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世博园区建设工地灯火通明,皎兰集团的工程团队在三班倒的紧张节奏中推进着最后阶段的施工。
诛华手持世博局特批的通行证,站在即将竣工的“皎兰未来馆”前。
身后是近百名核心工程师与项目负责人——作为世博会核心赞助商,皎兰集团不仅承建了三个主题场馆,更负责整个园区的智能系统集成。
诛华指尖划过平板电脑上的施工进度图,全息投影在夜色中勾勒出展馆的立体结构。
“能源馆的太阳能穹顶必须在48小时内完成铺设,物流通道的无人驾驶系统明天开始联调。”
他的声音穿透细雨,像钢钉砸进混凝土。
“这不是商业项目,是国家任务。”
世博局副总指挥亲临工地,黑色雨伞下露出半张凝重的脸。
“诛总,国际展览联盟的考察组提前三天抵达,浦西园区的水循环系统还在调试。”
诛华抓起安全帽扣在头上,雨水顺着帽檐划出利落的弧线。
“给我两小时。”
他踏进临时指挥车,三块屏幕同时亮起。
左屏跳动着水循环系统的实时数据,中屏显示着德国供应商发来的故障报告,右屏则是皎兰自主研发的净化模块设计图。
“德方认为滤芯承压不足需要更换,但问题是他们的计算模型错了。”
年轻工程师指着波动曲线急声解释。
“黄浦江潮汐导致的水压变化,他们按莱茵河数据做了线性修正……”
诛华抓起通讯器接通慕尼黑。
“施耐德先生,请立即授权系统权限。”
电话那端的德语带着迟疑。
“按照合同……”
“按照实际情况。”
诛华截断对方。
“你们的设计院在1998年修订过莱茵河枯水期系数,但上海的水文档案显示,过去二十年汛期峰值提高了17%。”
他敲击键盘调出泛黄的电子档案。
“今早我们模拟了极端天气下的系统负荷,这是压力测试报告。”
德国总部陷入沉默,只有电流声滋滋作响。
五分钟后,系统权限全面开放。
皎兰工程队的重卡碾过积水路面,改装过的净化模块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
工人们喊着号子架设管道,额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
世博局官员盯着监控屏感叹。
“这速度简直像变魔术。”
诛华抹了把脸上的水渍。
“魔术需要障眼法,我们靠的是实打实的技术储备。”
他指向远处若隐若现的皎兰研发中心。
“水处理模块本来是给西北治沙项目准备的,现在临时调来应急。”
雨幕中忽然亮起绿灯,控制台传来欢呼。
“系统通了!浊度指标优于欧盟标准!”
副总指挥用力拍打诛华的肩膀。
“我就知道找你们没错!”
次日清晨,考察组的白人专家蹲在泵站前,手持检测仪反复核对数据。
“难以置信……你们怎么解决瞬时流量波动的?”
皎兰的首席工程师含笑递过平板。
“双涡流整流技术,我们在小浪底水库做过验证。”
专家盯着三维模拟图良久,掏出钢笔在评估表上划下满分。
“我要建议巴黎总部把这项写进明年的技术规范。”
诛华站在人群后方,手机震动弹出诛皎的短信。
“国之盛事,更需细处见真章。”
他收起手机,望向正在吊装的巨型太阳能板。
那些在金融危机中并购的欧洲技术,那些在汶川地震中淬炼的应急能力,此刻正化作展馆廊柱的曲线与数据流的脉动。
最后七十二小时,诛华几乎住在了工地。
他戴着AR眼镜穿梭在各场馆间,虚拟界面叠加在现实场景上,钢筋水泥化作流淌的数据。
“通风管道的抗震节点需要加强。”
指尖轻点,bIm模型自动生成加固方案。
“园林区的灌溉系统接入气象卫星数据。”
语音指令刚落,云平台已开始调整灌溉时序。
世博局的女翻译追着他确认外宾动线,高跟鞋在建材间磕磕绊绊。
“韩国团要参观智慧城市展区,能不能开放北侧通道?”
诛华视线不离全息图。
“走三号门,我们上个月部署了实时翻译系统。”
他摘下眼镜揉揉眉心。
“顺便告诉客人,展区用的语音识别芯片是皎兰自研的。”
女翻译匆匆离去时,诛华接到更紧急的报告——主题馆的穹顶玻璃出现裂纹。
供应商远在意大利,空运至少需要五天。
项目经理急得嘴角起泡。
“要不要用国产替代?但透光率差0.3%……”
诛华直接拨通诛兴的视频电话。
屏幕那端的实验室里,纳米材料正在反应器中翻滚。
“把光谱分析数据发过来,我们新研发的涂层能调整透光率。”
诛兴的白大褂沾着试剂痕迹,眼睛却亮得灼人。
“本来就是为集团大厦幕墙准备的,正好提前验证。”
六小时后,带着皎兰标志的特种玻璃运抵工地。
工人们操作机械臂精准安装,朝阳透过新玻璃洒进展厅,竟比原设计多了道彩虹光晕。
国际展览联盟主席恰好巡馆至此,举起手机连拍数张。
“这应该成为官方宣传照。”
老人笑着对诛华说。
“你们让技术拥有了诗意。”
开园前夜,诛华独自漫步在已成型的园区。
智能灯带随着他的脚步次第亮起,喷泉在算法控制下舞动水龙。
他停在皎兰未来馆的巨幅屏幕前,上面实时跳动着园区能源消耗数据。
光伏发电自给率达成162%,雨水回收系统每日节水3000吨,垃圾分类AI识别准确率99.7%……
这些数字即将面对全世界审视。
手机响起,是诛皎难得开启视频通话。
镜头里的父亲站在书房地图前,红钉标记着皎兰参与过的国家工程。
“记得百家镇第一盏电灯吗?”
诛华眼前浮现出童年画面。
昏暗的煤油灯被电灯取代时,全镇老少围着灯柱欢呼雀跃。
“现在我们要点亮的是世界舞台。”
诛皎的声音将他拉回现实。
“但本质上,我们做的仍是同一件事——”
“让光照到该照的地方。”
诛华接过父亲的话。
通话结束时,晨光已撕开云层。
世博园在曙光中苏醒,如同展翅的巨鹏。
诛华整理好安全帽,朝等候的工程团队挥手。
“最后检查一遍系统,我们要让世界看见未来的模样。”
他的身影投在即将启用的5G基站上,仿佛与钢铁架构融为一体。
这个从乡镇企业走出的集团,此刻正将螺丝钉拧进历史的轴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