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回到大清当王爷 > 第193章 鲜血和背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夕阳的余晖透过窗纸,将房间染成血色。莫罗换下身上的官服,仔细叠好放入包袱。手指抚过补服上的绣纹,那些象征权力的狮子图案此刻只让他感到沉重。最后,他换上一身寻常的靛蓝长衫,吹灭了蜡烛。

黑暗中,莫罗仰面躺在床上,听着更夫敲响二更的梆子。明日此时,他已经在前往满洲里的路上,离那个可怕的计划又近了一步。窗外梧桐树的影子在月光下摇曳,像无数伸向他的鬼手。

\"身不由己...\"莫罗苦笑着重复这个词。在这个皇权至上的时代,他确实别无选择。但内心深处,一个微弱的声音仍在质问:真的没有其他可能吗?

这个问题没有答案。夜渐深,莫罗终于在疲惫中睡去,梦里满是鲜血和背叛。而窗外,一轮残月冷冷地注视着这座沉睡的府邸,仿佛在见证一个灵魂逐渐坠入黑暗的过程。

清晨莫罗早早的就醒了,利索的穿好衣服就背着行囊出了门,四月的早成天亮的还并不早。晨雾中的京城寂静得有些不真实,只有更夫的梆子声偶尔打破这份沉寂。他紧了紧肩上的包袱,在街边一个刚支起来的小摊买了个烧饼,滚烫的面皮烫得指尖发红,他却浑然不觉,机械地咀嚼着,仿佛只是为了完成一项任务。

去西华门的路上,昨日的沉重感似乎减轻了些,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怪的麻木——就像脑袋被塞满了棉花,思考都变得迟缓。青石板路在脚下延伸,每走一步,都离那个可怕的任务更近一步。

西华门前,四个熟悉的身影早已等候多时。巴特鲁几人那魁梧的体格在晨雾中格外醒目,见到莫罗,四人立刻迎了上来。

\"莫大人!\"巴特鲁抱拳行礼,脸上堆着殷勤的笑。自从金川回来后,这四人从蓝翎侍卫升为三等侍卫,加上在那边时莫罗对几人也都是不错,此时他们对莫罗更是多了几分恭敬。

莫罗勉强挤出一丝笑容:\"你们来得真早,这会离出发应该还有半个时辰吧?\"

\"习惯了早起。\"巴特鲁搓着手,眼睛却不住地打量着莫罗的神色,\"大人,不知皇上这次有什么特殊安排?\"

这句话像一根针,瞬间刺破了莫罗表面的平静。他心头一跳——难道乾隆没告诉他们此行的真实目的?还是说这几人故意在试探自己?

\"皇上派我去勘定边界,自然只有边界事务。\"莫罗声音平稳,眼神却锐利起来,\"你们是宫里的人,皇上对你们有何安排,我怎会知晓?\"

巴特鲁被这反问噎住,连忙摆手:\"皇上只吩咐我们一路听您调遣。\"

\"那就遵旨行事。\"莫罗淡淡道,转身望向宫门方向,不想继续这个话题。

\"大人,\"巴特鲁不死心,凑近一步,\"跟着您金川打仗真痛快,不知道这次...\"

\"这次是谈判。\"莫罗打断他,声音冷了几分,\"若无皇上旨意,一切以和谈解决。\"

正说话间,远处又走来一行人。十二个身着便服的男子,为首的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清癯,步履稳健。巴特鲁压低声音:\"大人,那是理藩院侍郎博清额,后面应该是理藩院的属官。\"

莫罗整了整衣冠,主动迎上前去:\"敢问可是侍郎大人?在下莫罗,久仰傅清额大人大名。\"

博清额明显一怔。他虽听闻过这位年轻的镶蓝旗副都统,却没想到如此年轻,更没想到对方会这般恭敬——同品级的官员,本不必如此谦卑。

\"莫大人!\"博清额拱手还礼,眼中闪过赞赏,\"老夫才是久闻大名。莫大人年少有为,果然名不虚传。\"

\"大人谬赞了。\"莫罗微微低头,\"此行还望大人多多指教。\"

博清额笑着摇头:\"莫大人客气了,都是为朝廷办事,咱们商量着来。\"

说罢,他转身为莫罗介绍随行人员。理藩院郎中阿思哈是个精瘦的中年人,眼神锐利;员外郎苏德巴特尔——莫罗认出了这个前几天带自己查阅档案的蒙古汉子;两位主事刘安、刘磊看着像兄弟,都是白面书生的模样;还有七个书办,年纪看着也都在三十岁上下,恭敬地站在后面。

\"这位是镶蓝旗满洲副都统莫罗大人,本次谈判副使。\"博清额向众人介绍道。

\"见过莫大人!\"众人齐声行礼。

莫罗一一还礼,目光在苏德巴特尔脸上多停留了一瞬。这个熟悉理藩院档案的蒙古人,会不会知道些关于达尔罕部的事情?

\"傅大人,还有其他同行人员吗?\"莫罗问道。

这时侍卫前来禀报:\"各位大人,马匹已备好在五百米外,请随我来。\"

博清额捋了捋胡须:\"那咱们就启程吧。\"

一行人跟着侍卫来到马场。二十余匹骏马整齐排列,马匹中一匹枣红色马引起了莫罗的注意,他走过去摸了摸马儿的鬃毛,马儿亲昵地蹭了蹭他的手心。

翻身上马时,莫罗感到怀中的密旨贴着胸口发烫。这支队伍里,有多少人知道真实任务?博清额知道要处决达尔罕吗?苏德巴特尔作为蒙古人,他知道达尔罕多少事?

\"莫大人,\"博清额策马来到他身旁,\"莫大人咱们出发吧。\"

莫罗点点头,目光扫过整支队伍。巴特鲁四人全副武装,理藩院的文官们则轻装简行。这支看似平常的队伍,即将成为一场血腥政治博弈的执行者。

出发,\"驾!\"随着博清额一声令下,马队缓缓启动。

莫罗夹紧马腹,枣红马扬蹄向前。晨雾渐渐散去,阳光洒在官道上,将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莫罗回头望了一眼渐行渐远的京城城墙,心中五味杂陈。

这一去,要么成为杀人工具,要么...他暗自握紧缰绳,不敢再想下去。

马队向北疾驰,卷起一路烟尘。莫罗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们出发的同时,一匹快马也从西华门飞奔而出,朝着同样的方向绝尘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