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大明余晖中的守夜人 > 第162章 怀远县古泥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全伢子这个沉默的少年,此刻成了古道上的开路先锋。

他黝黑精瘦的身影异常灵活,手中那把磨得锃亮的苗刀,在昏暗的林间闪烁着寒光。

他像不知疲倦的猿猴,挥舞着苗刀,劈、砍、削、撩!坚韧的藤蔓应声而断,带刺的荆棘被齐根斩落,硬生生在密不透风的绿色屏障中,劈砍出一条仅容一人勉强通过的缝隙。

老四则紧跟在全伢子身后,用他那双布满老茧、如同树皮般粗糙的手,将砍下的枝条和荆棘尽量清理到道路两旁,方便后面的人通行。

他动作沉稳,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四周,警惕着可能存在的危险——毒虫、蛇蝎,或是湿滑的断崖。

石午阳自从听过“蛊茶”后,一直紧绷着神经,在确认老四和全伢子一路与他们同吃同住、并无任何异样后,才稍稍松弛。

苗疆蛊术的恐怖传说依旧萦绕心头,但至少,这两位沉默的向导,似乎只是尽职地带路,并未显露任何恶意。

石午阳也暗中观察过,全伢子劈砍藤蔓时,偶尔会挑选一些特定的、散发着奇异香气的藤条或树叶,小心地塞进他背着的藤篓里,想必是苗人常用的草药。

一路上最遭罪的莫过于永历帝和那些宫眷。

那些简陋的骡车在启程进入崎岖山路的第一天就被彻底遗弃了——它根本无法在如此恶劣的地形上前行。

能骑马的地段还好些,更多的时候,是在陡峭湿滑的山坡上手脚并用地攀爬,或在泥泞不堪的溪谷中深一脚浅一脚地跋涉。

永历帝朱由榔早已失去了帝王威仪。

他原本就瘦弱的身体在颠沛流离中更加单薄,脸色苍白如纸,嘴唇干裂。

遇到稍微平坦些的路段,他还能勉强骑在马上,由身边的锦衣卫小心翼翼地牵着缰绳。

这个时期的锦衣卫这个时候还没有重新组建完善,只有一个百户领有几十号人跟着永历皇帝朱由榔。

一旦遇到陡坡或需要攀爬的地形,他便只能由几名体格最健壮的锦衣卫轮流背负。

他像个孩子一样,无力地伏在锦衣卫宽厚的背上,双手紧紧抓着对方的肩甲,每一次颠簸都让他发出压抑的呻吟。

华丽的龙袍早已被树枝刮得褴褛不堪,沾满了泥浆。

两宫太后和王皇后等女眷更加不堪。

她们早已舍弃了华服,换上了亲兵找来的粗布衣裳,但娇弱的身体哪里经得起这般折腾?

随行的太监不多,都是以前桂王府的,而且大都上了年纪,实在难以背负皇太后和皇后等人,反而有摔伤的风险。

锦衣卫们不得不临时砍伐坚韧的藤条和树枝,绑扎成简易的肩舆。

将两宫太后和王皇后被搀扶着坐上去,再由四名身强力壮的锦衣卫抬着。

即便如此,那简陋的肩舆在崎岖山路上剧烈摇晃,每一次晃动都让她们花容失色,紧紧抓住两侧的藤条,指节发白,惊叫声不绝于耳。

汗水、泪水混杂着泥污,将她们的脸颊弄得一塌糊涂。

往日养尊处优的生活,在此刻显得如此遥远和脆弱。

队伍行进得异常缓慢。

日复一日,在不见天日的密林中穿行。

食物日渐匮乏,仅靠随身携带的干粮和偶尔采摘的野果充饥。

山泉是唯一的水源。

夜晚露宿在避风的岩洞或林间空地,燃起篝火驱散深山的寒意和野兽的窥伺。

疲惫、饥饿、伤痛、还有对未知前路的恐惧,如同跗骨之蛆,啃噬着每个人的意志。

原本千余人的队伍,在漫长的跋涉和疾病侵袭下,也渐渐开始减员。

时间在艰难的行进中悄然流逝。

山间的风渐渐变了味道,带上了刺骨的寒意。

浓绿的树叶开始泛黄、飘落。

不知不觉,竟已从层林尽染的深秋,步入了寒风凛冽的初冬。

十一月初三的清晨,天气格外阴冷。

灰白的云层低低压在山头,寒风在山谷间呼啸,卷起枯叶打着旋儿。

队伍艰难地翻过一道覆盖着薄薄寒霜的山脊。

一直沉默带路的老四突然停下了脚步。

他转过身,布满风霜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只是伸出一根枯瘦的手指,指向山下。

石午阳和何腾蛟顺着他的指引望去,精神猛地一振!

只见山脚下,蜿蜒的群山豁然开朗!

一条宽阔、平整的官道,如同灰色的巨蟒,清晰地出现在视野尽头!

那官道沿着相对平缓的山谷向南延伸,消失在更远的山峦之后。

官道两旁,依稀可见零星的田垄和村舍的轮廓!

“沿此路……往南……”老四的声音依旧沙哑低沉,带着浓重的苗音,指向那条官道的方向,“……便是怀远县,......前面都是侗家的寨子,我和全伢子不便前往!”

他们的任务完成了。

没有多余的告别,老四说完,便对着全伢子点了点头。

全伢子也默默地向石午阳和何腾蛟看了一眼。

这对沉默的苗族叔侄,如同来时一样突兀,转身便钻进了路旁浓密的、挂着冰凌的灌木丛中。

几个闪身,便彻底消失在茫茫的枯黄山林之中,仿佛从未出现过。

石午阳和何腾蛟站在寒风凛冽的山脊上,望着山下那条象征着生路的官道,再回头看看身后那片吞噬了他们数月光阴、留下无数血泪足迹的莽莽群山,一时间百感交集。

永历帝被搀扶着,也挣扎着望向山下,那双早已失去神采的眼中,终于亮起了一丝微弱的光。

……

广西怀远县(今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古泥关。

关墙算不上多么雄伟,但通过古泥关就是榕江,顺榕江而下,便可到达柳州府。

古泥关此刻沐浴在冬日难得的暖阳里,竟显出几分安宁。

城头上,“明”字大旗和“侯”字认旗在微风中懒洋洋地飘着。

石午阳勒住疲惫不堪的坐骑,眯着眼望向关墙。

他身后,是稀稀拉拉、不足千人的护国军残部。

士兵们个个衣衫褴褛,面黄肌瘦,甲胄破损,许多人拄着木棍才能勉强行走。

队伍中间,被几名健壮锦衣卫轮流背负着的永历帝朱由榔,更是瘦得脱了形,宽大的破旧袍子罩在身上空空荡荡,眼神空洞茫然,只有在偶尔颠簸时才会发出一声微弱的呻吟。

太后和王皇后乘坐的简易肩轿也已破败不堪,抬轿的锦衣卫脚步虚浮,每一步都踏得沉重。