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次日,养心殿内,鎏金兽炉吐出袅袅檀香,气氛宁静而肃穆。

皇帝萧启恒刚批阅完一部分奏折,略显疲态地靠在龙椅上,指尖揉着眉心。大太监适时地奉上一盏温热的参茶。

孙正淼便是此刻求见的。他身着庄重的太医院官服,须发梳理得一丝不苟,手持笏板,神色恭谨而沉稳。

“老臣孙正淼,叩见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吧。”皇帝的声音带着一丝倦意,“孙爱卿此时见朕,可是为了丹药之事?”他近来心心念念的,便是此事。

孙正淼起身,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先仔细端详了一下皇帝的气色,这是他一贯的习惯,也是他深得信任的原因之一——时刻以龙体为念。他沉吟道:“陛下日理万机,犹需保重圣体。观陛下气色,似有劳神过度之象,可是昨夜又未能安眠?”

皇帝叹了口气:“确实有些难以安枕。莫非是丹药之力仍未臻圆满?”他将问题自然而然地引向了丹药。

孙正淼要的便是这个话头。他面色凝重,缓缓道:“陛下圣明。老臣与丹房诸位同道日夜钻研,陛下所需之‘九转还丹’,君臣佐使配伍已反复推敲,所选药材皆为上上之品,火力控制亦不敢有分毫差池。然……成丹之后,总觉离古籍中所载之‘浑然天成、药性通灵’之境,差了一丝至关重要的‘灵韵’。”

“灵韵?”皇帝微微倾身,显然被这个词吸引。他追求的就是这种玄而又玄的境界。

“正是。”孙正淼语气肯定,“此‘灵韵’非关药材珍稀,亦非关火力强弱,而在于……药材之间一种极致的、阴阳调和的共鸣。寻常辨药之法,只能辨其形、色、味,知其药性寒热温凉,却难感知其内在那股‘生机’或‘毒性’最精微的平衡点。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他顿了顿,观察着皇帝的神色,见其听得专注,才继续道:“老臣近日反复思量,忽想起一事。当日定远侯身中奇毒,太医院束手,然其孙女云昭翎却似乎能以异于常人之法,缓解毒性。老臣大胆推测,此女或许天生六识敏锐,尤擅感知药材、乃至万物毒性中最精微的那一点‘真性’所在。此等天赋,万中无一,非苦修可得。”

皇帝眼中果然闪过亮光:“哦?竟有此事?朕也有所耳闻。”他对云昭翎那“特殊药引”一直念念不忘。

孙正淼见火候已到,终于抛出核心建议:“陛下,金丹之道,乃夺天地造化之功,容不得半分瑕疵。老臣愚见,或可让此女暂离静心苑,移居太医署药藏局附近之芷萝轩。其一,方便其调用天下珍奇药材,以其异禀感知,助太医院甄别遴选药性最臻圆满之材,或能发现我等忽略的细微差异;其二,或可让其尝试感知丹成之前,各种药材融合时那股‘气’的变化,以期捕捉到那缺失的一丝‘灵韵’,优化火候与时机的掌控。”

说到这里,他话锋极其自然地一转,主动提出了皇帝和所有人最核心的担忧:“然,此举确有非常之处。陛下龙体攸关,天下至重,绝不可轻忽。故老臣建议,凡经此女之手甄选或建议之药材,必先由太医院众太医合议,再经严格验查,并先行以兽类试之,确认万无一失后,方可考虑是否用于御前。且其一切行动,皆需在太医院严密看管之下进行,绝不容其直接触碰丹炉乃至成品丹丸。如此,既可能借其天赋弥补人力之穷,又可确保圣驾绝对安危。”

他这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极大地满足了皇帝对“灵韵”、“真性”这些玄妙概念的追求,勾起了其尝试的欲望,又主动提出了极其严苛的安全措施,将所有风险和责任都揽在了太医院身上,显得完全出于公心,全然为皇帝着想,没有丝毫私虑。

皇帝沉吟起来,手指无意识地敲着桌面。孙正淼的建议,确实说到了他的心坎上。那种冥冥中缺失的“灵韵”,一直是他心中的疙瘩。若真有人能感知到……风险似乎也被控制住了。

他看着孙正淼,这位忠心耿耿的老臣,一生谨慎,从未出过差错。

“爱卿所言,不无道理。”皇帝缓缓开口,“非常之事,或需非常之人。既然爱卿有此把握,那便……依卿所奏吧。只是,”他语气加重,“一切须按爱卿所言,严加看管,层层查验,绝不可出任何纰漏!”

“老臣遵旨!定当竭尽所能,不负陛下信任!”孙正淼深深躬身,掩去眼底一丝复杂的情绪。计划已成,但真正的风波,或许才刚刚开始。

而皇帝看着孙正淼退下的背影,目光重新落回那盏参茶上,心中想的却是:若那云昭翎真如此神异,或许……不止是丹药,她本身,就是一味值得深入探究的“大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