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 第83章 静候佳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十二月初的的洞庭湖平原,草木萧瑟,空气中一股湿冻的寒意。

石午阳率领着满载粮草、枪械和银两的车队,如同一条移动的钢铁巨蟒,在收获后略显空旷的原野上急速向北蠕动。

他们不敢有丝毫停歇,昼伏夜行,避开大道,绕过长沙府,终于在十二月上旬,踏入了湖南常德府的地界。

常德城垣巍峨,临着烟波浩渺的洞庭湖。

探马回报,南明兵部尚书、总督湖广军务的堵胤锡正驻扎于此。

听闻此讯,石午阳心中一动。

荆州惨败时,若非当时的忠贞营监军堵胤锡收容溃兵,刘魁和他104营的弟兄们恐怕早已埋骨他乡。

这份恩情,不可不报。

“刘魁,押上一半的粮车,随我入城!”石午阳命令道,

“其余人马,在城外二十里处扎营隐蔽,加强戒备!”

常德府城门守卫森严,查验了石午阳携带的长平公主特使印信,听闻是来拜见堵军门,并送来一批新粮,南明守军将领不敢怠慢,立刻放行,并派人飞马通传城内。

粮车车队碾过青石板街道,引来不少常德府百姓好奇观望。

粮车上覆盖的油布下,是沉甸甸的、散发着谷物清香的秋粮。

不多时,一名堵胤锡的亲兵将领前来引路,但并未将他们带到府衙或军营,而是引至城中一处临湖的、规模颇大的酒肆——望湖楼。

走到楼下,只见酒肆已被清场,

楼下的大堂里只有石午阳带来的押粮护卫在此歇息,而运粮车直接交接给了常德府守军。

押粮的护卫们自有堵胤锡的兵士送来酒菜招呼。

而楼上雅间入口处,则分立着两排顶盔掼甲、手按腰刀的亲兵,个个神情肃穆,目光锐利,气氛庄严。

“石将军,刘将军,请!军门已在楼上雅间恭候多时。”引路的亲兵将领恭敬地说道。

石午阳与刘魁对视一眼,留下随身的佩刀,在亲兵引领下登上木质楼梯。

推开楼上雅间的雕花木门,一股暖融融的酒菜香气扑面而来,驱散了冬日的寒意。

雅间内宽敞明亮,推开临湖的雕花木窗,洞庭湖的万顷碧波尽收眼底,水天一色,渔帆点点。

窗前主位上,端坐一人,

正是这年十月新登皇帝位的永历帝诏令为东阁大学士(宰相)、兵部尚书,封光化伯的堵胤锡!

与石午阳想象中风尘仆仆的武将形象不同,

堵胤锡年约四旬有加,面容清癯,三缕长髯梳理得一丝不苟,穿着一身半旧的绯色文官常服,腰间却悬着一柄古朴的长剑。

他眼神深邃明亮,既有文人的儒雅,又透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沉稳刚毅。

此刻他并未端坐案后,而是起身相迎,脸上带着真诚而略带疲惫的笑意。

“石将军!久闻大名!今日得见,果真气宇轩昂!”

堵胤锡声音清朗,拱手施礼,没有丝毫朝廷重臣的官架子,

“刘魁将军也在,荆州一别,无恙否?”

他目光在刘魁身上停留片刻,带着一丝关切。

石午阳与刘魁连忙抱拳深深施礼:

“末将石午阳(刘魁),参见堵军门!荆州之时,多蒙军门活命之恩!”

刘魁更是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快快请坐!”

堵胤锡热情地招呼二人入座,指着满桌精致的湖湘菜肴和一坛泥封的陈年窖酒,笑道:

“石将军莫怪老夫将宴设在这市井酒肆。我那督师府衙,人来人往,俱是公事,板着脸孔,连杯水酒都喝不痛快!今日既是与石将军初见,又蒙将军慷慨解囊,送来如此多的救命粮食,老夫心中畅快!唯有此等临湖佳处,薄酒素菜,方可略表心意,与将军痛饮几杯!”

石午阳闻言,对这位堵胤锡好感大增。

能对石午阳他们这种算是大顺军旧部的人不摆官架子,重情重义,言谈爽利,毫无文臣常见的迂腐之气,的确有几分豪杰风采。

“军门言重了!些许粮食,不足挂齿。军门为国操劳,末将等敬仰万分!”石午阳由衷道。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络。

话题从北地局势到岭南战况,从火器运用到漕运粮饷,

堵胤锡见解深刻,石午阳也有务实之策,两人相谈甚欢。

刘魁坐在一旁,听得心潮澎湃。

然而,当酒坛渐空,

堵胤锡放下酒杯,脸上的笑意收敛了几分,深邃的目光看向石午阳,

终于道出了今日相见的另一层深意。

“石将军,”

堵胤锡语气变得郑重,

“将军在北地,拥戴坤兴公主殿下,聚义抗清,打造护国军,扼守要隘,扬我汉家威名,老夫心甚慰之!如今永历陛下在桂林监国,正需忠臣良将拱卫朝廷。老夫不才,忝居兵部,欲表奏朝廷,正式招抚将军所部‘护国军’,纳入朝廷序列!授予将军实职,拨付粮饷军械!更恳请……将军护送坤兴公主殿下,移驾桂林行在!殿下乃先帝血脉,凤驾亲临,必能鼓舞天下士气,凝聚抗清人心!将军以为如何?”

说罢,堵胤锡目光灼灼,带着殷切的期待注视石午阳。

雅间内瞬间安静下来,窗外的湖水声似乎都清晰可闻。

刘魁紧张地看向石午阳。

石午阳端起酒杯,缓缓啜饮一口,掩饰着心中的波澜。

堵胤锡的提议,既是橄榄枝,也是吞并的陷阱。

他深知南明朝廷内部倾轧严重,永历帝目前有点自身难保。

一旦接受招抚,护国军必然受多方掣肘,甚至可能被拆散分调,野人谷苦心经营的根基将荡然无存。

坤兴公主若去了桂林,更是如同人质。

但他不能直接拒绝堵胤锡的“好意”,尤其对方还对于刘魁有恩。

“军门厚爱,末将感激涕零!”

石午阳放下酒杯,拱手诚恳道,

“拥戴公主,抵抗清虏,光复北地,乃末将等毕生夙愿!若能得朝廷认可,共享王师,自是求之不得!然……”

石午阳话锋一转,

“此事关乎公主殿下凤驾安危与护国军数万军民归属,非石午阳一人所能擅专。恳请军门宽限些时日,容末将返回野人谷,将此意禀明公主殿下与众将士,集思广益,再行定夺!”

这番回答,既表达了倾向,又踢回了皮球,

堵胤锡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和不易察觉的失望,但也知道石午阳言之有理,强求不得。

他抚须点头:

“石将军思虑周全,理应如此!老夫静候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