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华娱重生之完美人生 > 第150章 伴友游京城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午的京城阳光正好,金色的光线洒在胡同的灰瓦上,暖得让人心里敞亮。陈诚开着黑色大G,副驾坐着谢霆锋,后排是谢贤和吴京,谢贤父子一身休闲装扮,谢霆锋的鸭舌帽压得低低的,透着几分随性;土生土长的吴京则穿着简单的运动服,靠在车窗边,看着熟悉的街景,眼神里满是淡然。

车子往故宫方向开,车厢里的氛围格外轻松。谢贤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着膝盖,聊起早年的京城记忆:“我三十来岁的时候跟着剧组来这儿拍过戏,那时候故宫游客少得很,我趁没戏的空档在里面逛了一下午,红墙黄瓦衬着蓝天,看着就踏实,那是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谢霆锋听得认真,偶尔侧过头插句嘴:“我拍古装戏总在影视城里搭景,假是假了点,这次能亲眼看看真故宫,也算圆了个小念想。”

一旁的吴京笑着接话:“你们是觉得新鲜,我打小在京城长大,故宫都逛腻了,不过陪你们走一圈,倒也像找回点小时候的感觉。”话虽这么说,他还是放慢了靠在车窗上的动作,目光掠过窗外熟悉的街景,带着几分不易察觉的温情。

到了故宫门口,四人跟着人流往里走。刚过午门,谢贤就停下脚步,指着远处巍峨的太和殿,语气里满是感慨:“你看那琉璃瓦,太阳底下亮得晃眼,以前只有皇帝能踏进去,现在咱们普通人也能站在这儿看,时代是真变好了。”谢霆锋赶紧掏出手机,先给父亲和太和殿拍了张合影,又拉着陈诚、吴京一起,找路过的游客帮忙拍了张四人同框照——照片里谢贤笑得开怀,谢霆锋和陈诚比着简单的手势,吴京则站在一旁,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

可逛了不到一小时,谢贤和谢霆锋就觉得没了兴致。游客太多,挤得人喘不过气,宫殿建筑风格又相近,走马观花似的根本品不出韵味。“要不咱们去天安门广场看看?那边开阔,还能拍几张照片,也不算白来一趟。”陈诚提议,谢贤和谢霆锋立刻点头,吴京也附和:“广场确实比这儿清静,还能看看城楼,挺好。”

转场到天安门广场,远远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和庄严的城楼,谢贤的脚步不自觉慢了下来,眼神里多了几分郑重:“我跑过不少国家,见过不少大场面,可每次看天安门,心里还是发颤,这是咱们国家的根啊。”谢霆锋拿出手机录了段短视频,小声说:“回去给家里人看看,让他们也感受下这气势。”四人在广场上慢慢逛着,偶尔停下来拍几张照片,吴京还主动给他们当起了“导游”,指着人民英雄纪念碑,简单讲了几句背后的故事。

就在这时,谢霆锋的手机突然响了,来电显示是经纪人霍汶希。他接起电话,原本轻松的脸色渐渐变得严肃,时不时点头应着“好”“我知道了”“马上过去”。挂了电话,他有些愧疚地看向陈诚和吴京:“不好意思啊,mani(霍汶希)说香港有个重要的商业宴会,必须我出席,已经帮我订了下午1点半的机票,现在得赶紧去机场。”

陈诚看了眼时间,刚过11点半,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什么胡话,工作更重要!什么时候有空了再来,我反正长期在北京,要么就是去拍戏,随时能陪你们逛。”吴京也跟着点头:“对啊,下次来咱们再好好聚,这次先把正事办了。”

谢贤也赶紧说:“行了,别耽误时间,咱们走。”陈诚开车直奔首都机场,路上还不忘叮嘱:“叔,锋哥,路上注意休息,下次来我带你们去吃涮羊肉,咱们围着铜锅子,吃着现切的羊肉,蘸着麻酱,那才叫舒坦。”

