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奥图别墅的地下指挥中心,空气仿佛因屏幕上跳动的数据而带电、凝滞。
一边,是全球疫情数据地图,象征着coVId-25-k变种的猩红色区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噬着代表安全的浅色区域,触目惊心地标示出医疗系统被击穿、城市陷入停滞的沦陷区。
另一边,则是“镜厅”网络活动热力图,那些幽蓝色的异常流量峰值,如同鬼火,在疫情重灾区尤其活跃,闪烁着不祥的光芒。
陆彬矗立在巨大的屏幕前,背影挺拔如松,却承载着千钧重压。
他刚刚结束了一场与全球各分公司及核心团队负责人的高强度视频会议,声音因连续不断的决策和指令而略带沙哑,但每一个字都清晰、冷静,不容置疑。
“威廉姆斯博士,”他接通了加密专线,“我需要确切的关联性分析。
疫情恐慌,是否正在成为‘镜厅’意识干扰算法的‘情绪燃料’?”
线路那头,威廉姆斯博士的语速很快,带着熬夜攻关的疲惫与兴奋交织的奇特张力:
“陆董,模型初步验证了你的猜想!相关性高达78.3%!”
“在纽约、伦敦、孟买这几个疫情‘震中’,‘心灯’网络捕捉到的集体焦虑、无助甚至绝望的情感波动,其频谱特征与‘镜厅’的干扰信号出现了明显的共振和放大效应。”
“他们……他们像是在收割这些负面情绪,用以增强其渗透力。”
“这确实是一场双线战争,物理世界的病毒正在助长数字世界的‘病毒’。”
“收到。优先级调整:全力保障‘心灯’网络在全球,尤其是所有定点医院、方舱隔离设施及封闭社区的节点稳定与能量供给。”
“将其输出模式调整为‘宁静安抚’与‘联结强化’波段。这是我们现在能提供的,最直接的情感防护罩。”
陆彬的指令迅速转化为行动代码,通过系统下发。
他旋即切换线路:“霍顿,便携式‘心灯’的进展是关键。”
霍顿的声音从实验室传来,背景是仪器规律的滴答声:
“原型机测试效果超出预期,陆董!基于冰洁女士之前关于‘科技产品应如首饰般融入生活’的建议,新版本不仅更小巧。”
“外观采用了温润的材质和柔和的灯光设计,其核心算法特别优化了对隔离环境下孤独感、焦虑感的缓解功能。但是……”
他顿了顿:“全球芯片和特定原材料的供应链因疫情几乎陷入瘫痪,大规模量产……面临巨大挑战。”
“列出关键瓶颈物料清单,动用一切储备,启动所有备用供应商渠道,必要时启动我们的3d打印应急生产线。”
“优先确保疫区核心城市和‘星火网络’盟友节点的供应。”
陆彬的声音没有丝毫犹豫,他知道,有些投入,即使代价巨大也必须进行。
紧接着,他联系了张晓梅:“晓梅姐,舆论战场不能失守。‘镜厅’必然鼓吹‘在绝对生存效率面前,情感是累赘’的论调。”
张晓梅的回答沉稳有力:“明白,陆董。我们已联合‘星火网络’发起‘隔而不离,爱是桥梁’全球线上行动。”
“鼓励人们分享居家生活中的创意、阳台音乐会、社区互助团购的温暖瞬间。”
“冰洁上次关于‘低效情感价值’的演讲,现在成了无数人自发引用的精神旗帜。”
“我们正在用真实的、充满烟火气的故事,证明人性的温度才是危机中最坚韧的绳索。”
就在陆彬如同一位驾驭着数据洪流的舵手,竭力稳定着这艘名为“联盟”的巨轮时。
一封标记为最高加密等级、来自百岁村的邮件,悄然抵达他的私人终端。发信人是沃克。
邮件中,沃克和林雪怡以恢复了中气与沉静的语气,表达了对全球疫情及联盟所处严峻形势的深切关注。
他们郑重告知,在百岁村这片受“源泉”之力滋养的净土,他们的身心得到了远超现代医学解释的飞速愈合,目前已基本康复,体内充盈着前所未有的清晰感知力与平和的力量。
他们恳切要求重返战场,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沃克特别强调,他清晰地感知到,此次全球疫情所激发的庞杂、剧烈的负面情感潮汐,其核心波动频率。
与“镜厅”试图捕捉并利用的波段高度重合,甚至可视为同源。
他提出,或许可以借助自身与“源泉”的深度共鸣,辅助李文博和威廉姆斯博士。
更精准地筛别、解析,乃至在一定程度上“净化”或“中和”那些被“镜厅”武器化的情绪噪音,为“心灯”网络提供更纯粹的“洁净能源”。
同时,沃克也转达了百岁村的近况。
在慧明法师的智慧引领和村民们的同心协力下,这片山谷依旧是一方难得的安宁绿洲,尚未有疫情侵入。
然而,外部世界的不安与物资输入的大幅减少,仍让空气中弥漫着一层淡淡的忧虑。
沃克在邮件末尾,以极其郑重的笔触,请陆彬务必代他及林雪怡,向慧明法师转达根系联盟以及他们个人最深的感激与敬意——是法师的庇护与这片土地的包容。
给予了他们至关重要的重生之机,这不仅是肉体的康复,更是精神层面的彻底涤荡与巩固。
读完邮件,陆彬深邃的眼眸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慰藉。
