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飞鸟集325首全解读 > 第239章 飞鸟集238:腆怯的思想——诗人,是理解灵魂的那个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9章 飞鸟集238:腆怯的思想——诗人,是理解灵魂的那个人

飞鸟集 238

“腆怯的思想呀,不要怕我。

我是一个诗人。”

一、 文本解读:一场“灵魂”的“自我介绍”

这句诗是一篇极其温柔的“自我介绍”,更是一次“邀请”。

诗中出现了两个“角色”:一个是“我”(诗人);另一个,是被拟人化的“腆怯的思想”。“腆怯”(timid)是关键,它指的是那些“胆小”的、“害羞”的、“尚未成形”的念头。

它们是那些“一闪而过”的“灵感”、是“莫名的忧伤”、是“无端的喜悦”。它们是“灵魂”中最“脆弱”、“最真实”的部分。

而这些思想的状态是“怕我”。它们“害怕”被“审视”、被“分析”、被“逻辑”所“拷问”,害怕被“理智”所“驱散”。

面对这种“害怕”,诗人没有“驱逐”它们,而是“安抚”它们:“不要怕我。”

诗人给出的“理由”,只有一个:“我是一个诗人。”这个“身份”,就是“安全”的“承诺”。

二诗意探析:“诗人”即“思想”的“收容所”

这是一首关于“诗歌”与“灵感”关系的“抒情诗”。它揭示了“诗人”的“天职”。

这首诗的诗意在于,它定义了“诗人”是“谁”。

“诗人”不是一个“法官”,要去“审判”思想的“对错”。

“诗人”不是一个“逻辑学家”,要去“解剖”思想的“结构”。

“诗人”,是一个“收容所”。

这个世界,是“理性”的、“功利”的、“喧嚣”的。这个世界“容不下”“腆怯的思想”。它会“质问”它们:“你有什么用?”“你合逻辑吗?”

因此,这些“思想”会“害怕”,会“躲藏”起来。

而“诗人”的“心”,恰恰是这个“理性世界”的“例外”。“诗人”的存在,就是为了“保护”和“倾听”这些“腆怯”的、“无用”的、“不合逻辑”的“声音”。

“我是一个诗人”——这个“宣告”的真正意思是:

“我不会‘审问’你,我会‘聆听’你。”

“我不会‘改造’你,我会‘呈现’你。”

“诗歌”,就是“诗人”为这些“腆怯的思想”所“建造”的“家”。

三、延伸思考:“倾听”我们“内心”的“诗人”

泰戈尔的这句诗,不仅是“写给”诗人的,更是“写给”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

因为,在我们每个人的“内心”,都住着一个“严厉的法官”(我们的“理性”),也同样住着那些“腆怯的思想”(我们的“直觉”与“情感”)。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辜负”了自己“内心的诗人”。

当我们心中升起一个“不切实际”的“梦想”时(一个“腆怯的思想”),我们“内心”的“法官”会立刻“呵斥”它:“别做梦了!”

当我们心中涌起一阵“莫名的忧伤”时(一个“腆怯的思想”),“法官”会“质问”它:“这有什么好哭的?”

于是,我们“自己”的“思想”,也开始“害怕”我们“自己”。

这首诗的终极启示是:我们都应该学着“成为”自己“灵魂”的“诗人”。

我们应该“安抚”自己“内心”的那些“脆弱”的“角落”。我们应该“倾听”那些“不合逻辑”的“声音”,而不是“急于”把它们“打发掉”。

因为,那些“腆怯的思想”,虽然“胆小”,却是我们“灵魂”最“诚实”的“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