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着那一匣子铜钱跟银锭子,周漾眼里带着疑惑,“阿娘,这点,就有两百多两银子了?是不是数错了?”

胡氏坐直了身体,眼角眉梢都带着几分得意,“自然没有,我数了两遍的,咋可能会数错?这里就是零头,其他的我让你大哥给换成银票了,我想着这么多银子放家里也不安全,就换成了五十两的银票,那个我单独放的。”

鸡蛋不能放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她还是懂的。

周一方回来了以后,周漾就很少去送货了,就在家里做一下吃食,下地干干活,有空就进山寻摸寻摸,所以心里大概知道有多少进项,但具体的还真没算过。

周春成就更别说了,除了捡粪干活,帮忙搭把手,其他的就更不清楚了,就知道家里每天有进项,偶尔胡氏数钱的时候听她嘀咕几句,有多少钱心里还真没数。

这陡然听到家里有了两百多两银子,乐得他牙花子都出来了。

“咱们家今年竟然赚了这么多银子了?”他搓搓手,摸了摸那银锭子,“我都不敢想,有生之年咱们家竟然还能挣这么多银子。”

铜钱碰撞的清脆声,落在了大家耳朵里,此刻听起来却格外的踏实与满足。

这对于一年到头也见不到几两银子的庄户人家来说,无异于是一笔巨款了。

杨老二的事虽然了了,但却像一盆冷水,兜头一浇到底,浇醒了沉浸在搞钱的喜悦中的周家众人。

周漾只觉得后怕如同潮水,阵阵向她涌来,她竟然忘了居安思危。

“爹,”周漾并没有数钱的快感,声音还带着一丝后怕,“咱们一次性盖青砖大瓦房吧,别舍不得钱,围墙就用石头砌得高高的,这篱笆墙只能防君子,哪里防得了那些不要脸的小人?”

“对!”想到杨老二这事儿,胡氏脸上也带上了后怕,“我这心里也不踏实,你看这酒还放在天井里,家里还有松子核桃啥的,万一以后黍宝再琢磨点啥出来,又被人眼红盯上了咋整?”

“这次咱们回来得及时,这杨老二才没得逞,万一哪天没在家,再来个张老二,李老二的可咋整?”

周春成眉头皱了起来,都快打结了,“这盖青砖大瓦房会不会太招人了?”

“这没个一百五六十两银子只怕是盖不起来,突然之间盖青砖大瓦房,只怕盯着的人更多了。”

“爹!”周一方开了口,“咱们家现在住在这破茅草屋里,盯着咱们的人也不见得少。”

“盖吧,青砖大瓦房盖上,像黍宝说的,再把围墙高高砌起,我看看哪家有狗,再养上两只凶点的狼狗,那时候自然也就没人敢来了。”

“成!”周春成一巴掌拍在桌子上,看着匣子里摞得整整齐齐的铜钱串,还有几块大小不一的银角子,闪着诱人光泽的银锭子,这些可都是他们这大半年来,起早贪黑,一袋一袋搓出来的凉粉攒下来的血汗钱啊。

“就盖青砖大瓦房!”

他想通了,衣食住行衣食住行,前两个都解决了,房子也是时候提上日程了。

早盖晚盖都要盖,还不如趁现在。

胡氏把钱匣子一关,语气斩钉截铁道:“盖!这房子必须盖,墙也得砌,就像你奶说的,用石头砌墙,再种上老母猪屎花,看谁还敢翻!”

周漾知道周春成舍不得花这钱,或者是说,他想用这钱买地。

“爹,咱们先盖房子,顺道把天井扩宽一些,以后晒凉粉草,山货那些也方便,围墙砌高砌结实了,不仅是晚上能睡个安稳觉,别人路过也看不到咱们晒的啥,更隐秘。”

“地的话不着急,等我把这批酒卖了,那钱咱们就拿来买地,你看成不?”

周春成也感受到了大家的决心,从一开始的不舍,到现在兴奋得脸通红。

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周漾那句,卖了酒买地。

“成!那就这么定了,”周春成喝了口茶,起身道:“这钱是咱们一滴汗珠子摔八瓣挣来的,用在刀刃上不心疼!我这就去找村长,把旁边这块地也给批下来,咱们要盖就盖个大的,顺便再打听打听,哪里有好砖瓦跟工匠,小工的话咱们就在村里请得了,到时候给点工钱,这房子保准起得快。”

他们家旁边还有一小块空地,不大,就几分,正好可以批下来,跟自家的一起,能盖个大房子。

“他爹!”胡氏喊住了他,“你先别急着去,咱们得好好规划规划。”

“这房子要盖,咱们就得盖得像模像样的,孩子都大了,大郎年后要成亲,三郎也十四了,用不了两年也要成亲了,还有稷儿跟黍宝,她们也要有自己的房间。”

周舟补充道:“咱们做吃食生意的,所以灶房得宽敞些,不然转不开身,还得弄两间仓房,专门用来放干凉粉草跟洋芋还有红薯那些。”

今年凉粉赚了不少钱,明年他们自家要种两亩,陈春花家两亩,周老爷子也要种两亩,村长听说了以后,也要跟一亩,就连三叔老鱼头周明河不知道他哪听说的,说他也要种两亩。

帮忙割凉粉草的周贤明,他们家人多,而且还老的老,小的小,家里就两亩山地,也种不了啥好庄稼,他也是胆子大,说两亩都拿来种凉粉草。

这样他就可以一边卖自家的凉粉草,还能帮着去山里割,或者跟周贤文一起到别的村去收,这挣的钱可比种粮食收入高太多了。

周漾总结了一把,加上他们自家的两亩,一共是十一亩地,就算一亩地按两千斤来算嘛,十一亩地得有两万多斤了。

胡氏担心得不行,生怕要不了太多,但周漾可不担心,晒干了保存起来,这样一年到头都能卖。

凉粉草多了,自然就需要一个专门的仓房来装了,所以仓房是必须要的。

听着一家人你一言我一语的规划着自家小屋,周漾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

这笔钱与其提心吊胆的攒着,不如化成实实在在的保障。

高墙大院,不仅仅是防御,也是一种宣誓,告诉整个三家村,他们周家的崛起跟不容侵犯。

这一晚,周家灶房的火塘烧得格外明亮,里面传来的是对未来的热烈憧憬和规划。

盖上新房,高墙的筑起,预示着他们家在这片土地上,真正的扎了根,且踏踏实实的兴旺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