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硅谷晨昏线 > 第十八章 双重战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冰洁演讲激起的涟漪尚未平复,现实世界便以另一种更直接、更残酷的方式,向人类文明发起了冲击。

一种新型、高传染性的冠状病毒变种(coVId-25-k)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疫情来势汹汹,短时间内便冲垮了多个国家的医疗防线。

这仿佛是两个维度的战争同时进入了白热化:一边是“镜厅”在意识形态领域鼓吹的、剥离情感的“高效”乌托邦。

另一边则是现实世界中,病毒这种无差别攻击的“自然效率”对人类社会组织能力、科技实力,尤其是人性温度的极限考验。

国际移动互联网股份公司(ImI)再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作为全球科技巨头,它不仅在远程协作、数据追踪、医疗AI辅助诊断等领域负有重任。

其本身在全球的员工安危、业务连续性,更是牵动着无数产业链。压力如山,再次压向陆彬和他的团队。

帕罗奥图别墅的地下指挥中心,灯火彻夜通明。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一边是实时变动的全球疫情数据地图,红色区域如同滴入清水的墨汁般不断扩散。

另一边则是“镜厅”网络活动异常活跃的警示信号,他们似乎在利用疫情造成的混乱,加速其意识干扰算法的渗透测试。

陆彬站在屏幕前,眼神锐利如鹰。

他刚刚结束与全球各分公司负责人的紧急视频会议。

与几年前初次面对此类危机时相比,他显得更加沉稳,但紧抿的嘴角透露出巨大的压力。

技术反制、资源调配、安全保障、远程运维……千头万绪,都需要他做出精准且迅速的决策。

“威廉姆斯博士,”陆彬接通了与远在另一个安全屋的博士的专线,“疫情数据模型与‘镜厅’异常网络流量的相关性分析出来了吗?”

“我怀疑他们在利用疫情恐慌情绪,作为其意识干扰算法的‘放大器’。”

“正在加速计算,陆董!”威廉姆斯博士的声音带着疲惫,但逻辑清晰,“初步迹象显示,你的怀疑很可能是正确的。”

“在疫情最严重的几个城市,‘心灯’网络监测到的非正常情感波动指数显着升高,其模式与我们之前捕获的‘镜厅’干扰信号有相似之处。”

“这是一场双重战争,我们必须同时应对病毒和数字病毒。”

“明白。优先保障全球‘心灯’网络的稳定运行,尤其是医疗机构和隔离区的节点。”

“这可能是我们抵御后者,并维持社会基本情感联结的关键设施。”

陆彬下达指令,随即又转向另一条线路,“霍顿,你那边情况如何?”

霍顿的声音从实验室传来,背景是各种仪器运行的轻微嗡鸣:

“基于之前的设计基础,‘心灯’的便携式、增强型版本原型已经完成,正在加速测试。”

“这次我们特别强调了其在焦虑、孤独情绪安抚方面的功能,外观也做了更亲和的优化,符合冰洁的建议。”

“但是……供应链受到疫情影响,大规模生产面临挑战。”

“尽力克服。优先保障疫区和关键城市。”

陆彬揉了揉眉心:“晓梅姐,文化阵线不能放松。‘镜厅’肯定会散播‘在绝对效率面前,人性互助不堪一击’之类的论调。”

张晓梅的声音坚定传来:“放心,陆总。我们正在联合‘星火网络’的盟友,发起‘隔而不离,爱是桥梁’的线上文化活动,鼓励人们分享居家隔离中的创意生活、邻里互助的暖心瞬间。”

“冰洁之前的演讲为我们提供了强大的精神资源,很多人开始自发地用行动证明,‘低效’的情感联结,恰恰是危机中最宝贵的支撑。”

