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天幕直播社死到各朝各代了 > 第306章 就是和我对着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视频开始“翻译”那篇流传后世的《鳄鱼文》:】

【“鳄鱼们!你们都给我听好了!”】

【“本官给你们划下道来,最迟三天时间!”】

这开场白一出,田间地头的一些老农顿时觉得耳熟,忍不住嘀咕:

“咦?这腔调......咋跟咱村头那收‘平安钱’的泼皮无赖一个德行?”

天幕下的韩愈看着自己的文被翻译成如此直白的“大白话”,整个人都僵住了,嘴角抽搐着:“.........”

他内心在疯狂呐喊:“不是......尔等......尔等怎能如此翻译?!”

他感觉这语气怎么听着就这么......这么拽呢?

【“请你们麻溜的,带着你们那些长相丑陋的伙伴,一起南迁到大海里去!”】

【“三天要是办不到就五天!”】

刘彻听着这翻译,也懵了一下,表情古怪:

“这......此言翻译得......着实......别致。”

苏轼则绷不住了,笑得直拍桌子:

“哈哈哈!后生翻译虽糙,然‘长得磕碜’、‘麻溜的’......哈哈哈,妙极!妙极!”

【然而,更“霸道”的还在后面:】

【“五天还办不到那就七天?”】

【“可要是七天之后还不行。”】

【“那就是跟我对着干!”】

韩愈本人已经无力吐槽了,他扶着额头,感觉自己的一世英名正在以一种极其诡异的方式流传后世。

他只能安慰自己,文以载道,意思到了就行,意思到了就行......

【“那就是没把我韩某人放在眼里!你们就等死吧!”】

【“到时候,我会亲自挑选武艺高强、胆识过人的壮士,拿着淬了毒的强弓劲弩,下到水里,把你们全部杀光!”】

【旁白凶狠道:“你们可不要后悔啊!!!”】

韩愈本人:“............”

他已经放弃挣扎了,面无表情地看着天幕。

然而,视频紧接着讲述了事件的结局,一个更让韩愈瞠目结舌的结局:

【“最后潮州的鳄患,还真的就逐渐平息了!于是,当地百姓为了纪念韩愈,就将这条鳄溪改名为了——韩江!”】

【“甚至,后世还将当地的一种鳄鱼,命名为——‘中华韩愈鳄’!”】

“韩愈鳄?!”

韩愈 听到这个命名,想起了之前天幕提到的“苏轼虫”,顿时感到一阵深深的无力。

“大可不必!真的不必!!”

他不想连名字都要和鳄鱼绑定流传后世了。

【“所以说,别人被流放岭南,那是凄凄惨惨兮兮”】

【“而咱们的韩文公韩愈,画风是截然不同——”】

【画面瞬间切换,配上搞笑表情包,以及那句魔音灌耳的bGm】

【“爷们要战斗~!爷们要战斗~!!”】

苏轼已经笑得已经上气不接下气:“哈哈哈......真是......真是波澜壮阔,名垂千古啊!哈哈哈哈!”

黎哲点开了视频评论区,想看看沙雕网友们还有何高见。

热评第一条就带着强烈的揭秘性质,被顶得老高:

【“你们知道韩愈当初是怎么劝皇帝不要迎佛骨,结果把自己劝贬官的吗?”】

刘彻立刻被勾起了兴趣:“嗯?不就是之前说的《谏迎佛骨表》吗?”

唐宪宗李纯本人也竖起了耳朵,他虽然已经从天幕知道韩愈因此事被贬,但具体谏言内容,尤其是那“惹怒”他的关键点,他此刻也无比好奇。

黎哲手指向下滑动,点开了那条热评的回复,里面清晰地写出了“劝谏”的核心“暴击”:

【“韩愈的意思大概就是:陛下您看看史书,自古以来那些特别信佛、崇佛的皇帝,有一个算一个,基本都短命!您要是再这么痴迷下去,您也短命。”】

唐宪宗李纯:“............”

他先是愕然,随即心情复杂难言,最终只是化作一声无奈的叹息:

“......难怪,难怪朕会如此震怒。”

刘彻愣了一下:“这唐宪宗如李世民一般,很是能忍啊!”

李世民听到这劝谏的实质内容,差点被口水呛到,他表情古怪地看向身旁的魏征。

“这韩愈......”

他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评价,只觉得这后世臣子的风格,怎么感觉和魏征一样生猛!

魏征也是一脸叹为观止的表情。

他觉得自己最多说说“陛下您这样下去会亡国”,韩愈说“陛下您这样下去会早死”。

朱元璋眼睛一瞪:

“这要是在咱大明,敢这么跟咱说话,管他什么文坛泰斗,有什么驱鳄的功劳,咱早把他脑袋砍下来挂城门楼子上示众!”

黎哲心满意足地吸溜完最后一口醪糟汤,意犹未尽地咂咂嘴,拿起筷子夹起盘中的菜肴送入口中,津津有味地嚼着。

他的另一只手却也没闲着,手指在屏幕上一划,新的视频立刻开始播放。

这新视频的开场就带着一股强烈的“网络抽象”气息:

【“你的中文很好,使我触摸不到头部。”】

【旁边还配了一个线条简单、表情扭曲困惑的人,正用力抓着自己脑袋的表情包。】

苏轼看到这句话,皱着眉头,仔细琢磨:

“此语......听着甚是怪异啊。‘触摸不到头部’?”

视频很快解释了这奇怪句子的由来:

【“这条文案的诞生,是因为刷到一名外国人在花国坐火车,看到车厢里的人几乎都在吃泡面,于是他也入乡随俗,体验了一把。事后,他写下了这段心得......”】

【紧接着,视频放出了那位外国友人发布的原文截图:】

【“为了做和全人一样,我的太太给我买了一碗方便面吃在旅程,我想我成为越来越多花国人现在。”】

这段文字一出,各朝各代的古人,但凡是识文断字的,都集体陷入了巨大的茫然之中。

刘彻指着天幕,脸上是纯粹的困惑:“这……这每一个字,朕都认得。可这连在一起,说的究竟是何意?!”

‘做和全人一样’?‘吃在旅程’?‘成为越来越多花国人’?这都什么跟什么?”

李世民转头看向房玄龄、杜如晦等一众学士,只见他们也个个眉头紧锁,面露不解。

朱元璋看得直挠头:“咱看着怎么这么费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