到了机场航站楼门口,谢贤拍了拍陈诚和吴京的胳膊:“阿诚,小吴,今天谢谢你们了,陪我们父子俩逛这一圈,心里敞亮。”谢霆锋也笑着说:“来香港一定要约我,咱们去吃海鲜,我知道有家排档味道特别正。”看着父子俩拎着行李走进航站楼,陈诚和吴京才转身回车里。

路上,吴京跟陈诚说:“我也先回自己家了,跟你待久了都不想走了,不过得回去看看最近有没有好剧本。现在名气稍微起来点,说不定能接到些靠谱的本子,也在琢磨你之前说的,要不要往内地发展,顺便想想以后能不能自己拍点东西,总得有个长远打算。”陈诚点头:“行,有好消息记得跟我说,需要帮忙也别客气。”两人在路口分道扬镳,陈诚才开车回四合院。

刚进院门,就看到梅艳芳和刘亦菲母女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刘小丽手里摇着蒲扇,慢悠悠地给梅艳芳扇着风;梅艳芳靠在椅背上,捧着一杯热茶,笑得眉眼弯弯;刘亦菲趴在石桌上,拿着彩色铅笔涂涂画画,偶尔抬头跟两人说两句话,画面透着股慵懒的惬意。

“哟,这么热闹呢?”陈诚走过去,笑着打招呼。梅艳芳抬眼看到他,立刻问:“霆锋和他爸爸呢?没跟你一起回来?”“别提了,”陈诚在空椅上坐下,无奈地笑了笑,“逛故宫的时候锋哥接到霍汶希的电话,叫他立马回香港参加商业宴会,我把他们送到机场赶下午的航班了,走得急,没来得及跟你们说。”梅艳芳这才明白过来,笑着摇摇头:“这些当艺人的,时间就是不自由。”

陈诚的目光扫过石桌上的画纸,眼睛一亮:“茜茜这画的什么?挺好看啊。”刘亦菲立刻把画纸递过来,献宝似的:“陈诚哥你看!我画的海边,有你、我妈,还有梅艳芳阿姨!”画纸上的人物线条虽然稚嫩,却色彩鲜亮,海浪是浅蓝色的,太阳是橙红色的,满满都是童趣。陈诚忍不住夸赞:“画得真好,比我小时候强多了,以后肯定是个小画家。”刘亦菲被夸得脸颊泛红,得意地把画纸收起来,小心地夹在自己的画册里。

聊了没一会儿,陈诚看了眼时间,起身说:“快到晚饭点了,我去买点菜回来,再叫个私房菜师傅上门,咱们今晚好好吃一顿。”他转头看向刘小丽和刘亦菲,热情地邀请:“刘阿姨、茜茜,今晚就在这儿吃,别客气,我让师傅多做几个拿手菜。”

刘小丽立刻应下:“那我们就不客气了,正好我也想跟阿芳多聊聊,上次在香港见面太匆忙,好多话都没说。”刘亦菲也抬起头,眼睛亮晶晶地看着陈诚,拉了拉他的衣角:“陈诚哥,我也想去买菜!”

陈诚愣了一下,随即笑道:“你想去啊?得跟你妈妈说,我可做不了主。”刘亦菲立刻转头看向刘小丽,嘟着嘴,双手轻轻拽着妈妈的衣角,眼神里满是期待,像只等着被允许出门的小猫咪。刘小丽无奈又好笑地摆摆手:“去吧去吧,你们俩去,我跟阿芳在这儿等着,顺便把院子里的花浇了,省得你们回来没地方坐。”

得到妈妈的同意,刘亦菲瞬间蹦了起来,拉着陈诚就往车库跑,还不忘回头喊:“妈,我会买好多好吃的回来!”两人开着大G直奔新发地农贸市场——作为北京最大的农贸市场,这里简直是食材的天堂,海鲜区、肉类区、蔬菜区、水果区分得清清楚楚,摊位一个挨着一个,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满是市井烟火气。虽然北京离海不算近,但凭着发达的冷链物流,刚从渤海湾打捞的海鲜,几个小时就能运到这儿,水箱里的波士顿龙虾挥舞着钳子,石斑鱼在水里蹦跳,虾爬子一个个鲜活饱满,看着就让人有食欲。