就在陆彬全力协调全球应对时,一封加密邮件抵达了他的私人终端。发信人,是身在百岁村的沃克。

邮件中,沃克和林雪怡表达了他们对全球疫情和联盟处境的关切。

他们表示,在百岁村这片受“源泉”力量庇护的土地上,他们的身心恢复速度远超预期,目前已基本康复,迫切希望重返岗位,贡献力量。

沃克尤其提到,他敏锐地察觉到,这次疫情引发的全球性情感波动,与“镜厅”试图利用的负面情绪频率高度契合。

他或许能借助与“源泉”的深层联结,帮助李文博和威廉姆斯博士更精准地识别和过滤“镜厅”的干扰信号。

同时,沃克也转达了百岁村目前的情况。

这片净土在慧明法师的守护和村民们的共同努力下,暂时还未受到疫情的直接冲击,但外部物资输入变得困难,气氛也难免有些紧张。

沃克在邮件末尾,郑重地请陆彬代他向慧明法师表达根系联盟以及他个人最深的感激。

是法师的智慧和这片土地的包容,给了他们至关重要的喘息和愈合之机。

看着沃克的邮件,陆彬心中感慨。

百岁村,这个看似远离风暴中心的地方,却始终是他们力量源泉的一部分。

他立刻亲自起草了一封回信,首先对沃克和林雪怡的康复表示欣慰,并热烈欢迎他们随时归队。

新的任务正在等待他们——协助构建基于“源泉”理念的全球情感韧性监测网络。接着,他以最诚挚的语气,代表ImI公司及他个人,向慧明法师致谢,感谢法师对沃克、林雪怡的庇护,以及对百岁村这片精神绿洲的守护。

处理完百岁村的事宜,陆彬的目光再次投向那未尽的使命——寻找苏珊·陈博士。

疫情爆发使得这项本就困难的任务雪上加霜,许多线下的调查渠道被迫中断。他接通了张小慧的线路。

“小慧,文博康复得怎么样?苏珊.陈博士的线索还需文博那次冒险的数据。”

李文博虚弱的身体在屏幕上显现,带着一丝数据检索后的疲惫:“疫情导致全球人口流动数据异常混乱,增加了筛选难度。”

“不过,有一个模糊的线索正在浮现。我康复以后,立即投入这项工作。”

李文博顿了顿,补充道:“我有个推测……苏珊.陈博士如果还活着,并且一直在暗中研究对抗‘镜厅’的技术,那么这次全球疫情,她绝不会坐视不理。”

“尤其是在医疗资源匮乏的地区,她很可能忍不住会出手。这或许是我们找到她的最好机会,甚至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陆彬眼神一凝:“锁定那个区域!调动我们能动用的一切卫星资源和当地‘星火网络’的盟友,以公共卫生援助和医疗物资捐赠的名义,秘密搜寻任何可能与苏珊.陈博士相关的技术活动痕迹。”

“文博!注意保重身体!要绝对保密,不能打草惊蛇,更要确保搜寻人员的安全。你康复以后,立即回到美国硅谷总部,开始这项工作。”

“明白!”

命令下达后,指挥中心暂时恢复了有序的忙碌。

陆彬深吸一口气,离开了充满数据光影的地下空间,回到了楼上的生活区。

家中,弥漫着一种与楼下截然不同的氛围。

空气中飘着淡淡的食物香气,孩子们在冰洁的安排下,正在客厅里进行安静的手工活动,嘉嘉像个小姐姐一样,带着谦谦和睿睿拼装着复杂的模型。

冰洁本人则坐在书房一角,正在通过安全网络,与“情感智库”的成员们沟通,讨论如何针对疫情下的普遍心理问题,制定简单有效的“心理韧性工具包”,并通过“星火网络”向公众分发。

看到陆彬上来,冰洁抬起头,递给他一个温暖而理解的眼神。

她没有多问,只是轻声说:“厨房温着汤,去喝一点。孩子们今天都很乖。”

这一刻,楼下的硝烟与楼上的宁静形成了鲜明对比,却又如此和谐地融为一体。

陆彬知道,他在前方应对病毒与“镜厅”的双重攻势,而冰洁,则稳稳地守护着这个大后方。

不仅保障着家庭的运转,更在更广阔的维度上,编织着抵御恐慌、凝聚人心的情感网络。

他走到厨房,端起那碗温热的汤,暖意从掌心蔓延至全身。

他明白,这双重战场,他们必须都赢。

不仅要赢得对抗病毒的科技战、物资战,更要赢得这场关乎人心向背、文明走向的理念战。

而胜利的基石,既在于实验室里的不眠不休,在于网络世界里的攻防博弈,也在于这一碗热汤的温度,在于孩子们无忧无虑的笑声,在于无数个像冰洁这样的“守护者”,在风雨中为人们点亮的不灭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