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自兄弟会刺杀洪承畴失败后,北京城内再也没有出现专职暗杀的反抗组织,

只剩下一些南明朝廷和大顺军遗留下的只具备监视及情报收集能力的组织存在。

如今沈寿这个最大的隐患已被慧英的反间计所除,加上临近春节,北京城各城门口的盘查松懈了很多。

石午阳心中始终压着一个沉甸甸的念头。

“慧英姐,”

他看向慧英,

“我想……进城一趟。”

慧英明白石午阳的意思,她没有阻拦,只是沉默地点点头:“我陪你。”

两人换上了一身最普通的百姓衣服,脸上随意抹了些锅灰。

混在进城卖柴火和捡拾垃圾的人群里,小心翼翼地通过了永定门那森严的城门洞。

城内过节气氛虽然要浓郁很多,但也透露着一股异族统治下的压抑感。

进城后,两人没有去逛北京城里热闹的地方。

石午阳带着慧英故意在城内七拐八绕,

为的是避嫌,目的地是那“汇昌和”客栈。

虽然上次张姑爷对石午阳的态度稍显冷淡。

但直觉告诉石午阳,张姑爷这人值得信任,而且他一定知道陈三爷等人尸首的下落。

汇昌和客栈后院,当张姑爷看到石午阳时,眼中掠过一丝惊讶,随即是深深的敬意。

“石将军?真是您?!”

张姑爷压低声音抱拳道,

“陈三爷的事……唉!”

他重重叹了口气。

“张姑爷,我兄弟……三爷他们……”

石午阳喉咙发紧。

张姑爷眼神黯了黯,声音更低:“灯市口大街过后的第二天…城头上就悬挂了几颗人头……有陈三爷的,还有几个眼熟的兄弟……”

他顿了顿,眼神中开始闪烁着江湖人的义气,

“咱跟三爷毕竟同饮过一壶酒,便趁着下大雪的深夜,摸上了城楼,把认得的那几位爷的头颅……都请下来了。埋在城外东头八里地外的坟地里,放在一块起了个小坟包,就在一棵槐树下面,立了块木牌子当碑,不敢立三爷的名,故碑名为‘张三'。”

石午阳只觉得胸口堵得难受,眼眶发热。

他紧紧抓住张姑爷骨节分明的双手:“张姑爷!石午阳……代兄弟们,谢过大恩!”

石午阳说完便抢身跪拜下去。

慧英也在一旁深深一揖。

……

告别了张姑爷,石午阳和慧英的心情很是沉重。

他们默默走向集市,想去买些香烛纸钱,去张姑爷所说的坟地里祭奠一下兄弟的亡魂。

在一处不起眼的香烛摊前,石午阳正在低头挑选。

摊主是个佝偻的老头,絮絮叨叨说着过年过节的,香火涨点价不容易。

忽然,旁边传来一个带着惊喜和难以置信的、微微颤抖的女声,带着一口浓重的河南口音:

“石……哥?是……是你吗?”

石午阳猛地抬头!

只见香烛摊后面的墙根处。

蹲着一个衣衫褴褛、脸冻得通红、头发枯黄凌乱的年轻女子。

正死死盯着他,眼中蓄满了泪水。

旁边还站着一个同样破败不堪、面带风霜的高瘦汉子,

是马老歪!

“豆娘?!老马哥?!”

石午阳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他冲过去一把抓住豆娘冰凉的手腕,

“你们……怎么会在这里?!”

豆娘再也忍不住,

“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冲上前来扑进石午阳怀里,瘦弱的肩膀剧烈颤抖。

“石头!呜呜呜……可找到你了!俺们……找了好久好久……”

豆娘边哭边断断续续地诉说。

原来他们随石字营到了野人谷,把坤兴公主安置好后,豆娘日夜担心石午阳的安危,坚持要北上寻找。

马老歪拗不过她,两人便结伴而来。

几个月下来,盘缠耗尽,举目无亲,又不愿放弃,只好装作流浪兄妹,

在偌大的北京城里一边艰难乞讨,一边悄悄打听石午阳的下落,

因为怕暴露身份,两人在北京城里受尽了白眼和欺凌。

石午阳和慧英听得心如刀绞。

慧英默默上前,轻轻拍着豆娘的后背安抚。

马老歪则红着眼眶,咧着嘴,想笑又想哭似地看着石午阳:

“将……公子!总算……总算老天开眼了!”

石午阳心中五味杂陈,

既有重逢的狂喜,又有看着豆娘如此落魄的心痛和愧疚。

他立刻带着两人,和慧英一起,买了所需之物,便匆匆返回了城外的窝棚。

当赵竹生看到面黄肌瘦、狼狈不堪的豆娘和马老歪时,

先是一脸震惊,继而红了眼眶,激动地冲上去拥抱。

窝棚里充满了悲喜交加的气氛。

第二天,石午阳、慧英、豆娘、马老歪、赵竹生、王老六,一行六人。

带着一竹篮的香烛纸钱,来到了城外东头那块坟地。

寒风呜咽,枯草摇曳。

几人迅速找到张姑爷所说的那棵歪脖子老槐树下。

果然有一个小小的不起眼的坟包,旁边插着一块被风雨侵蚀得发白的木牌。

木牌上刀刻“张三之墓”。

众人默默跪下。

石午阳点燃香烛,焚烧着纸钱,火光映照着他刚毅而悲痛的脸庞。

“三爷……各位兄弟……石午阳来看你们了……”

他的声音低沉而沙哑,带着无尽的悲痛和未竟的誓言,

“你们的血,不会白流……黄泉路上慢些走,等着看鞑子滚出中原的那天!”

赵竹生和王老六等人早已泣不成声。

慧英沉默地烧着纸钱,火光在她沉静的眸子里跳跃,映出深深的哀恸和同样坚定的复仇之火。

众人焚完香,烧了纸钱,准备回贫民窟。

石午阳起身时不经意的扫了一眼这片墓地,发现所立的几块石碑全是张姓。

他突然联想到汇昌和的张姑爷是前朝张大学士的入赘姑爷。

难道……

石午阳赶紧跑到主墓石碑前一看。

上面阴刻着: 敕赠明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兼太子太保谨身殿大学士张公陵墓。

旁边另有一墓,石碑上刻有“爱妻张氏之墓”。

石午阳明白了,这是张姑爷他们妻家的祖坟之地呀!

张姑爷为了保护陈三爷等人的首级墓不被鞑子侵扰,竟埋在了张家祖坟之地!

果真是大义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