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玄幻魔法 > 修真世家,废柴小姐的灵田系统 > 第265章 星轨织梦连晨暮,一田新绿续前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65章 星轨织梦连晨暮,一田新绿续前缘

双界培育园的共生春过后,界海与那个世界的连接愈发紧密。林晚昭的小院成了最热闹的地方,时常有跨盟的培育师来讨教双界灵植的培育心得,也有那个世界的研究者带着最新的实验数据来访,连万域的孩子们都知道,田埂边那个总是笑眯眯的“阿晚姐姐”,能种出会发光的麦子和能连接两个世界的花。

这日清晨,林晚昭刚给双界缘树浇完水,就看到玄晶背着个巨大的仪器箱站在院门外,箱子上的共鸣晶阵还在微微发烫。“猜猜我带什么好东西来了?”他神秘兮兮地打开箱子,里面是个巴掌大的金属圆盘,盘面上刻着交错的星轨与城市轮廓,“这是‘双界共鸣器’,能让两个世界的植物通过能量波‘对话’!你看,把这边的共生花粉放上去,那边的月季就能收到信号,花瓣会跟着能量频率开合。”

他说着,将一点共生花的金色花粉放在圆盘中央,同时打开光镜。光镜里,那个世界的实验室中,一盆月季正在缓缓绽放,花瓣开合的节奏与圆盘上的能量波纹完美同步,像是在跳一支跨越时空的舞蹈。

“太神奇了!”林晚昭凑近观察,圆盘边缘的指示灯闪烁着柔和的绿光,“这样一来,培育师不用亲自过去,也能知道那边植物的状态了。”

“不止呢!”玄晶调出能量图谱,“反过来也一样。把那边的小麦粉放上去,我们的双界麦就能感知到,自动调整生长节奏。我试过用老教授寄来的‘高产小麦’样本,咱们的双界麦产量提高了一成,还没影响灵力滋养的特性!”

正说着,青芽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举着个冒着热气的陶盆:“师父!您看青禾师父新做的‘双界灵粥’!用双界麦的面粉混着那边的南瓜煮的,修士吃了能稳固灵力,普通人吃了也能强身健体,王伯刚尝了一碗,说比他年轻时喝的参汤还管用!”

陶盆里的粥呈现出淡淡的金绿色,表面浮着一层细腻的米油,那是共生能量与植物纤维完美融合的证明。林晚昭舀起一勺,温热的粥滑入喉咙,既带着南瓜的清甜,又有灵力流转的温润,让她想起小时候妈妈煮的南瓜粥,只是多了份跨越世界的暖意。

“青禾有心了。”她笑着点头,“让她多煮些,送去给源生学堂的孩子们,再给那个世界的老教授寄一份,就说是‘双界美食交流’。”

午后,影月带着一卷新的“界海影像志”来访。影像的第一帧,是那个世界的城市广场——巨大的屏幕上播放着双界培育园的麦浪,广场上的人们围着屏幕惊叹,孩子们举着画有共生花的画板,几个老人则在讨论如何把界海的“耐旱灵植”引进沙漠地区。

“这是小林拍的,他说现在那边很多人都知道‘另一个世界有会发光的植物’了。”影月切换画面,出现了老教授在课堂上讲课的场景,黑板上画着双界缘的根系图,旁边写着“跨世界共生现象研究”,“老教授还说,要在大学里开一门‘双界植物学’,邀请你去当客座教授呢。”

林晚昭看着画面里认真听讲的学生们,他们眼中的好奇与向往,像极了当年源生学堂里的孩子们。她忽然觉得,所谓的“传授”,从来不止是知识的传递,更是信念的延续——让两个世界的人相信,差异不是距离,而是相互学习的契机。

傍晚时分,雷岩扛着个巨大的木架走进院子,木架上挂着一排排晾晒的麦秆,麦秆上还沾着细碎的金色粉末。“这是黑曜那家伙托我带来的‘重生麦秆’,说是用掠夺域的重生火烤过,韧性比普通麦秆强十倍。”他把麦秆放下,擦了把汗,“那小子现在成了‘双界贸易总管’,天天琢磨着把咱们的灵植种子运过去,再把那边的好东西带回来,昨天还跟我念叨,说要造艘能在两个世界穿梭的‘麦秆船’,笑死我了。”