一进市场,刘亦菲就像撒欢的小鸟,拉着陈诚直奔海鲜区。看到水箱里的波士顿龙虾,她指着嚷嚷:“陈诚哥,这个好大!我们买一只吧,我想吃芝士焗龙虾!”陈诚笑着点头:“行,买,挑个活蹦乱跳的。”摊主麻利地捞起一只龙虾,称重、打包,动作一气呵成。刚走两步,她又被活蹦乱跳的石斑鱼吸引:“这个鱼看着好新鲜,清蒸肯定好吃,也买一条!”陈诚拿起鱼掂了掂,对摊主说:“师傅,这条帮我们处理干净,鱼鳞、内脏都去掉,回去直接能做。”除了龙虾和石斑鱼,刘亦菲还挑了不少虾爬子、扇贝,连摊位上的鲍鱼都没放过,一口气要了十个,说要做蒜蓉粉丝蒸鲍鱼。

海鲜区逛完,又去了蔬菜区。刘亦菲看到摊位上摆着的紫甘蓝、芦笋、秋葵,都觉得新鲜,每种都要了一点,还特意选了几棵小油菜,说要做清炒时蔬。看到摊位上的山药,她突然想起什么,拉着陈诚说:“陈诚哥,买些山药吧,梅艳芳阿姨身体不好,山药能补身体,煮汤肯定好喝。”陈诚心里一暖,笑着点头:“好,听茜茜的,多买些。”

到了水果区,刘亦菲更是停不下来。进口的车厘子、草莓、蓝莓装了满满好几盒,芒果、榴莲也各买了一个,连平时不常吃的莲雾,都因为看着好看,要了一袋子。看到摊位上的冰糖葫芦,她眼睛一亮,拉着陈诚非要买两串:“这个我小时候吃过,可好吃了,你也尝尝!”陈诚拗不过她,只好买了两串,看着她迫不及待地咬了一口,嘴角沾着糖渣,忍不住笑了。

陈诚跟在后面,手里拎着越来越多的袋子,看着刘亦菲恨不得把整个市场搬回家的架势,无奈地摇摇头:“茜茜,你买这么多,吃得完吗?咱们就三个人,好多东西放久了会坏的。”

刘亦菲嘟着嘴,理直气壮地说:“这些都是我爱吃的呀!看到了当然要买,我妈不在这儿,没人管我,多买些放你这儿,以后我来拿慢慢吃。而且,你可不许偷吃我的零食!”

“我平时连糖果都很少吃,哪会偷吃你的零食?”陈诚哭笑不得。

“知人知面不知心,谁知道你会不会偷偷吃。”刘亦菲哼了一声,又补充道,“反正我跟你说好了,要是我的零食少了一根,你得十倍赔偿!”

“行,十倍赔偿,我说话算话,绝不耍赖。”陈诚无奈妥协,谁让她是个小姑娘呢。

两人说说笑笑地把东西搬上车,大G的后备箱被塞得满满当当,后排座位也放了好几袋水果和蔬菜,连副驾驶都放了一盒草莓和两串冰糖葫芦。等回到四合院,已经快下午四点了,陈诚一看时间,赶紧给常合作的私房菜打电话,让他们派个手艺好的厨师过来。

没过多久,厨师就带着两个助手上门了,还扛着煤气罐和锅碗瓢盆——他们都知道,陈诚是常客,出手大方,对菜品要求也高,每次上门都格外用心。看到院子里堆着的新鲜食材,厨师眼睛都亮了:“陈先生,您这食材也太新鲜了,尤其是这龙虾和石斑鱼,一看就是刚打捞的。”

可仔细一看,有些海鲜还没彻底解冻,厨师有些为难地说:“陈先生,这龙虾和鲍鱼今天做不了,得等明天解冻透了才能保证口感,要不今天先做石斑鱼、虾爬子、扇贝这些能处理的食材?”

