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子暂且忍耐几日,待颜良家眷抵达,我便护送公子返回南皮。”逢纪低声叮嘱。
袁熙彻底放下心来,连连点头。
忽然,他压低声音问道:“元图,听闻我那未婚妻甄宓也困在平原城内,可否与刘备交涉,将她一并带走?”
逢纪猛然想起此事。
娶甄宓事关袁家与甄家联姻,若得甄家钱粮支持,袁绍才有资本重整旗鼓,扭转败局……
想到此处,逢纪向刘备拱手笑道:“玄德公,下官还有个不情之请。”
“甄家 ** 现居平原,乃二公子未婚妻,不知玄德公能否开恩,允我带她同行?”
刘备听是一女子,本欲痛快应允。
未等开口,秦牧却上前低语:“主公,甄氏乃天下巨富,袁绍联姻只为谋其钱粮。”
“此女万万不可放走。”
刘备猛然醒悟,明白甄宓关乎重大。
难怪逢纪拉下脸面恳求。
即便刘备胸襟宽广,也断不会放走甄宓,让袁绍借甄家财力卷土重来,再度为敌。
他目光微沉,冷声道——
【
“此事恕难从命。”
“甄氏千金已许配给我家军师秦牧为妾,岂能让你带回去?”
话音落下,厅内骤静。
逢纪与袁熙脸色陡变。
秦牧亦是一怔,愕然望向刘备——
何时定的此事?
自己竟毫不知情?
见秦牧神色诧异,刘备眼底掠过笑意。
甄氏乃河北绝色,他早有耳闻。此番横扫青徐、攻取河北,秦牧献策居功至伟。赐此佳人,既为犒赏,亦可名正言顺断了袁绍联姻之念。
心念既定,刘备干脆当众宣告。
秦牧瞬息会意,轻咳两声不再多言。
袁熙却猛然攥紧双拳,眼中血丝迸现——
甄宓分明是他的未婚妻!
刘备竟敢将她赐予秦牧为妾?
奇耻大辱!
这不仅是践踏他袁氏储君的尊严,更是将袁绍的颜面踩在脚下!
“公子三思!”逢纪急扯袁熙衣袖,压低声音喝道,“此刻翻脸,你我性命堪忧!”
如冰水浇顶,袁熙猛然惊醒。
如今身为阶下囚,生死皆操于刘备之手。纵有万般屈辱,又能如何?
(
刘备勃然大怒,反悔之际当场斩杀你又如何?
袁熙浑身一颤,顿时偃旗息鼓,噤若寒蝉。
他强忍屈辱垂下头颅,将满腔愤恨硬生生咽下。
逢纪见状缓和神色,赔着笑脸向刘备拱手:
既然事已至此,此事权当在下未曾提起。
主仆二人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含恨忍下这口恶气。
...
四日光景转瞬即逝。
正如秦牧所料,袁绍纵有滔 ** 火,终究还是忍辱将颜良家眷尽数送至平原城。
刘备亦遵守约定,放逢纪带着袁熙离去。
二人如获大赦,慌不择路逃离平原,唯恐刘备反悔。
策马奔出十余里,确信无人追击后,方才勒马长舒浊气。
秦牧!夺妻之仇不共戴天!
我袁熙在此立誓,定要将你与刘备千刀万剐!
脱困的袁熙立刻挺直腰板,指天画地发 ** 誓。
逢纪同样面含怒色,抚须劝慰道:
二公子放心,主公已对曹操施展诈降之计,将曹军引向南皮。
要不了多久,刘备便会与曹操两败俱伤。
待那时机成熟,我们便可坐收渔利,收复河北!
届时定叫那秦牧血债血偿!
听闻此言。
袁熙怒容顿消,转为狂喜之色。
不想父亲竟深谋远虑至此!
妙计!真是妙计!我袁氏复兴有望!
他眼中燃起复仇烈焰,回望平原方向厉声道:
秦牧!且等着我来算这笔夺妻之账!
◆血誓◆
必取尔首,雪此奇耻!
刀光映面,誓言凿骨。
马蹄惊尘,主仆二人向南皮疾驰。
◆孤城落日◆
旌旗蔽日,黑云压城。
秦牧指尖划过舆图,裂帛之声隐约可闻:袁本初必已向曹阿瞒屈膝,此乃驱虎吞狼之计。
银甲映着烛火轻晃:六万精兵围三阙一,余部锁漳水咽喉——要教这四世三公,尝尽众叛亲离之苦。
◆骄傲的黄昏◆
刘备抚剑沉吟:四世三公的体面...
体面?秦牧忽然冷笑,案上茶汤泛起涟漪,当黄河天堑化为齑粉时,他的骄傲便同这茶沫般——
盏碎!
不过蝼蚁贪生尔。
飞溅的瓷片映出刘备骤然清明的眼神:传令,三更造饭。
烽燧狼烟刺破黎明。
此时的他,早已是失去爪牙的困兽,哪还有狂妄的资本。
随后。
刘备眼中燃起斗志,朗声下令:
传我军令,明日全军九万将士整装待发,直指南皮!
务必在曹操之前,彻底剿灭袁氏!
众将领命,群情激昂。
议事完毕。
刘备展露笑容,对秦牧说道:
子璟,战事紧迫,来不及为你操办隆重婚礼了。
待我们攻下南皮,平定袁绍,再为你举办盛大的纳妾之礼,让你名正言顺迎娶那位河北绝色。
听闻此言。
秦牧略显诧异。
没想到主公竟将此事当真?
原以为当日只是推托之词,为的是拒绝将甄氏女送还袁家。
此刻出征在即,主公竟再次提及。
还要大肆操办!
