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尘寻踪者”号如同一个沉默的旅者,在粘稠的黑暗中沿着苏半夏感应的方向艰难前行。秩序共鸣晶核形成的三角力场是这片绝望之海中唯一的孤岛,将无处不在的“静默”力量排斥在外。力场边缘不断泛起细微的涟漪,那是高熵环境试图同化这个低熵异物的持续侵蚀。
苏半夏紧闭双眼,全部心神都沉浸在生命织缕吊坠带来的超感官世界中。在她的“视界”里,前方那丝属于星尘之民的秩序痕迹,如同一条断断续续、几近湮灭的银色丝线,在无边无际的灰黑色熵增洪流中顽强地闪烁、延伸。
“方向偏移左前方3度,”她声音低沉,带着专注的疲惫,“痕迹……变得更加微弱了,像是在不断消散。”
巡天者-7的机械音立刻回应:“检测到路径上的时空曲率异常加剧,存在多个小型熵增漩涡。建议规避。根据痕迹衰减速率计算,目标可能处于不稳定或持续受损状态。”
陆见操控着穿梭艇,灵活地避开那些在常规感知中根本无法察觉的陷阱。在这里飞行,如同在雷区跳舞,每一步都需万分谨慎。夜凰则时刻监控着三枚晶核的状态,涅盘心核稳定着艇内核心时空,确保力场不会因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而崩溃。
随着不断深入,周围的“静默”也变得不再均匀。有时会遇到大片大片的“信息空洞”,那里连熵增的“色彩”都变得稀薄,仿佛一切存在都被彻底抹除,只留下虚无;有时则会闯入“熵增激流”区域,灰黑色的洪流奔腾咆哮,冲击得晶核力场明灭不定,巡天者-7不得不提醒加大能量输出以维持稳定。
“这里……不像自然形成的险地。”夜凰观察着外界,眉头紧锁,“倒像是某种……战场遗迹。或者说是被某种力量系统性‘处理’过的区域。”
她的感觉没错。在苏半夏的织缕感官中,那些信息空洞和熵增激流的分布,隐约呈现出某种被暴力撕裂后又强行抚平的痕迹,仿佛曾有一股强大的秩序力量在这里与“静默”发生过激烈冲突,最终秩序败北,只留下这片被彻底“消毒”后的死寂。
突然,苏半夏身体微微一颤,低呼一声:“有东西……靠近!很多!从侧后方来!”
几乎在她出声的同时,巡天者-7的警报也尖锐响起:“高能反应!复数小型高速实体!能量特征……高度混乱,无法解析!它们无视了时空曲率陷阱!”
舷窗外,原本死寂的黑暗中,骤然亮起了无数点惨白色的、如同鬼火般的光点!这些光点迅速放大,显现出它们扭曲的形态——它们像是由破碎的星舰残骸、冻结的能量流以及某种无法辨认的有机质强行糅合在一起的造物,表面不断翻涌着混乱的信息乱流,发出令人牙酸的、仿佛无数种噪音混合在一起的嘶鸣!
“是‘静默衍体’!”巡天者-7快速调出匹配数据,“静默深渊中自行诞生的低级守卫,由被吞噬、分解的物质与信息残渣构成,没有智慧,只有吞噬一切有序存在的本能!它们被我们的秩序力场吸引了!”
这些静默衍体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从四面八方向穿梭艇扑来!它们撞击在晶核力场上,爆开一团团惨白与灰黑交织的能量焰火,每一次撞击都让力场微微晃动,消耗着晶核的能量。
“不能纠缠!它们的数量太多了!”陆见沉声道,操控穿梭艇加速,试图甩开它们。
然而,这些衍体在静默环境中如鱼得水,速度极快,而且似乎能借助熵增激流进行短途跃迁,死死咬住不放。
“逻辑序核分析完成!”巡天者-7报告,“衍体核心存在微弱的协同波动,疑似受同一源头引导。建议使用高纯度秩序冲击进行区域性净化,可暂时瘫痪其行动!”
“我来!”夜凰上前一步,双手虚按在涅盘心核上。赤金色的神火顺着她的引导,涌入晶核,再通过共鸣协议,与陆见的秩序金光、苏半夏的生命绿意融合,化作一道纯净而炽烈的三色光环,以穿梭艇为中心,猛然向外扩张!
光环所过之处,那些混乱的静默衍体如同被投入炼狱的雪人,惨白的光点瞬间黯淡、解体,重新化为无序的碎片,融入周围的黑暗。清理出了一片暂时的安全区域。
但就在光环扫过一片较大的信息空洞时,异变陡生!
那片虚无的空洞中,并未像其他地方一样恢复死寂,反而如同被触动的记忆胶片,猛地闪烁起一片模糊、破碎的景象——
那是一片辉煌的星域,无数流淌着星光、形态优美的意识体(星尘之民)在星云间徜徉,低吟着和谐古老的歌谣。但下一刻,无尽的黑暗(静默深渊)如同幕布般落下,星光熄灭,歌谣被扭曲成痛苦的哀嚎。一个格外明亮的星尘之民意识体,为了保护同伴,爆发出最后的秩序谐波,试图稳定时空,却被数条由纯粹“静默”凝聚而成的漆黑锁链洞穿、缠绕、拖向深渊最深处……那充满痛苦与不屈的最后意念,与苏半夏之前感知到的如出一辙!
景象一闪而逝,空洞重归虚无。
“是……记忆残响!”苏半夏喘息着,刚才那一瞬间,她通过吊坠清晰地感受到了那场灾难的绝望与那位星尘之民被捕获时的剧痛,“这里是他最后抵抗的地方!他被拖往的方向……就是我们之前感应的方向!”
这意外的发现,不仅印证了他们的目标,更揭示了星尘之民被囚禁的过程。
然而,还没等他们从这震撼的发现中缓过神,一股远比静默衍体更加庞大、更加深沉的意志,如同苏醒的巨兽,缓缓从深渊的更底层“抬起”了头。
冰冷、漠然,带着一种审视实验品般的兴趣,锁定了他们这艘小小的、散发着“秩序”光芒的穿梭艇。
它,真正注意到了这群不速之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