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博苏醒带来的振奋还在联盟核心圈内悄然传递,另一项关乎未来的关键项目——“心灯”,也进入了最后的攻坚阶段。
在深圳的地下实验室里,霍顿团队已经成功解决了“心灯”原型机的核心效能与稳定性问题,其抵抗特定意识干扰、稳定使用者情绪波动的能力得到了反复验证。
然而,在项目评审会上,当霍顿兴奋地展示着那个充满工业感、布满微型接口和指示灯、更像一个精密医疗仪器的原型机时,冰洁却微微蹙起了眉头。
会议结束后,冰洁通过安全线路与霍顿进行了单独沟通。
“霍顿先生,技术的突破令人惊叹,‘心灯’的效果远超我的预期。”
冰洁先是真诚地肯定了团队的成果,随后话锋轻柔一转:“但是,我有一个或许在您看来与技术无关的建议。”
“哦?冰洁总监请讲。”霍顿对冰洁的意见向来重视,他知道这位运营总监往往能发现技术专家容易忽略的关键细节。
“我们面对的,可能是一场席卷全球的意识保卫战。”
冰洁的声音清晰而沉稳:“‘心灯’的最终使用者,将是数以亿计的普通人,他们可能是在‘心境花园’影响下感到不适的上班族。”
“可能是饱受战乱或灾难创伤的民众,也可能是单纯希望在纷扰世界中寻求片刻安宁的你我他。”
“如果我们希望‘心灯’真正被广泛接受,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一道无形的守护屏障,而不是被视作又一个冷冰冰的、甚至带有某种‘治疗’标签的电子设备……”
她顿了顿,给出了具体的建议:“我们是否可以考虑,将它的外观设计得……更美一些?”
“比如,像一件精美的首饰?它可以是一枚优雅的胸针,一条简约的项链吊坠,一对别致的袖扣,甚至是一支设计感十足的智能笔。”
“让它从视觉上,就传递出温暖、安心和美感,而非科技的疏离感。”
霍顿在屏幕那头愣了一下,下意识地推了推眼镜。
作为一名纯粹的技术专家,他之前的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功能实现上,外观设计在他优先级列表里几乎排在末尾。
但冰洁的话,像一道光,瞬间照亮了他思维中的盲区。
“首饰……”霍顿喃喃自语,随即眼神亮了起来,“我明白了!冰洁总监,您的眼光确实独到!如果‘心灯’看起来像一件时尚配饰。”
“它就能自然而然地成为人们日常着装的一部分,大大降低使用者的心理门槛和他人异样的目光。”
“这不仅能提升用户依从性,本身也是一种最好的伪装,可以避免引起‘镜厅’或其影响下人群的过度关注!”
思想的闸门一旦打开,灵感便汹涌而至。
霍顿立刻召集了工业设计团队,并将冰洁的理念作为核心设计原则传达下去。
同时,他也意识到了另一个关键问题。
“冰洁总监,您的建议让我想到了更多。”
霍顿的语气变得严肃,“如果‘心灯’以外饰形态融入生活。”
“那么其佩戴的舒适性、续航能力、防水防尘以及最重要的——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都必须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们不能让守护心灵的设备,反而成为新的安全隐患。”
“这正是接下来需要你们攻克的重点,霍顿先生。”
冰洁肯定道:“我们需要的是真正可靠、无感且值得信赖的守护,而不是又一个让人分心的科技玩具。”
在冰洁的启发下,“心灯”项目的研发方向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拓展。
工业设计师们开始与工程师紧密合作,尝试将复杂的微型元件和传感器,巧妙地嵌入到由钛合金、陶瓷甚至可持续材料制成的精美外壳中。
他们研究人体工程学,确保长期佩戴的舒适。
电池团队致力于开发更高效节能的芯片和更持久的微型电池。
安全团队则着手设计本地化加密存储和物理断开机制,确保用户数据绝无泄露风险。
几天后,霍顿给冰洁发来了第一批概念设计图。
图稿中,“心灯”不再是冰冷的仪器,而是化作了线条流畅的银杏叶胸针、蕴含东方哲思的太极双鱼吊坠、充满现代几何美感的金属手环。
以及造型复古典雅的智能怀表……每一款都兼具了美学与功能性。
冰洁仔细审阅着这些设计,眼中流露出赞赏。
她特别指出其中一款设计成简约波浪纹银质吊坠的版本:
“这一款尤其好,低调而富有寓意,仿佛暗流中的灯塔,守护着内心的宁静。可以优先打样测试。”
当第一枚实物样品——那枚波浪纹银质吊坠被制造出来,并成功通过了基础功能测试后,
连霍顿这样的技术至上者,也忍不住为其精致的外观与强大内核的完美结合而感到一丝动容。
这小小的物件,握在手中温润而有分量,闪烁着科技的银光,却更像一件承载了美好祝愿的艺术品。
“技术柔情……”霍顿看着检测报告,回味着冰洁当初的建议,不禁感慨。
“冰洁总监总是能提醒我们,科技最终服务的,是活生生的人,是人的情感与体验。”
这枚蕴含着“技术柔情”的“心灯”吊坠,不仅仅是一个产品的升级,更象征着联盟理念的进一步成熟:
最强大的守护,并非高高在上的力量展示,而是以一种温柔、谦逊、甚至不易察觉的方式,融入生命本身的脉络。
成为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于无声处,照亮人心。
这份柔情,正是对抗“镜厅”冰冷逻辑的最独特、也最坚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