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编札萨克图汗部两万兵力后,联军规模增至十八万。多尔衮不给土谢图汗衮布任何喘息之机,仅留一万漠南骑兵看管降众,亲率十七万大军,马不停蹄地扑向土谢图汗部的核心区域。
车臣汗硕垒与札萨克图汗素巴第为先锋,两人对漠北地形了如指掌,带着大军抄近路穿越草原,短短三日便抵达土谢图汗部的主营附近。此时衮布才刚收到札萨克图汗部投降的消息,四万五千兵力尚未完全集结,部分部落还分散在周边牧场放牧。
“传令下去,兵分四路,合围土谢图汗部!” 多尔衮立于高坡,手中弯刀指向四方,“后金三万铁骑居中,主攻主营;漠南十万骑兵分东西两路,抢占牧场,收拢分散部众;车臣汗与札萨克图汗率五万骑兵,堵截北逃之路,绝其退路!”
军令一下,十八万大军迅速展开,如一张巨大的网,朝着土谢图汗部铺天盖地而去。土谢图汗部的哨兵发现联军时,已来不及传递完整消息,东路漠南骑兵便已冲入东部牧场,将正在放牧的部众与牛羊团团围住。
“放下兵刃,不降者杀无赦!” 漠南骑兵高声呐喊,手中弯刀闪烁着寒光。分散的土谢图汗部众毫无抵抗之力,只得纷纷放下武器,束手就擒。
主营之内,衮布看着仓皇奔回的哨兵,脸色铁青。他没想到联军来得如此之快,更没想到札萨克图汗部败得如此之快。仓促之间,他只能集结两万亲卫,依托主营的毡帐与围栏设防,期盼着分散的部众能尽快赶来支援。
可他等不来援军了。
西路漠南骑兵很快便控制了西部牧场,收拢了另一部分分散的部众;车臣汗与札萨克图汗的五万骑兵则牢牢守住了北部要道,将试图北逃的小股部队尽数歼灭。不到一日,土谢图汗部的主营便成了一座孤城,被十七万大军围得水泄不通。
多尔衮策马来到阵前,身后跟着硕垒与素巴第。他看着围场内负隅顽抗的土谢图汗部众,高声喊道:“衮布!车臣汗、素巴第已降,封王扩土,部众安好!你若识时务,开营归降,本王许你漠北东王之位,保留全部兵力与宗教特权;若执意顽抗,今日便踏平你的营地,让土谢图汗部从草原消失!”
硕垒也上前喊道:“衮布,识时务者为俊杰!如今你已孤立无援,抵抗只是徒劳,徒增伤亡罢了!”
素巴第亦道:“睿亲王言而有信,我札萨克图汗部归降后,牧场扩大一倍,部众安居乐业。你若不降,只会落得族灭的下场!”
围场内的土谢图汗部众闻言,士气顿时大跌。他们看着围场外漫山遍野的敌军,又想起车臣汗与札萨克图汗的下场,心中的抵抗意志渐渐瓦解。
衮布站在主营大帐前,望着手中的弯刀,又看了看身后惶恐的部众与亲卫,心中天人交战。他深知土谢图汗部是漠北三部中最强的一部,可面对十七万大军的碾压,再强的实力也无济于事。若顽抗,不仅自己性命难保,整个部族都将遭遇灭顶之灾。
“首领,为了部族,降了吧!” 几名长老齐齐跪地哀求。
衮布闭上眼,两行清泪滑落。他猛地将弯刀掷于地上,高声道:“我衮布,愿率土谢图汗部归降!”
随着土谢图汗部的旗帜缓缓降下,围场内的部众纷纷放下武器,欢呼声与叹息声交织在一起。多尔衮下令大军入城,严禁劫掠,安抚部众。
至此,前后不过二十日,漠北三部尽数平定。联军整合兵力达二十一万,加上留守的一万漠南骑兵,共二十二万大军屯驻漠北。
多尔衮立马于土谢图汗部主营的高坡之上,望着无边无际的草原与铁骑,身后是归降的三位蒙古汗王,身前是臣服的草原部众。春风吹拂着他的披风,猎猎作响,他放声大笑,声音传遍草原:“漠北已定!从此,草原尽归后金!待秋高马肥,便挥师南下,夺取漠南,直指中原!”
漠北的风,似乎也染上了征战的气息,朝着南方,呼啸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