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云菲姌满怀希望,憧憬着未来时……!

信使带着陈震年的密信,悄无声息地潜回了京城,将密信呈至陈贵妃手中。陈贵妃逐字逐句地看完,兄长那带着杀伐决断气息的熟悉字迹,让她连日来焦躁不安的心绪终于平复了几分,甚至眼底重新燃起了锐利的光芒。

兄长的计划狠辣而精准,直指人性弱点。而更让她心下大定的,是兄长建议请动堂叔——吏部尚书陈邦兴出手。

这位堂叔浸淫官场数十载,执掌天下官员铨选升降,其心思之缜密、手段之老练、人脉之深广,远非后宫手段可比。有他暗中操盘,此事成功率无疑大增。

事不宜迟,陈贵妃立刻以商议家族事务为名,秘密召见了陈邦兴。

吏部尚书陈邦兴应召入宫。他年约五十许,身着常服,面料却是极贵的暗纹苏缎,步履沉稳,面容清癯,一双眼睛看似平和,内里却深邃如潭,偶尔掠过的精光显露出久居上位者的威严与算计。

他向陈贵妃行过家礼后,便安然落座,静听贵妃屏退左右后的叙述。

陈贵妃将京中局势、云昭翎的难缠、太子的回护,以及兄长的“美男计”和盘托出,只是语气中难免带上了几分咬牙切齿的恨意。

陈邦兴静静听着,枯瘦的手指缓缓捻动着腕间一串紫檀佛珠,面上无波无澜。直到陈贵妃说完,他才抬起眼皮,缓缓开口,声音平稳低沉,自带一股令人信服的力度:

“娘娘之意,老夫明白了。大将军此计,切中肯綮,釜底抽薪,确是上策。”他微微颔首,“云昭翎此女,如今看来,确有几分不凡之处。能得陛下些许青眼,又让太子如此回护,更兼身怀异术,心志看来也颇为坚韧。硬碰硬,即便成功,也代价太大,且易引火烧身。”

他略作停顿,眼中闪过一丝洞察世情的冷光:“然则,越是如此看似无懈可击之人,其心防之下,或许越有可乘之机。她年少失怙,身负血海深仇,虽表现坚韧,内心岂无彷徨脆弱之处?虽得太子庇护,岂无寄人篱下、身如浮萍之感?北疆俊杰,英姿勃发,才华横溢,更兼‘诚意’拳拳,若能投其所好,示之以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确比强攻更有望叩开其心扉。”

谈到收拾“祥瑞”首尾,他语气更是轻描淡写却充满自信:“娘娘放心,些许流言蜚语,不足为虑。老夫自会让人处理干净,所有经手之人,该敲打的敲打,该闭嘴的闭嘴,必不使其成为日后攻讦我陈家的隐患。”

至于如何设局,这位吏部天官几乎是不假思索,便有成竹在胸。他微微向前倾身,声音压得更低,条理清晰地阐述:

“秦琰入京,名义上是述职,并呈送北疆边防图舆。兵部依例会有接待宴席,此乃官样文章,不会引人怀疑。老夫可借此为由头,三日后于敝府设一小宴,一来为北疆将士接风,彰显朝廷恩泽;二来嘛……”

他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也可邀约部分兵部同僚、近年军中有功绩、有潜力的年轻将领,以及……一些与宫中沾亲、家风开放的勋贵子弟及其女眷。届时,老夫会亲自入宫,禀明太后娘娘,便说近日天气晴好,宫中郡主、县主们久在深宫难免气闷,不如邀上几位在京的宗室女眷,一同至臣府上赏花散心,也让年轻人多些往来,显得热闹。”

“如此一来,”陈邦兴眼中精光一闪,“顺理成章便可请旨,让那位在静心苑‘静修’的云小姐也一同前来‘散散心’。太后娘娘近来对她也颇有几分‘好奇’,且此举显得皇家宽厚,多半会允准。这般场合,名为家宴,实则有外男,但既有宗室女眷和众多贵女在场,男女同席亦不算违制,反而更显自然。正好让那秦琰,于席间从容施展其才华人品。”

这一番安排,可谓天衣无缝。借公务之便,行私人之谋;抬出太后旨意,堵住悠悠众口;混杂众多宾客,模糊真实目标。每一步都合乎规矩礼法,每一步都透着精心算计,将吏部尚书掌控局面、编织网络的能力展现得淋漓尽致。

陈贵妃听得眼中异彩连连,心中最后一丝疑虑尽去,欣喜道:“堂叔思虑周详,算无遗策!如此安排,确是万全!一切便仰仗堂叔了!”

“分内之事,娘娘静候佳音便可。”陈邦兴微微欠身,神态自若,对他来说,只是安排了一场再普通不过的宴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