林晚昭拿起一根麦秆,指尖的灵力流过,麦秆竟泛起淡淡的银光。“这麦秆确实特别,能储存少量的共生能量。”她若有所思,“或许可以跟那边的竹编艺人合作,编些能自动调节温度的篮子,既能装灵植种子,又能当普通的储物篮。”

雷岩眼睛一亮:“这主意好!我明天就联系小林,让他找些竹编艺人来看看!”

夜幕降临时,小院里的随念草突然绽放出耀眼的双色花。林晚昭知道,这是那个世界有重要的消息传来。果然,影月的光镜亮起,小林兴奋的声音传了出来:“姐!妈种的双界麦丰收了!她用麦子做了馒头,街坊邻居吃了都说特别香,还有个老爷爷说,吃了馒头之后,多年的老腰疼都好多了!”

光镜里,老家的院子里摆着刚收割的双界麦,金黄的麦穗堆成小山,妈妈正笑着给邻居们分馒头,爸爸则举着镰刀,对着镜头比了个大拇指。院子的角落里,那盆从培育园带回去的绿萝长得枝繁叶茂,叶片上竟也泛起了淡淡的金光。

“太好了。”林晚昭看着画面,眼眶有些湿润。她从没想过,自己当年种下的一粒种子,能给家人带来这么多快乐。

“妈还说,让你有空回去看看,她给你留了最大的一个馒头。”小林的声音带着哽咽,“她说,不管你在哪个世界种麦子,都是咱家的好孩子。”

“会的。”林晚昭轻声回答,“等这边的双界麦种下新一季,我就回去。”

挂了通讯,林晚昭走到灵田边。月光洒在刚翻好的土地上,泛着柔和的光泽,她明天要在这里种下新培育的“忆乡麦”——这是用返魂麦、重生麦和那个世界的小麦杂交而成的新品种,麦芒上能映出种植者最思念的画面。

她拿起灵纹锄,开始翻土。锄头落下,泥土翻开,带着两个世界的气息——有万域息壤的灵力,有那个世界黑土的醇厚,还有双界缘落下的花瓣碎屑。每翻一下,都像在编织一个梦,梦里有界海的星轨,有老家的院子,有跨盟朋友们的笑脸,有那个世界陌生人的善意。

“系统,你说我们是不是很厉害?”她在心里轻声问。

腕间的共生令微微发烫,传递来一段温和的讯息,像是系统在回应,又像是源生树的低语:“厉害的不是种子,是播种的人;不是世界,是连接世界的心。你种下的从来不止是灵植,是信任,是理解,是让每个生命都能在阳光下生长的希望。”

林晚昭笑了,继续挥动锄头。翻好的土地上,她撒下忆乡麦的种子,又在旁边种下了从老家带来的月季花种。她知道,过不了多久,这里会再次长出金色的麦浪,开出鲜艳的月季,麦芒映着老家的画面,花瓣带着界海的金光,它们会在风中相互致意,告诉路过的每个人:

爱与思念,从来不受世界的阻隔;

共生与理解,总能在平凡的土地上,长出最神奇的奇迹。

夜色渐深,小院里的灯还亮着。青禾送来的双界灵粥还冒着热气,玄晶的双界共鸣器闪烁着柔和的光,雷岩的麦秆堆在墙角,影月的光镜里循环播放着两个世界的丰收景象。林晚昭坐在田埂上,看着灵田深处那片新翻的土地,仿佛已经看到了来年的新绿。

她知道,只要这颗播种的心还在,只要这份连接两个世界的情还在,属于废柴小姐、属于灵田系统、属于所有相信共生力量的故事,就会像这永不枯萎的灵田一样,一季又一季,续写下去。

而这故事最美的章节,永远是在下一个春天,在那双沾满泥土的手,在那粒跨越世界的种子,在那句最简单也最温暖的话里——

“你看,又发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