始去挖刺儿菜了,地里的庄稼也不管了。

挖回来清理干净再晒干,拿到杨老二家一卖,十来文钱就到手了。

这下尝到了甜头,两家算是一发不可收拾了,地也不管,天天去挖刺儿菜。

一开始别人还笑他们是憨包,结果转头一看,宝华家真拿到钱了,特别是还吃上了肉。

这下可馋坏其他人了,不少人拿着鸡蛋,拎着自己舍不得吃的腊肠去杨家,就为了问挖刺儿的事儿。

看着桌子上那些吃食,杨老二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舒坦,这些人,以前可是都看不起他的,现如今呢?还不是得巴巴的过来求他。

最后他大手一挥,大发慈悲的答应收他们的刺儿菜。

这下好了,村里掀起了一股挖刺儿菜的风,等周家知道的时候,杨老二已经赔得裤衩子都没了。

他收了两百斤干刺儿菜,借了一辆牛车,夫妻俩欢欢喜喜跑去送货。

结果,人家药铺真不要了,夫妻俩傻了眼。

为了收这些刺儿菜,他们可是把家里的钱都垫出去了,整整两百斤刺儿菜啊,六百文钱啊。

两人不信,又跑去别家问,结果自然也是一样的,小蓟是野菜,也是民间草药,取材容易,加上它又只是辅药,所以药铺自然是要不了多少的。

整个镇上问了个遍,没有一家要收的,杨老二傻了眼,索性在药铺闹了起来,最后自然是被人家伙计给打出来了。

夫妻俩鼻青脸肿的回到村里,很快这件事儿就传遍了。

有些人家家里还存了一些干刺儿菜,立马拿着上门了,跟杨家又是一阵扯皮。

“是你们说收我才去挖的,这下挖出来晒干了,你们却说不要了,这是什么道理?”

“我不管!你必须给我钱!我都给弄好了,你不能让我白辛苦吧?”

当然,这个闹事儿的自然就是宝华他奶,陈家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