主公真要...将甄家千金赐予末将为妾?
秦牧回神后,不禁确认道。
刘备神色郑重:
我既出言,岂有反悔之理?
军师运筹帷幄,夺取青徐立下不世之功,赏你一位 ** ,不是理所应当么。
秦牧心头涌起暖意。
必须承认,刘皇叔待他确实不薄。
特别是在女色方面。
每逢攻取州郡,若有绝代佳人,必定第一个想到他。
能为这般主公效力,倒也值得。
那末将就谢过主公厚赐,却之不恭了。
秦牧爽快行礼致谢。
主公美意,自然没有推辞的道理。
更何况,那可是甄宓。
河北第一 ** ,曹植笔下洛神化身,宛若天仙的绝色佳人。
刘备这番心意既已送到嘴边,秦牧若再推辞,岂非有失男儿本色?
见秦牧默许,刘备眉宇间浮现欣慰之色。
甚好,子璟愿接纳甄家千金,正合我意。
当速克南皮,剿灭袁氏,方不误良辰吉日。
议事厅内回荡着刘备爽朗的笑声。
翌日拂晓。
九万雄师自平原郡拔营北上,日夜疾驰直指南皮。
时值孟夏。
刘备大军兵临南皮城下。
正如秦牧预判,曹操亲率六万精锐沿漳水东进,亦向南皮急行军而来。
曹军终究迟了半步。
刘备遣黄忠、甘宁、陈登统兵三万,于南皮城西漳水东岸扎营,扼守曹军东渡要道。
曹操被迫驻军漳水西岸,与刘军隔河对峙。
刘备亲统六万主力将南皮围得铁桶般严密。
暮色笼罩军营。
中军帐内灯火通明。
刘备正与文武群臣共商破城大计。
曹孟德六万大军虽被阻于漳水西岸,仍不可轻忽。
为免节外生枝,当速破南皮。
刘备定下调子,目光转向颜良:
子正曾久镇南皮,于城防布局了如指掌,且为诸君详解。
众将视线齐聚颜良身上。
当初得知刘备愿以袁熙交换其家眷时,这位河北名将深受感动。
家眷团聚后,颜良当即向刘备宣誓效忠。
此次北征,颜良以刘军将领身份位列将班。
袁本初初任渤海太守时,便以南皮为根基。
彼时便大兴土木加固城防,将南皮经营得固若金汤。
“当初为对抗公孙瓒,曾多次对城池进行加固。”
“邺城陷落退守南皮后,袁绍又强行征调数千百姓,对南皮进行了第三次扩建。”
“毫不夸张地说,如今的南皮城堪称河北最坚固的城池。”
“此外,袁绍还强行征收渤海、河间两郡数十万斛粮草,城内存粮足以供应两万大军半年之久。”
“说实话,若袁绍死守南皮,我军强行攻城恐怕并非易事。”
颜良指着沙盘,将南皮城防情况一一说明......
众将领的神情渐渐凝重起来。
“看来袁绍是吸取了邺城的教训,决心把南皮打造成铁桶阵,誓与此城共存亡。”
刘备眉头微蹙,目光转向秦牧:
“军师,如此局面,可有速破南皮的良策?”
秦牧依旧神色淡然,从容一笑:
“主公可还记得臣曾说过的话?再坚固的堡垒,从内部攻破最为容易。”
“袁绍将南皮修筑得铜墙铁壁,那我们便从内部打开缺口。”
刘备精神一振,示意秦牧继续。
“再坚固的城池,终究要靠人来守。”
“袁绍、袁熙父子别无选择,只能死守南皮,但城中百姓、两万将士以及河北官吏,未必愿意为他袁家陪葬!”
“臣料想,此时城中必然人心浮动,想要另谋出路的袁氏家臣不在少数。”
“主公只需给他们一个希望,敞开接纳之心。”
秦牧话锋一转,拱手道:
“请主公即刻撰写《讨袁檄文》,抄写万份射入城中。”
“檄文中需明确表示,只诛袁绍父子这两个 ** !”
“其余文武官员、军民百姓,凡愿归顺者,一律宽恕。”
“若有献城立功者,主公更当厚加封赏。”
“只要这檄文传开,南皮城内必然人心涣散,不战自溃。”
秦牧将自己的计策娓娓道来。
刘备闻言顿时豁然开朗,欣喜道:
“子璟此计,实乃攻心之策!”
“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确是速破南皮的妙计!”
秦牧淡然一笑,颔首道:
“主公英明,此计确是以心攻心。”
“虽然算不得什么奇谋,但对付走投无路的袁绍,已是绰绰有余。”
刘备再不迟疑,当即决断:
“就依子璟之计,即刻施行这攻心之策!”
随即,刘备亲笔写下《讨袁檄文》,历数袁氏父子罪状,昭示城中军民归降之意。
又命军中文书昼夜赶工,誊抄数万份檄文。
三日之后。
数万道檄文随着铺天箭雨,尽数射入南皮城中。
翌日天明,檄文已散落城内大街小巷。
上至官吏,下至士卒百姓,很快人手一份。
全城哗然,人心浮动。
这道檄文,也很快被送入袁绍军府之中。
“大耳贼,竟使出如此卑劣手段!”
“妄想蛊惑我军民生乱,实在 ** 至极!”
府堂之上,袁绍怒发冲冠,将手中檄文撕得粉碎。
“不错!大耳贼诡计多端,强攻不下就耍这等阴招!”
“父亲,此计必是那秦牧所出!”
袁熙亦随声附和,对刘备与秦牧大骂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