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他,急需再献一条妙计,重新获得曹操的赏识与倚重。
忽然间,司马懿眼底掠过一丝诡谲的光芒。
“司空,在下有一计,可阻刘备进犯我冀州腹地!”
司马懿从暗处走出,神情再度从容自若。
曹操目光一亮,连忙追问:“仲达有何高见?”
“请司空细看!”
司马懿取来地图,在曹操面前展开。
“漳水自西南向东北流淌,将冀州一分为二,东岸便是渤海平原及冀东诸郡。”
“漳水虽不及黄河长江宽阔,原本难以阻挡刘备渡河。”
“但如今正值夏季,雨水丰沛,水位暴涨。”
“司空何不决开漳水堤岸,将两岸数十里地域尽数淹没为 ** ?”
“如此,便可形成一道天然屏障,令刘备无法西进!”
司马懿手指在地图上划过,献上了这条所谓的妙计。
曹操精神一振,目光在地图上迅速游移,眼中渐渐浮现兴奋之色。
田丰却眉头紧锁,急忙劝阻:
“司空,仲达此计万万不可!”
“漳水两岸皆是良田,沿途更有北皮、东武、成平等数座城池。”
“若决开漳水,这些城池与沿岸村落良田岂不尽毁?万千百姓将遭灭顶之灾!”
河内虽在黄河以北,却隶属司州,司马懿并非河北人士。
与司马懿这个外州人不同,田丰乃河北本土人士,自然无法容忍这条祸害河北的所谓“良策”。
“司空乃当世明主,岂会殃及百姓?”
“决堤之前,司空自会迁走沿河百姓,免其受洪水之害。”
司马懿不以为然地驳斥了田丰的质疑。
田丰立刻追问:
“即便迁走百姓,可他们失去赖以生存的田地,又将如何度日?”
司马懿早有预料,淡然答道:
中原战乱不断,四处都是无人耕种的荒地,正好可以派人开垦。
司空可以参照此前在河南推行的屯田制度,将迁移的百姓全部转为屯田户,安排他们去耕种这些荒地。
这样既能解决百姓的生计问题,又能为朝廷提供军粮储备,简直是两全其美的良策!
田丰神色骤变,猛地抬头盯住司马懿。
什么两全其美!
谁都清楚曹操的屯田制如何运作——屯田户只能留下三成收成,近七成都要上缴官府。
如此苛刻的分成比例不说,屯田户还要承担各种杂役差事,战事紧急时甚至要被征召入伍。
这般境遇,比起奴隶也不过稍强半分。
这些沿河百姓本可以安稳务农,凭什么要背井离乡去做近乎奴隶的屯田户?
这所谓的妙计,何其歹毒!
田丰怒火中烧,却不敢当众反驳曹操。
毕竟这等同于直接指责丞相的屯田制度过于严苛。
田丰虽耿直,却并非不懂变通之人。
仲达此计甚妙!
曹操击掌称赞,当即拍板:
就按仲达所言,立即迁徙漳水沿岸百姓,全部转为屯田户。
随后决堤放水,将两岸化作 ** ,看那大耳贼如何进犯冀州!
见曹操心意已决,田丰知道劝说无望,只能暗自叹息。
郭嘉欲言又止,最终也选择了沉默。
两位谋士都不再进言。
重新获得赏识的司马懿暗自松了口气,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许都皇城内。
年轻的汉帝刘协正在御湖泛舟。
没想到朕这位皇叔竟有如此能耐。
不仅连诛袁绍二子,更一举收复青徐二州。
“我刘氏一族的未来,不是落在刘表、刘焉、刘虞身上,竟会是一个出身贫寒的刘备!”
刘协握着密报,神色间透着感叹。
“这刘备短短五六载光景,竟能崛起至此,实在令人难以置信。”
“不过微臣听闻,这一切皆因他帐下那位名为秦牧的谋士。”
“据说此人智计无双,宛如谋圣再世。”
“刘备正是倚仗此人的筹谋,才能在数年之间扫平各路诸侯,连袁绍也被他打得损兵折将、痛失爱子。”
身旁的国丈伏完躬身奏道。
“秦牧…秦牧…”
刘协反复念诵这个陌生的名字,眉宇间浮现惊异之色。
恰在此时——
一叶轻舟悄然靠近龙舟。
国舅董承健步登船,跪伏在刘协面前。
“恭贺陛下!刘备的使者已抵达许都。”
“刘备攻破南皮,斩杀了袁绍父子。”
“袁氏一族,彻底覆亡!”
刘协骤然变色,霍然起身夺过董承手中的密报。
尽管曹操对刘协严加监视,皇城内外遍布耳目。
但朝中仍有众多忠汉之臣,董承等人常借问安之名,将外界消息传递至天子手中。
刘协急不可待地展开密报——
当日黎明,刘备使者携表文与袁绍首级抵达许都。
表文中称:已攻克南皮,诛灭袁绍父子这对国贼。
特遣使献上逆贼首级,以彰天威!
“袁绍这逆贼,终于伏诛了!”
“还是死在我刘氏宗亲之手!”
“好!实在太好了!这定是列祖列宗在天之灵庇佑!”
刘协欣喜若狂,眼中迸发出炽热的神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