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病弱太子的全宫团宠日常 > 第550章 江山托付犹嫌晚,何谈猜忌起萧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50章 江山托付犹嫌晚,何谈猜忌起萧墙?

殿内的寂静仿佛凝固成了实质,压在钦天监二人的心头,让他们几乎窒息。

然而,在这极致的惶恐与不可置信之中,康熙梦境里那个最核心的、也是最具冲击力的话语——“总觉得那成长起来的身影,仿佛在觊觎他手中的权柄。”

如同魔音灌耳,反复回荡!

觊觎权柄?!

这简直是……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是无稽之谈中的无稽之谈!

在他,以及所有稍微了解内情的朝臣看来,情况恰恰相反!

皇上对太子殿下,哪里是担心其觊觎权柄?

分明是……分明是恨不得将所有权柄都早早地、稳稳地交到太子手中!

他想起太子年幼时,皇上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他批阅奏章,耐心讲解治国之道;

想起太子稍长,皇上便让他参与议政,听取他的见解,甚至在某些事上,允许他尝试决策;

想起近年来,皇上更是将吏部铨选、户部钱粮等核心政务,越来越多地交由太子署理,美其名曰“历练”,实则是毫无保留地放权!

更不用说,皇上这些年,明里暗里,将多少自己的心腹重臣,如李光地、王掞等能臣干吏,或调任东宫属官,或委以要职的同时叮嘱他们尽心辅佐太子。

这分明是在为太子搭建未来的执政班底,铺平继位后的道路!

这一切,朝野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若不是殿下自幼体弱,需要静心调养,不宜过度操劳……

监正脑中猛地闪过这个念头,皇上怕是巴不得立刻就将这万里江山、九五重担,完全交到殿下手中,自己乐得清闲,颐养天年去了!

这绝非夸张!

以皇上对太子的疼爱和期望,这是完全可能发生的事情!

皇上看着太子时,那眼神里的骄傲、期许,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希望儿子能早日独当一面的迫切,是伪装不来的。

所以,“觊觎权柄”从何谈起?太子殿下需要去“觊觎”吗?

那本就是皇上迫不及待想要赋予他的东西!

是皇上亲手将权柄送到太子面前,只盼着他能接得住,扛得起!

再者,殿下身为储君,名正言顺,皇上又全力支持,他根本无需“觊觎”,他只需要平稳健康地成长,等待着顺理成章地接过那份责任。

而皇上,恐怕比任何人都更期盼着那一天早日到来,又怎会因此而感到“不安”和“威胁”?

这梦境的逻辑,从根本上就站不住脚!

与现实情况完全背道而驰!

两人越想,越觉得康熙这“梦”做得毫无道理,甚至有些……有些匪夷所思。

他们无法理解,英明如皇上,怎么会产生如此违背常理、违背他自己一贯行为的念头?

难道真是日有所思?

可皇上平日里表现出来的,完全是对太子百分百的信任与疼爱啊!

这个认知,让监正和监副心中的荒谬感达到了顶点。

皇上梦境中的那个“雄主”,因为继承人声望日隆而感到威胁,进而猜忌、打压……这与现实中的康熙,根本就是南辕北辙,截然相反的两个人!

除非……除非这梦境揭示的,并非源于现实,而是某种……更加深邃、更加不可捉摸的,或许真的牵扯到所谓“另一番命途轨迹”的警示?

但这个想法刚一冒头,就被他们强行压了下去。

太骇人听闻了!

他们宁愿相信这是皇上的一时心魔。

可无论是哪种可能,都让这两位精通星象、本该对玄虚之事接受度更高的官员,感到了深深的不安和一种无力感。

现实与“梦境”的巨大割裂,让他们无所适从,只能将头埋得更低,等待着龙椅上那位心思难测的帝王,给出最终的定论。

*

监正与监副伏在冰冷的地上,大脑飞速运转,试图从康熙那看似逻辑自洽的“梦境”中,找出其与现实最根本的悖逆之处。

皇上对太子的疼爱扶持毋庸置疑,那问题出在哪里?

难道真有什么他们未知的、足以动摇这铁一般现实的力量?

就在这思绪纷乱之际,康熙梦中那句“听信谗言”以及更早前提及的“其他子嗣,或因野心,或因私怨,在一旁煽风点火,构陷诽谤”的描述,如同黑暗中划过的一道闪电,骤然照亮了他们混乱的思绪!

其他子嗣?!构陷诽谤?!

这个设定让监正和监副同时愣住了,随即,两人几乎是同时在心里猛地松了一口气。

那块自踏入乾清宫就压在心头、沉甸甸的、名为“恐惧”和“不可置信”的大石头,仿佛瞬间被人搬开了!

假的!

绝对是假的!

这个念头变得无比清晰和坚定!

如果说皇上对太子的态度是这“梦境”第一个站不住脚的地方,那么这一点,就是彻底推翻这“梦境”合理性的铁证!

诸位阿哥与太子殿下的关系,朝野上下谁人不知,谁人不晓?

那岂是简单的兄弟和睦可以形容的?

那简直就是铁板一块,众星拱月!

大阿哥胤禔,那是出了名的太子党铁杆,脾气火爆,谁要是敢在背后非议太子一句,被他知道了,轻则当众呵斥,重则拳脚相向,那是真敢动手的主!

几年前有个不开眼的御史,在奏折里隐晦地说了几句东宫属官行事张扬,话都没敢明指太子。

结果被大阿哥堵在宫门口,当着那么多官员的面,指着鼻子骂得对方差点背过气去,最后那御史是灰头土脸自己请辞离京的。

三阿哥胤祉,文人脾气,平日里看着温文尔雅,可但凡是涉及到太子的事情,那护短的劲儿就上来了。

若有文人雅集间有人言语中对太子稍有不敬,他能引经据典、拐弯抹角地把人讽刺得无地自容,还让你挑不出他半点错处。

四阿哥胤禛就更不用说了,性子冷是冷了点,但对太子殿下那是实打实的维护。

他掌着部分刑名和内务府的差事,手段凌厉,那些底下人若有什么差事办得不妥,影响了东宫用度或者让太子殿下不顺心了。

这位爷处置起来是毫不手软,效率极高,保证以后没人再敢犯同样的错误。

还有五阿哥、七阿哥……乃至年纪小些的九阿哥、十阿哥、十三阿哥等等,有一个算一个,对太子二哥那是发自内心的敬爱和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