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遗孀与忠犬小叔 > 第291章 玉娘的试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赵攸知道娘是为她好,可这日后终究是她自己要过的日子,她希望能自己做主。

听着外边隐约传来的说话声,她在桌边坐下。

取下头上的步摇和耳珰后,她并未在房中久待,转而去了厨房,想看看晚食准备得如何。

刚到厨房门口,便见月盈正在灶台前忙碌地翻炒着,锅铲与铁锅碰撞出清脆的声响。

秋禾蹲在灶前添着柴火。

阿蔓和秋禾不通厨艺,来到家中,月盈便耐心教导她们,只是二人尚在初学阶段。

今日月盈出门前特意嘱咐她们先备好食材,若她回来得晚,就简单做些面食给老夫人、小姐和少爷垫垫肚子。

月盈一回来,净了手便立刻张罗起晚食。

赵攸见已经有人忙活着,也就没进去。

听见堂屋里赵母对着赵惊弦念叨说忧心她的婚事,她想起买回来的寒瓜好似还未湃到井里。

她到马车前一瞧,果然还在那里,便抱下来,清洗了一下青翠的外皮,放到篮子里,吊到井里面。

到用了晚食,吃起来就是冰冰凉凉的了。

晚食时分,饭桌上的气氛略显沉闷。

只有碗筷轻碰和咀嚼食物的细微声响,间或夹杂着赵母一声接一声的叹息。

赵母扒了两口饭,终究忍不住放下筷子:“那齐家条件多好,怎么就没成呢……”

无人应声。

她又念叨:“小攸怎么就没看上呢!错过了,日后再想找这么好的可就难喽!”

依旧是一片寂静。

赵攸垂眸专注地吃着饭,没出声。

赵母长长叹了口气,声音里带着几分苍凉:“我也不知还能有几年好活的了,只希望能尽早见到小攸成家,最好是能见到外孙降生。”

“娘,”赵惊弦终是没忍住温声劝慰,“您肯定能长命百岁的。咱们小攸这样好,您定能见到她嫁一个如意郎君。”

赵母:“但愿吧。”

这时,一直埋头吃饭的团团突然抬起小脸,一本正经地说:“奶奶,您就放心吧!您不止能活到姑姑的宝宝出生,还能看到我当爹呢!”

这话瞬间打破了凝重的气氛。

玉娘一个没忍住,差点被呛到,赶忙咽下口中食物,拿起瓢羹在自己面前的汤盅舀了一勺汤。

赵惊弦难得地对儿子板起脸:“你这么小的年纪,就知道当爹了?”

“这有什么不知道的!”团团挺起小胸脯,神气活现。

上次和墩娃他们玩过家家,为了谁当爹争得面红耳赤。

墩娃仗着个子高非要当爹,让团团当儿子,团团可不乐意。

最后两人划拳定胜负,他赢了墩娃,美美地当了半天的爹呢!

赵母被孙子这番童言稚语逗得开怀大笑,脸上的皱纹都开成了花。

“哎呦!奶奶的乖孙!那我可得好好活着,到时候给阿止看孩子。”

团团挺了挺小胸脯:“谢谢奶奶!”

一顿晚食就在这由阴转晴的气氛中用完了。

月盈取来湃在井中的寒瓜,刀刚落下就听见清脆的“咔嚓”声,红瓤黑籽,汁水饱满得快要溢出来。

切好后端到院子里。

一口下去,众人只觉得清凉甜润的滋味瞬间从舌尖蔓延到全身,驱散了难耐的暑气。

这寒瓜个头很大,玉娘让月盈给秋禾和阿蔓也分了两块,让她们一块儿尝尝。

除了赵母还惦记着相看的事,家中其他人都只将这当作一个小小的插曲。

两日后,玉娘应邀参加一位与赵惊弦有来往的官员的夫人举办的赏花宴。

这赏花宴是城中女子们夏日里常有的雅集,既是赏花,也是交际。

虽说先前玉娘曾提议让赵攸陪同出席,却被她以不喜应酬为由婉拒。

可想到她的婚事,玉娘昨夜又试着邀她同去,却依然被拒。

无奈之下,她便只带了月盈和虎子出了门。

玉娘到了举办宴会的园子时时,便见到好些面熟的夫人。

都是先前的几次宴会上见过的,她含笑与相识的夫人们相互见礼。

没一会儿,果然见到了沈夫人的身影。

沈夫人最是热衷赴宴,因是低嫁,在夫家地位高,平日里无所拘束,便将这些宴会当作了消遣。

此刻她正与一位十分年轻的夫人对着一株兰花品赏。

玉娘上前,笑意盈盈:王姐姐,我就猜你会来,果不其然。

沈夫人听到熟悉的声音,转头,亲热地拉住玉娘的手:玉娘,我也猜你会来,果真猜对了。

说着,她拉过身旁的年轻女子。

这女子约莫二八年华,身着天青色罗裙,梳着妇人发髻,眉目清丽。

沈夫人对着她朗声介绍:这是户部员外郎家的赵夫人,与我最为投缘。

又转向玉娘,语气亲切:这是我外甥女,去年才出阁,夫家姓刘。

玉娘与年轻女子互相见礼。

赵夫人。

刘夫人。

三人便一同赏鉴眼前这株名贵兰花。

不多时,一位与刘夫人年纪相仿的夫人过来,邀她同去水榭赏荷。

沈夫人摆摆手:快去罢,你们年轻人一处说话更自在些。

刘夫人行礼告退,与熟识的好友说说笑笑走远了。

玉娘与沈夫人继续方才的话题,说了好一会儿京中轶事。

见时机恰好,玉娘状若无意地将话题引到王家五公子身上。

她并未迂回试探,而是直截了当地提起了上回在王家被五公子唐突拉住的事。

这事既已发生,王妈妈多半早已报与沈夫人知晓,若再遮遮掩掩,反倒会惹性情爽利的沈夫人不喜。

果然,沈夫人听了,歉然道:“玉娘,这事我后来听王妈妈说了。是我安排不周,让你受委屈了。我那五弟行事无状,我父亲已重重责罚过他。”

玉娘一笑,声音温软:“王姐姐说哪里话,若非您周全,小鲤怎能进王家族学?我并无大碍,况且第二日府上就送了赔礼来,已是十分周到。”

沈夫人神色一松:“你不怪我便好。”

玉娘眼睫微垂,似是随口一提:“只是……那日贵府五公子看我的眼神,倒像是旧识。可我细细回想,却实在不记得曾在何处见过,许是他认错了人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