“没问题,就按你说的来,新鲜最重要。”陈诚爽快答应。

厨师立刻带着助手在院子里搭起临时灶台,择菜、杀鱼、处理海鲜,动作麻利得很。陈诚还特意跟厨师交代:“给梅艳芳女士做几道滋阴补肾的菜,要清淡点,既要滋补身体,又不能有副作用,比如用乌鸡、山药、海参一起炖个汤,再炒个山药片。”厨师心领神会,点点头说:“您放心,我知道怎么做,这道乌鸡山药海参汤我慢炖两个小时,保证营养又好喝,山药也会处理得软烂,方便消化。”

刘亦菲蹲在旁边,好奇地看着厨师处理海鲜,一会儿问“这个鱼怎么杀呀”,一会儿问“这个扇贝怎么洗才干净”,厨师也耐心地一一解答,惹得刘亦菲连连点头,还不忘跟妈妈分享:“妈,原来扇贝要把里面的沙袋去掉才好吃,我以前都不知道。”梅艳芳和刘小丽坐在廊下,看着忙碌的几人,偶尔聊两句天,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满院都是温馨的烟火气。

大概六点钟,一道道菜肴陆续端上桌:清蒸石斑鱼鲜嫩多汁,鱼身上撒着葱丝和姜丝,淋着热油,香气扑鼻;虾爬子白灼后装得满满一盘,一个个饱满肥嫩;扇贝粉丝蒸得恰到好处,粉丝吸满了扇贝的鲜味,上面还撒着蒜蓉和小米辣,看着就让人有食欲;还有那道乌鸡山药海参汤,汤色清亮,喝一口满口醇香,山药炖得软糯,海参q弹。

刘亦菲看着满桌子的菜,眼睛都亮了,拿起筷子就要夹菜,被刘小丽轻轻拍了下手:“等梅阿姨动筷子再吃,没规矩。”刘亦菲吐了吐舌头,乖乖放下筷子。梅艳芳笑着说:“没事,孩子饿了,先吃。”说着,她夹了一块鱼肉放在刘亦菲碗里:“快吃,尝尝这鱼鲜不鲜。”

晚饭吃得格外热闹,几人聊着天,说着笑话,刘亦菲还跟大家分享下午买菜的趣事,说自己怎么跟摊主讨价还价,怎么挑到最甜的芒果。梅艳芳喝着温热的滋补汤,看着忙前忙后的陈诚,心里满是暖意——她和陈诚从没正式认过姐弟,可陈诚却处处惦记她的身体,连吃饭都特意交代厨师做滋补的菜,这样的情谊,比亲姐弟还要亲。

饭后,陈诚给厨师结工钱,拿出的数额比平时高出不少。厨师和助手都喜出望外,连连道谢:“陈先生您太大气了,给的比我们店里一桌菜的钱还多!下次您再叫我们,我们一定早点来。”陈诚笑着摆手:“你们手艺好,辛苦了,应该的。路上注意安全,慢走。”

送走厨师后,梅艳芳走到陈诚身边,轻声说:“阿诚,谢谢你。”陈诚愣了一下:“谢我什么?”“谢谢你这么照顾我,连我身体不好都记得这么清楚。”梅艳芳的眼睛有些红,“这辈子能认识你这么个朋友,值了。”刘小丽也跟着说:“阿诚是个好孩子,心思细,跟你在一起,我们都放心。”

刘亦菲拉着陈诚的衣角,笑着说:“陈诚哥,下次我还跟你去买菜,我还要买上次没买的芒果干!”陈诚无奈地点点头:“行,下次再带你去。”

夜色渐深,院子里的路灯亮了起来,昏黄的灯光洒在地上,格外温馨。陈诚看着眼前的几人,心里满是踏实——他从不在意别人怎么说,也不想被所谓的“规矩”束缚,只想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珍惜身边的人,过好每一天充满烟火气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