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军师早算定:辛毗必谏袁熙,教你率三千轻骑渡河劫粮。

而此处......银枪划破暮色,指向四周林立的 ** ,才是真正的粮营。

从头到尾,这都是我军的军师谋略。

目的就是要歼灭你手下三千铁骑,为主公渡黄河扫清阻碍!

赵云毫不掩饰,将秦牧的完整计策全盘告知颜良。

颜良全身颤抖,倒抽冷气,陷入巨大震撼之中。

原以为是秦牧识破了辛毗的计谋...

没想到竟是辛毗中了秦牧的圈套,被刘备君臣玩弄于股掌?

此人的智谋已达不可思议之境!

我河北所有谋士加起来,也绝非他的对手!

刘备得此高人相助,袁公岂有不败之理...

颜良脑海中嗡嗡作响,犹如醍醐灌顶。

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笼罩全身。

可笑袁氏父子至今都不知在与何人争斗。

他们怎可能有胜算...

颜良喃喃自语,神情恍惚。

赵云不再多言,转身向西下令:

押解颜良,即刻返回高唐复命!

高唐城府衙内。

刘备正与秦牧、陈登研究河北局势。

主公,子龙将军凯旋了!

陈到兴冲冲前来报喜。

刘备大喜过望,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子璟,你的计策成功了!

袁家三千铁骑已被歼灭,渡河再无阻碍!

刘备激动地看向秦牧。

秦牧却神色自若,对这个结果毫不意外。

只是淡然一笑:

既然子龙得胜归来,理当设宴庆功。

刘备开怀一笑,立即吩咐设宴款待赵云。

不多时。

赵云从容步入厅堂,上前行礼。

禀报主公,正如军师所料,颜良果然率三千骑兵突袭漯阴。

末将与朱休穆联手,将来犯的袁军尽数剿灭。

末将生擒敌将颜良,特押解回营复命!

赵云昂然汇报战况。

全歼三千敌军!

生擒河北名将颜良!

大获全胜!

真乃常山赵子龙!

军师所言不虚,欲擒颜良,非子龙不可!

刘备赞叹不已,对赵云大加赞赏。

赵云神色平静,请示颜良处置事宜。

刘备遂命将颜良带上堂来。

片刻。

被捆缚的河北名将押至大堂。

颜良自忖必死,神色凛然不屈。

不料刘备离座下阶,亲手为其松绑。

此举令颜良愕然。

先前的决绝之色,顿时化作满脸困惑。

久闻颜将军勇冠三军,武艺超群,乃当世虎将!

今日得见,三生有幸!

来人,为颜将军设座,斟酒压惊。

颜良震惊不已,难以置信地望着眼前这位雄主。

这位手握四州之地,将袁绍逼入绝境的霸主,竟待他如座上宾?

究竟何意?

颜良心念电转,猛然醒悟。

刘备礼遇贤才,分明是要招揽于他!

想通此节。

颜良眉头微蹙,抱拳道:

久闻玄德公礼贤下士,有明主之风,今日一见名不虚传。

良深受袁公大恩,自当以死相报。

颜某绝非卖主求荣之辈,誓死效忠袁公!

玄德公,请速速赐我一死!

刘备闻言一怔。

他万没想到颜良性情这般刚烈,自己尚未开口劝降,对方便已断然回绝。

更口口声声要为袁绍尽忠赴死!

这般赤胆忠心,倒让刘备心生敬意,愈发不忍下手。

见颜良如此决绝,刘备一时束手无策,只得转向秦牧求助。

颜将军何其愚钝!

秦牧厉声呵斥,缓步上前。

颜良身形微震,沉声道:

为主殉节,何愚之有?

为明君尽忠是节义,为昏主送死是愚忠!

秦牧冷笑一声,戟指向北:

官渡一战,张合为袁绍拼死力战,换来的却是何等下场?

袁绍偏信辛毗谗言,竟诬陷张合私通曹操,将乌巢之失全推在他身上,生生逼得张合投敌。

不思悔改也就罢了,反而一怒之下屠尽张合满门七十余口!

我倒要问问,这等昏聩之主,可值得你以死相报?

颜良踉跄后退,如遭雷击。

方才视死如归的决绝之色,此刻已消退大半。

张合之事,确是他们河北将领心中隐痛。

虽与张合交情不深,但颜良心知对方降曹实属 ** 无奈。

当日袁绍要诛杀张合全家时,颜良也曾冒死进谏。

可惜。

袁绍非但不纳忠言,反将他痛斥一通,质问是否也与张合一般暗通曹操。

虽知是主公一时气话,但字字诛心,至今想起仍觉寒意彻骨。

此事,亦在他心中,种下了对袁绍不满的萌芽。

若非袁绍昏聩,纵容诸子夺嫡,坐视河北士族与汝颍士人相争。

审配怎敢在官渡对阵之际,拘押许攸亲眷,生生逼得许攸叛投曹操?

若无许攸泄密,曹操岂能洞悉袁军虚实,一举焚毁乌巢,令十五万大军顷刻溃散?

试问,若非袁绍无能,袁氏何至于沦落至此等绝境?

秦牧直指官渡败因,再度厉声逼问。

颜良垂首,默然不语。

那股赴死之志,又消减了几分。

袁绍若明事理,怎会明知袁熙庸碌,仍命其统率高唐兵马,凌驾于你之上?

若非如此,他又怎会轻信辛毗诡计,迫你率残存骑兵突袭漯阴,自投罗网?

此刻那辛毗,怕已重施故技,诬你私通我主,故意葬送三千将士。

袁熙父子,定如对待张合那般,对你恨入骨髓!