百岁村,这个看似处于风暴边缘的点,却始终是他们力量版图中不可或缺的基石,是浑浊激流中一块稳定而温暖的压舱石。
他立刻亲自起草回信,首先对沃克与林雪怡的康复表示由衷的欣慰与欢迎,并正式邀请他们加入新成立的“全球情感韧性监测与支持网络”核心小组,该网络正是基于“源泉”理念构建。
接着,他以最恳切的语言,代表ImI、根系联盟及其个人,向慧明法师致上最崇高的谢意,感谢法师对伙伴的庇护、对这片精神家园的坚守。
处理完百岁村的事务,陆彬的思绪立刻回到了那项悬而未决、至关重要的任务——寻找苏珊·陈博士。
疫情的全面爆发,使得本就迷雾重重的搜寻工作几乎陷入了停滞,许多线下的秘密接触点与情报交换渠道被迫中断。
他接通了与张小慧的保密线路。
屏幕上,首先出现的是张小慧关切的面容,她稍稍侧身,露出了身后坐在特制座椅上、脸色仍显苍白但眼神已重新凝聚起锐利光芒的李文博。
“陆董,”李文博的声音虽然虚弱,却带着不容置疑的专注,“疫情导致全球数据流异常混乱,人口流动模式被打乱,给筛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干扰。但是……”
他深吸一口气,似乎在凝聚精力,“我有一个强烈的直觉……如果苏珊·陈博士真的还活着,并且如我们推测的那样,一直在独立研究对抗‘镜厅’底层逻辑的技术。”
“那么面对这次席卷全球的公共卫生危机,她绝无可能置身事外。”
“尤其是在那些医疗资源极度匮乏、被主流世界忽视的边缘地带,以她的性格和理念,她很可能会忍不住动用她的知识和资源,进行某种形式的干预。”
“这,或许是我们定位她的唯一机会,一个她主动暴露其存在痕迹的窗口。”
陆彬眼神骤然锐利如刀:“锁定你判断概率最高的区域!调动我们权限内所有可用的高分辨率卫星资源,协调该区域‘星火网络’的可靠盟友。”
“以国际医疗慈善援助、捐赠防疫物资的名义作为掩护。”
“秘密搜寻任何异常的技术活动信号——未经注册的强效药物使用报告、超出当地水平的医疗废弃物处理痕迹、特定模式的加密通讯信号。”
“任何可能与苏珊·陈博士已知研究领域相关的蛛丝马迹!”
他的语气加重,带着不容置疑的强调:“文博,我需要你尽快康复!这项任务,必须由你主导。”
“记住,最高级别的保密,绝不能惊动目标,更要绝对保障我们搜寻人员的安全。你康复以后,立即回到美国硅谷总部,开始这项工作。”
“明白!我会尽快拿出更精确的坐标范围。”李文博郑重点头,眼中燃烧着找到目标的渴望。
一系列指令如疾风骤雨般下达,指挥中心内更加忙碌,但一种目标明确后的有序感逐渐取代了之前的凝重。
陆彬揉了揉因长时间聚焦屏幕而酸胀的双眼,暂时离开了这个被数据和危机充斥的地下空间,踏着阶梯,回到了楼上的生活区。
仿佛跨过了一道无形的界限,空气中的紧绷感瞬间被一种温和宁静的氛围所取代。
空气中飘散着莲子百合汤的清甜香气,沁人心脾。
客厅里,柔和的灯光下,孩子们正围坐在地毯上。
在冰洁的安排下,嘉嘉俨然一位耐心的小老师,正带着谦谦和睿睿,用彩色的积木搭建一座奇妙的“未来城市”。
模型中甚至细心地划分了绿色的“心灵花园”和闪着微光的“心灯塔”。
而在书房敞开的门内一角,冰洁正坐在电脑前,通过层层加密的网络,与她的“情感智库”成员们进行视频会议。
她的声音不高,却清晰而稳定,正在讨论一份即将通过“星火网络”向全球发布的《疫情心理韧性自助工具包》的最终稿,内容涵盖了简单的正念练习、家庭互动游戏创意、如何识别过度恐慌情绪等实用方法。
听到陆彬的脚步声,冰洁从屏幕前抬起头,目光与他相遇。
没有过多的言语,只是一个温暖而充满了然的眼神交汇,她微微抬手,指向厨房的方向,用口型无声地说:“汤在锅里温着。”
这一刻,楼下与楼上,两个截然不同的战场——一个充斥着比特与字节的无声硝烟,一个弥漫着食物香气与孩童稚语的日常温暖——如此清晰地区隔。
却又如此紧密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他们抵抗风暴的完整阵线。
陆彬默默走到厨房,掀开砂锅的盖子,一股更浓郁的暖香扑面而来。
他盛出一碗温热的汤,瓷碗传递来的暖意,从指尖缓缓流向四肢百骸,驱散了些许深入骨髓的疲惫。
他站在厨房的窗边,望着窗外沉沉的夜色,零星亮着的街灯如同坚守的哨兵。
他深刻地意识到,他们正在进行的,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双重战争。
不仅要赢得对抗有形病毒的科学战、物资保障战,更要赢得这场关乎人心聚散、文明存续根基的理念战。
而胜利的最终基石,不仅仅依赖于实验室里不眠不休的攻坚、网络世界中电光火石的攻防,更依赖于眼前这碗热汤所代表的温度。
依赖于孩子们搭建的“未来城市”中蕴含的希望,依赖于冰洁和无数像她一样的“守护者”。
在漫天风雨中,为每一个不安的灵魂点亮的那一盏盏看似微弱,却永不熄灭的——心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