如此昏主,颜良,你真要为其殉葬?

这番诛心之论,令颜良浑身剧震。眼中最后一丝决绝,霎时灰飞烟灭。

我在此妄图死节...

那袁公,怕是正暴跳如雷,视我为眼中钉罢...

悲怆之情,如潮水般漫上心头。

效忠这般昏主赴死,还敢自称明智?

秦牧最终喝问。

颜良彻底缄默。

先前的视死如归,此刻已化作满地凄凉。

任谁都看得出,颜良已被秦牧点醒,再无为袁绍殉节之念。

秦牧见状后退,侧目扫向刘备。

那老刘心领神会,当即肃然道:

子正兄,你这身过人的武略将才,若为袁氏这等逆贼殉命,实在可惜!

不如归附我刘玄德麾下,同襄讨贼兴汉的伟业!

见火候已到,刘备便直截了当地向颜良表明了招纳之意。

颜良闻言身躯一震,缓缓抬首望向刘备,见其神情真挚,目光不由闪烁。

这刘使君礼遇士人,气度恢宏,确比袁本初更胜一筹。

我颜某堂堂七尺男儿,与其为那昏主陪葬,何不择此明主,方不负平生抱负?

颜良心潮起伏,信念已然动摇。

正当他反复思量后,深吸一口气要表态归顺之际,却忽然想起要紧事,到嘴边的话又生生咽了回去。

踌躇半晌,颜良神情黯然,长叹道:

秦军师所言不差,袁公确非明主,不值得颜某效死。

只是我阖家老幼,族人亲眷,现今都在南皮城中。

若归降使君,只怕全家都要重蹈张儁乂灭门之祸。

使君盛情,颜某实在无福消受。

颜良道出难处,终究还是婉言谢绝。

这话说得再明白不过。

先前张合降曹,袁绍盛怒之下将其满门七十余口尽数诛杀。

颜良虽有归顺之心,却恐累及家人遭灭顶之灾。

刘备听闻颜良有归顺之意,心头先是一喜。

待明白其中苦衷,喜色渐消,反倒陷入两难。

他是真心要招纳这员虎将。

可若因此害得颜良满门被诛,于心何忍?

但要他就此放弃,又当如何?

这员猛将,杀之可惜,放之不能,若纵其重归袁氏,后患无穷。

刘备见颜良心系家眷,心生体谅,转头对秦牧低声道:军师,颜子正牵挂亲人,此事确实棘手。

秦牧眸中精光一闪,笑道:使君何必烦忧?将人接来便是。

袁本初岂会轻易放人?刘备眉头微蹙。

用他儿子作筹码呢?秦牧指尖轻敲案几,袁显奕(袁熙)这颗棋子,该动了。

刘备顿时会意,击掌大笑:好计!三千敌骑尽殁,颜良被擒,河北门户洞开——他猛然起身,佩剑铿然出鞘:传令三军,即刻渡河!直取平原,生擒袁熙!

帐外战鼓骤起,九万大军如洪流般涌向黄河北岸。

数百艘战船载着刘家大军向黄河北岸进发,甲板上站满全副武装的士卒。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肃杀之气弥漫整个河面。

平原城内张灯结彩,喜气冲淡了战争的阴霾。一处雅致的庭院里,有位倾城佳人凭栏而立,望着天边流云幽幽叹息。

脚步声由远及近,甄尧走进闺房。看见梳妆台上未动过的嫁衣,这位甄家长子皱起眉头:宓儿,婚期将近,怎么还未试穿喜服?

倚栏的少女正是即将嫁给袁熙的甄宓。她头也不回地答道:何必试穿,到时直接换上便是。语气里透着漫不经心。

甄尧听出妹妹对婚事的不满,叹息道:为兄知道你看不上袁熙的平庸,可他如今是袁家继承人。看在这层身份上,你就勉为其难吧。

袁家储君?甄宓唇角泛起讥诮,现今袁家困守平原、渤海两郡,已是穷途末路。兄长与父亲真以为袁家还有翻身之日?她转身时,眼中闪过洞悉世事的锐光。

甄尧怔住,没想到妹妹将局势看得如此透彻。他苦笑道:袁家处境我们自然明白。这桩婚事...其实族中早已多次推辞。话音里尽是无奈。

“那辛毗用我们甄家满门的性命相挟,父亲迫不得已,只能应允。”

“若不如此,甄氏全族都要折在袁公手里。”

甄尧道出隐情。

甄宓猛然转身,眸中蕴怒:“我甄家乃河北望族,富甲天下。他袁本初当真敢对我们 ** 手?”

甄尧神色惊慌,低声道:“小妹慎言!如今的袁公早已不是当年脾性。你可记得张合?七十余口的家族说杀就杀!若触怒了他,我们甄家岂能幸免?”

甄宓指尖微颤,心头悚然。

半晌,她银牙紧咬:“可曹刘联军压境,袁家覆灭在即。让我嫁给袁熙,岂不是将甄家绑上死船?到时候我们如何自处?”

甄尧满面愁容:“父亲与我何尝不知?但如今全族困在南皮,生死皆在袁家一念之间。若此刻违逆,立时便是灭门之祸!”

“先熬过眼前这关...才有将来可言。”

甄宓再无言语。

望着案上那袭刺目的喜服,她阖眸轻叹,满室寂然。

……

郡府内堂。

袁熙对镜抚弄新郎锦袍,眉飞色舞。

“二公子这身装扮,当真翩翩俊朗,英气逼人!”

辛毗的谄笑在旁响起。

这句奉承让袁熙嘴角愈扬,镜中人愈发志得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